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流域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渭河防汛减灾工作一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任务,本文就如何适应防汛新形势,加强合作机制研究,推进渭河防  相似文献   

2.
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陕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近年来,随着渭河综合治理的开展,水功能区水质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仍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依然阻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渭河水功能区水质的变化,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11~2015年渭河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干流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COD、NH3-N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渭河干流COD、NH3-N污染因子的污染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渭河,横贯八百里秦川,从东向西流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五座中心城市,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城中河"。《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以期通过五年综合整治,把渭河打造成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堤路结合的滨河大道、绿色环保的景观长廊、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最终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这是创新治水理念,坚持防洪安全和生态保护相统一,安澜惠民、健康和谐的多目标治理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气盾坝为近年水利部新技术推广的新坝型,咸阳渭河气盾坝为渭河干流上首次采用,也是在多泥沙河流中首次设计成功、规模最大的国产气盾坝,标志着气盾坝国产化的成功。渭河是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通过对咸阳渭河段水沙特性及重点技术问题分析,研究国产气盾坝的适宜性,分析咸阳渭河水生态治理工程选择国产气盾坝的合理性及特殊技术要求,充分发挥气盾坝的优点。通过对国产气盾坝在渭河多泥沙河流上的应用设计和研究,试图为今后国产气盾坝的推广,特别是在多泥沙河流上的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实施渭河干流统管和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是陕西关中的母亲河,渭河中下游地区是陕西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其治理程度和管理模式直接影响陕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实施渭河干流统管,对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关中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目前渭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就改善渭河流域面貌和改革管理体制作一探讨,并提出在我省范围内实施渭河中下游统一管理和综合治理的有关建议,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渭河防汛抢险是确保渭河防洪工程安全和减小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随着渭河防汛形势的发展变化,渭河防汛抢险需要结合新的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这其中包括:以系统工程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从全方位进行分析研究;实行社会化的渭河防汛机制;把"以防为主"作为防洪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对传统抢险手段进行更新和替代;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渭河防汛应急抢险专业队伍,用专业技术指导渭河防汛抢险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洁 《陕西水利》2011,(2):11-12
一、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为水利施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舞台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是关中地区第一大河,它灌溉了两岸1400多万亩良田,养育着陕西64%的人口,集中着陕西65%的生产总值,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在我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渭河洪涝灾害频发、泥沙淤积严重、堤防支离破碎、河流来水锐减,不仅严重地影响着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也制约着两岸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河流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对于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的功能质量意义重大。近年来多条河流出现的断流问题严重影响了沿河人民的生活质量、破坏了流域的生态环境。以渭河干流(陕两段)为例,研究了渭河的生态需水量,考虑到渭河是一条多沙河流,而且渭河沿岸有许多傍河水源地,认为生态需水量包括挟沙需水量和地下水回补量两部分,得出渭河的生态需水量约为62亿m^3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渭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渭河治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渭河的治理要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经济条件和防洪要求。因此,渭河中游的治理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按照新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相似文献   

10.
渭河是我省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可开发利用水源,近20年渭河水质多数已丧失使用功能。为了给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献计献策,本文仅就渭河的水质现状以及污染源的分布状况予以简要分析,以唤起公众提高水环境保护的意识,拯救陕西母亲河,为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一个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渭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而北道以上的上游是渭河泥沙的一个主要来源,对下游泥沙淤积与滞洪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渭河上游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1956~2000年径流泥沙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渭河上游水沙异源的结论,为研究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保持和泥沙输移规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横贯陕西省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关中地区。渭河也是一条丰枯流量相差悬殊的多泥沙河流,防洪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工程措施认识的不断提高,非工程措施在渭河防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渭河横贯关中,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对关中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渭河概况和治理现状,对渭河水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关中社会经济发展对渭河水生态建设的新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快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以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加大水污染防治,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节约用水,加快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河道砂石管理,实行有效有序开发利用,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七个方面的对策,以促进渭河水生态建设,满足关中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其下游流域孕育了富饶的关中平原,是陕西省经济的主要支柱区,经过近年来的治理,渭河生态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差距.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用水不足,污染速度得不到有效遏制等问题依然存在.渭河干流下游水环境、水生态预警,主要目标是摸清支流汇入、排污口汇...  相似文献   

15.
三门峡建库以来,渭河下游的防洪安全问题逐年加剧,为确保渭河沿岸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陕西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开始大力加强对渭河进行全线、系统治理,旨在彻底根治渭河水患.目前,渭河全线整治工作正陆续完成,要实现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吸取过去的教训,不仅要重建,更要重管,坚持建管并重、双管齐下.而要做好防洪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经费能否足额落实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此笔经费每年会消耗不小的数目,仅凭陕西省自身能力很难足额支付,急需国家的各项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支持,以确保渭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国务院<黄河水量调度条例>颁布实施.随之,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陕西省渭河水量调度办法>,该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渭河水量调度按照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防止渭河断流的要求,遵循总量控制、断面流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统一调度.该办法的实施对进一步推进陕西省渭河水量调度管理工作,维护渭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渭河综合整治首先在保证渭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推进渭河防洪保安、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重在改善河道环境,营造良好区域环境,促进沿渭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推进西部强省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步代。  相似文献   

18.
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主要标志是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会议描绘了今后五年陕西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新征程。省渭河流域管理局作为渭河代言人,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就是要积极肩负起流域管理机构的神圣使命,充分履行职责,努力把渭河的事情办好,建设绿色生态新渭河,为我省建设  相似文献   

19.
渭河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研究水域范围内渭河污染源的调查和水质的监测分析,确定了影响渭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针对这些污染源和污染物,从政策、法制、经济、生态、技术等各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渭河水体污染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渭河水资源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流域是陕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是全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