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饮用水源中藻类的大量繁殖极易给饮用水的生产带来诸多困难,尤其是对于微污染水中拟柱孢藻这种线状藻类。考察了不同混凝剂和预氧化剂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并据此在水厂进行了氯梯度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除藻效果优于氯化铁,预氯化的除藻效果优于高锰酸钾预氧化。预氧化剂的投加可以明显改善水中由于藻类活动而形成的小尺寸的松散絮体,进而形成尺寸较大、密实度较高、沉降性较好的絮体。生产性试验表明,对于这种典型的低纬度微污染水库水,采用PAC最佳投加量为15 mg/L,同时将前加氯量控制在2. 0~3. 0 mg/L时,对藻类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2%以上,并且可以使沉后水浊度控制在1. 60 NTU以下。这为低纬度地区微污染水中拟柱孢藻的去除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浓度分别为15、20、25 mg/L的聚合氯化铝(PAC)联合硅藻土强化混凝处理河北南部南水北调水源水,研究了对浊度、叶绿素a、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以及残余铝含量;通过改变硅藻土与PAC的投加时间和顺序,确定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单独投加PAC时,其最佳投加量为25 mg/L,对浊度、叶绿素a、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2%、86. 7%、34%、30%;同时投加PAC和吸附剂硅藻土时,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有大幅度提高,强化混凝处理南水北调水源水的最佳药剂组合为15 mg/L的PAC和20 mg/L硅藻土,对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均为93%,对CODMn及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1. 4%和37. 9%,残余铝含量降至0. 179 mg/L;先投加PAC慢速搅拌10 min后再投加硅藻土进行混凝对各指标的去除率最高,对浊度、叶绿素a、CODMn及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 4...  相似文献   

3.
矿物助凝除藻及其对残余铝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与不同粒径的天然粘土矿物复合混凝对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并对残余铝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者复合除藻效果优于单独投加PAC.当PAC浓度为14 mg/L,矿物浓度为24 mg/L时,粒径为160目的矿物与PAC复合除藻效果最好,浊度和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97.8%和96.6%.两者复合后形态发生变化,胶体态铝含量相对增加,溶解态铝含量相对减少,总残余铝量减小.  相似文献   

4.
超细粉体凹凸棒石助凝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投加超细粉体(200目)凹凸棒石原土及酸改性凹凸棒石,考察了其对聚合氯化铝(PAC)处理污染河水的助凝效果.结果表明,原土和酸改性土均有较好的助凝效果,在投加了原土和酸改性土后,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有很大提高.当原土和酸改性土的投量为1%时,对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和39%,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和25%,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7%和53%,对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和7%.投加原土和酸改性土明显改善了絮体的沉降性能,当投量为1%时,产生的污泥体积均不及单独投加PAC的1/2,降低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原土与酸改性土复配时,在投量为0.6%的条件下,其适宜的比例为1:2,且处理效果优于同一投加量下原土或酸改性土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珠海市某水库水水质污染特征,采用聚硅酸铝铁(PSAF)作为混凝剂,通过小试试验和中试试验对其混凝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SAF对此水库水具有良好混凝沉淀效果,形成的絮体密实、沉降速度快、产生污泥体积小。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铁(PAFC),且远远优于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中试试验装置中,PSAF的最佳投加量为7mg/L,在此投加量下,滤前浊度去除率达到70.8%,滤后出水对浊度去除率达到94.6%。  相似文献   

6.
MIEX/PAC工艺对景观回用再生水的深度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性离子交换树脂/混凝(MIEX/PAC)组合工艺对景观回用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分别考察了MIEX和PAC的单独净化效果,以及PAC投量对MIEX/PAC组合工艺净化效果的影响。当单独投加MIEX为20 mL/L时,对COD、UV254、TN、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是51.39%、45.41%、62.26%、77.84%和72.25%,对荧光类有机物的去除率在58.28%~73.86%之间。当单独投加PAC混凝剂为120 mg/L时,对COD、UV254、TN、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是48.61%、38.62%、41.51%、88.42%和85.59%,而对荧光类有机物的去除率仅为14.13%~29.22%。经MIEX预处理后再进行混凝沉淀,对COD、UV254、TN、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9.72%、2.64%、1.89%、18.04%和26.72%,表明在该组合工艺中MIEX单元是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TN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7.
将聚合氯化铝(PAC)分别与高锰酸钾、水合二氧化锰进行复配而得到复合混凝剂,研究了两种复合混凝剂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投药量、投药方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同时还对混凝过程中絮体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混凝剂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浊度和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当PAC投量为15 mg/L时,两种复合混凝剂分别在KMnO4投量为0.1 mg/L、水合MnO2投量为0.15 mg/L时达到最佳混凝效果。絮体分维值能很好地描述絮体结构的变化规律,在混凝过程中,两种复合混凝剂的絮体分维值均表现出先增(均在360 s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的规律,可见絮体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松散到密实再到松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混凝是净水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微塑料在原水中客观存在。以聚苯乙烯(PS)为例,分析了微塑料对混凝过程中浊度去除效果、絮体大小和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加量为14 mg/L时,微塑料的存在导致浊度去除率降低了7.1%,絮体大小与分形维数也相应降低;当投加量增加至26 mg/L时,微塑料可使浊度去除率提高0.8%,达到95.2%,分形维数增大至1.587,絮体粒径无明显变化。说明在混凝剂投加量较低时,微塑料的存在对浊度去除效果、絮体粒径及分形维数有负面影响,但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继续提高,负面影响减弱,微塑料的存在甚至还可以促进浊度去除和分形维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温低浊时期丹江口水库水,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对水厂普遍使用的3种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和硫酸铝(AS)的投加量与沉淀时间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FeCl3和PAC投加量与余浊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在投加量为12 mg/L时余浊最小,分别为0.38和0.30 NTU,明显优于AS;混凝剂投加量与UV254去除效果高度正相关,混凝剂对UV254去除作用强弱关系为PAC>AS>FeCl3,投加量为12 mg/L时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9%,57%和52%;投加FeCl3和PAC所形成的絮体沉淀速度快,在20~ 30 min时即可完全沉淀,而投加AS形成的絮体所需沉淀时间在40 min以上.最后在中试系统对最优混凝剂PAC投加量与浊度和UV254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夏季源水的富营养化问题已严重影响人类城市生活质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二氧化氯和PAC混凝剂同时投加对浊度,TOC,叶绿素a的去除率效果。结果表明:二者同时投加可有效提高絮凝效果,ClO2投量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PAC和ClO2最优投量分别为12和2mg/L,G值为22.7s-1,GT值约为4×104。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混凝剂强化除藻、除浊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铝(PAS)和硫酸铝(AS)五种混凝剂对某含藻湖水进行强化混凝除藻、除浊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及投量、原水pH、沉降时间等因素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混凝剂的综合除藻、除浊性能排序为:PACPAFCPFSPASAS;在原水pH值为5~9的范围内,含铁混凝剂PFS和PAFC对pH的适应性较强,且在pH值为5~7的弱酸性条件下,PFS的除藻、除浊性能最优,当其投量为4 mg/L时,除藻率近80%,除浊率可达80%以上;而在pH值为7~9的弱碱性条件下,PAC则表现出更好的除藻、除浊效果,当其投量为4 mg/L时,除藻率和除浊率可分别达到83%和90%;AS对pH的适应性最差,其除藻、除浊效果最差;另外,五种混凝剂的除藻率、除浊率均随沉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佳沉降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12.
采用K2FeO4预氧化复合高岭土和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处理含藻和腐殖酸的混合水.结果表明,当藻浓度不变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升高,浊度、腐殖酸及藻去除率均逐渐下降.当腐殖酸浓度固定时,随着藻液浓度的升高,腐殖酸和藻去除率逐渐上升,而浊度去除率基本不变.同时考察了矿物高岭土投加量及目数、K2FeO4预氧化时间、不同污染物浓度比例对K2FeO4预氧化处理混合水效果的影响,当高岭土投加量为8 mg/L、粒径为140目时,浊度和腐殖酸、藻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1.0%,80.9%和88.2%,投加量过大或目数过大,沉降性能变差,起不到良好的助凝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高铁酸钾对景观水体中浊度、COD、溶解性COD、TN、TP和藻类的去除效果,并与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和氯化铁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还考察了上述几种药剂的污泥产生情况以及高铁酸钾对水体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混凝剂相比,高铁酸钾对浊度、COD、溶解性COD、TP和藻类的去除效果更好,但对TN的去除效果比PAC略差;高铁酸钾去除的污染物量较多,产生的污泥量较少;高铁酸钾可提高景观水体的BOD5/COD值,显著改善了水体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4.
以微污染湖水为原水,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单独投加以及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联合投加时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PAC与PPC联合投加能有效降低沉后水的色度、浊度、有机物含量和藻类数等;当投加0.4~0.6 mg/L的PPC反应10 min后,再投加20~30 mg/L的PAC,可获得良好的沉淀效果,对色度、浊度、UV254、CODMn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0%、80%、25%、26%和78%;与单独投加PAC相比,投加PPC后再投加PAC可减少一半以上的PAC投加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太原市呼延水厂出水浊度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絮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厂原水属低温低浊水,有机胶体较多,絮凝效果差,其根本原因是絮凝剂投量不足.进一步的试验表明: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以活化硅酸为助凝剂,除浊效果较好;活化硅酸的投加时间对絮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以快速混合用时1min、聚合氯化铝投量为15 mg/L、延迟30 s后投加0.5~1mg/L的活化硅酸(以SiO2,计)为最佳运行条件;滤池反冲洗排水回流至配水井有利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并可节省絮凝剂或助凝剂的投量.  相似文献   

16.
粉末活性炭—混凝—超滤联用处理含藻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考察了直接超滤、混凝-超滤、粉末活性炭(PAC)-超滤和PAC-混凝-超滤四种工艺对含藻水的处理效果及超滤膜的运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工艺对浊度、藻类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中均未检出藻类,且浊度均低于0.2NTU;PAC-混凝-超滤联合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对UV254和T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2.99%和46.72%,且该工艺能有效缓解超滤膜直接过滤所产生的膜通量迅速下降及反冲洗后难以恢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系统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外压式超滤膜(PAC-UF)组合工艺对引黄水厂沉淀池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UF膜本身对水中浊度以及藻类等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PAC-UF组合工艺对CODMn、UV254的去除率随着投炭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但长期运行后去除率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逐渐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南方低浊高藻水的网格絮凝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方水库水多呈低浊高藻特征,根据速度梯度理论设计的传统网格絮凝池对其处理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微涡漩理论对传统网格絮凝池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它能降低沉后水浊度,提高对CODMn和藻类的去除效率。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型池内形成的絮体粒径大且密实、沉降性好,此外改型池的水头损失和药耗也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