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耀峰 《山西冶金》2013,36(2):31-33,68
通过分析曾经参与的大型高炉采用汽车运输铁水的可行性研究实例,从"一罐到底"汽车运输方式的提出、汽车运输铁水方式的总平面布置、车辆运行方式及运行的有关规定、运输出现故障的分析等方面对此种运行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冯勤  冀中年 《中国冶金》2015,25(1):31-36
论述了一种新型的“一罐到底”铁钢界面技术。以物质流合理和时间流紧凑为主线,从经济和技术等角度综合考虑,颠覆了原有铁钢界面的总图布置,实现“铁—钢—轧”直线串联,缩短炼铁与炼钢之间的距离至200m,连续化程度提高至69.5%,铁水罐周转次数增加至6.9次/d,铁水入炉温度提高约40℃,大幅节省了总图占地,降低了一次投资,为界面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肖龙鑫  冯勤  冀中年  樊君 《炼铁》2023,(2):48-53
结合某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以物质流短捷、高效,能量流节能、环保为宗旨,在过跨车式“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连式“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通过减少转运跨数量、合理排布高炉出铁口、简化铁钢界面连接等措施,将高炉与转炉中心距缩短至210m,铁水运输连续化程度提高至62.70%,过程温降减少约60℃,极大地节约了钢铁企业吨钢占地和一次投资,加快了铁水罐周转速度,同时为提高转炉废钢比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公司“一罐到底”生产方式的跟踪,发现生产初期铁水粘包现象严重.经分析认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高炉出铁温度偏低、铁包烘烤效果差、高炉出铁后铁水停留时间较长、铁包管理不当、铁水包内残余钢水影响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改造,包括铁包加盖、铁包包嘴加长和增加铁水量测量系统等,铁水粘包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燕少波  田振东 《河北冶金》2013,(11):39-41,78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唐山国丰钢铁公司提出并实施了“一罐到底”的生产工艺模式.介绍了65 t铁水罐扩容至80 t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的铁水罐质量、重心以及吊轴强度进行了校核.扩容后,实现了铁水罐单罐装载量与转炉炼钢能力的匹配,减少机车出车次数,省去铁水二次倒罐环节,避免因倒罐引起的铁水温降、铁水损失和环境污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柳文斌  李楠 《山西冶金》2022,45(1):187-188,193
汉钢铁-钢衔接实行一罐到底组织模式,即把高炉出铁场的铁水罐与到炼钢转炉兑铁水的铁水罐合二为一,节省了转炉炼钢的铁水包,减少了铁水二次倒罐环节和铁水温降,降低了运行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经过生产实践,铁水罐直装率常态化达到10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李美满 《山西冶金》2013,36(2):69-70,77
介绍了炼钢厂推行铁水一罐到底工艺及其重要性、铁水一罐到底制的炼钢工序对铁水的要求、一罐到底制在炼钢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总图占地、能耗及投资情况方面对一罐到底技术与传统布置方式进行了充分的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一罐到底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以铁-钢界面理论研究为依据,分析了铁水“一罐到底”的技术特征和优势,包括铁水温降、保温、计量等方面。并结合昆钢实际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找出这个方案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认为铁-钢界面铁水采用“一罐到底”工艺方案在昆钢新区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铁水运输过程中的热损失,开发了铁水运输过程温降数学模型。该模型准确性较高,计算结果与现场数据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对铁钢界面的3种铁水运输工艺进行了能效对比分析,得到了不同运输条件对铁水运输过程能效利用的影响等一系列结果。结果表明,铁水表面加保温剂或加保温盖能够显著减小铁水温降,存在临界运输距离和临界运输时间使得鱼雷罐-兑铁包工艺和一罐到底工艺的铁水温降相等,兑铁包初始温度对临界运输距离和临界运输时间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黄艳林 《山西冶金》2020,43(2):78-81
分析了钢铁厂过跨车“一罐到底”的常见铁钢界面总图布置形式、布置特点及难点,给出了钢铁企业过跨车“一罐到底”铁钢界面的优化总图布置形式,并用实例验证了此总图布置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路莎  黄彩云  张达 《河北冶金》2023,(3):25-28+32
介绍了传统的铁水供应方式,对比了混铁炉工艺和鱼雷罐车工艺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罐到底”工艺,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为其保驾护航,包括保证高炉铁水波动小,硅含量稳定;高炉除铁场下方安装轨道衡,对铁水进行精准称量;铁水包加盖,减少温降;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并保证炼铁-炼钢车间合理的铁水调度。“一罐到底”工艺取消了传统的混铁炉或鱼雷罐车,不经历铁水二次倒罐环节,使得炼铁-炼钢两个工序无缝衔接,在减少铁水温降、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降低一次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叶薇  邹忠平  苏莉  林西平  张勇 《炼铁》2012,(2):21-24
阐述了重钢环保搬迁工程铁水运输一罐制的工艺设计,生产实践表明,起重机+过跨车一罐制达到了铁钢界面流程短、节能环保的目的,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16.
铁水运输“一包到底”技术的应用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各种传统铁水运输技术的优缺点,得出了现代大型钢铁厂采用“一包到底”技术运输铁水具有突出优势的结论。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阐述了该技术在首钢京唐钢铁厂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对今后新建钢铁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贾秀岭  宋亮 《河南冶金》2020,28(2):53-56
介绍了"一罐到底"铁水供应模式在安钢的运行实践。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生产组织的精益管理,较好地解决了"一罐到底"铁水供应模式中遇到的相关难题,保证了"一罐到底"模式的高执行率运行,使铁水入炉温度得到提升,铁水消耗大幅降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当今冶金行业旨在追求物质流、能源流的短捷高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铁钢界面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尤其铁钢界面之间一罐到底的总图布置型式直接影响生产流程、工程占地、工程投资、生产管理、运营费用、岗位定员等重要因素。故结合国内当前的铁钢界面总图布置型式的典型案例,解读一罐到底布置型式的发展历程,对其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掌握未来一罐到底总图布置型式的发展趋势,为铁钢界面一罐到底总图布置型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炼钢车间铁水“一罐制”供应工艺的常见类型及工艺特点,同时就我国铁水“一罐制”供应工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给出了铁水“一罐制”供应工艺的大致选型原则.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内目前已实施的铁钢界面衔接现状,通过调研、分析研究,提出多座高炉集中供铁水的新型”机械一罐制“布置模式.该布置模式可以实现1~4座高炉集中于一处供应炼钢铁水,同时有利于分期分步建设,且先期建设成本低.炼铁-炼钢界面衔接简洁,炼钢厂房空间利用率高,生产组织调度灵活.总图布置紧凑、省地、省投资,有利于钢铁厂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