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传统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依赖于信号处理能力且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不均衡数据集下基于深度对抗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构建小样本训练集进行生成对抗网络训练,将生成样本加入到原始小类别样本训练集中,得到样本训练集,降低不同类别样本的不平衡性;然后引入深度学习的模型优化技术,提出适合轴承故障诊断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直接作用于训练样本集,自适应地从原始数据中逐层学习故障特征,实现不同故障的准确识别;为了增强诊断系统最终分类预测的准确性,引入Focal损失函数对分类层进行故障识别。大量的定性定量实验表明,所提的改进网络在检测率与误检率方面均优于现有的其他深度模型,并且拥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与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速流水线生产的棒状物极易产生各种表面缺陷,但基于传统图像处理的缺陷识别方法易受环境影响、可靠性低,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识别方法存在模型过大、识别准确率受制于样本数量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queezeNet的棒状物表面缺陷识别系统。设计了可获取圆周对称小体积棒状物全表面图像的采集装置,并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SqueezeNet中引入注意力模块以改善模型的特征提取效果,利用数据平衡方法提升数据集内少数类样本的识别准确率,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减轻数据集样本不足对训练效果的影响。以生产线上的卷烟烟支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圆周表面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少样本条件下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4.49%,其中对于少数类样本的F1分数提高了31.19%,单张图像检测时间约1.66 ms,模型轻量化,可满足工业生产线中棒状物实时缺陷识别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小样本图像分类中传统骨干卷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时会有上下文信息单一和感受野受限以及边特征相似度度量缺乏全局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型嵌入图网络的小样本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将CBAM产生的权重值与ASPP以不同采样率获取的不同尺度特征进行相乘的特征作为图网络的节点嵌入特征。然后,采用原型网络的方法在度量模块中构建了原型节点,使得成对节点之间的相似性计算转化为单个节点与原型节点相似性的和计算,将得到的相似度作为边特征输入图神经网络。最后,利用双图结构在多个更新代后将标签信息从有标签样本传播到无标签样本。在以ResNet-12为骨干卷积网络的算法分类任务中,本文在miniImageNet、tieredImageNet、CUB-200-2011和CIFAR-FS 4个数据集上的5-way 1-shot的任务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71.47%、75.41%、86.21%和79.84%,在以Conv-4作为骨干卷积网络中,本文提出的算法在5-way 1-shot和5-way 5-shot任务中都优于现有的图网络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类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时精度和泛化能力不稳定、运行方式或拓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评估精度下降、重新训练新模型费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类型深度迁移学习模型(tmDLM)的自适应评估方法,该方法融合了深度置信网络、卷积神经网络以及长短期记忆网络3种不同的深度学习模型。将训练好的各类深度学习模型作为源域模型,当运行方式或拓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采用少量目标域样本集微调预训练模型,使其快速跟踪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并得到tmDLM。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和华中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类深度学习方法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六分类模型能够在判稳的同时进行稳定裕度/失稳程度等级的评估;经过迁移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具有良好的评估精度和时效性,大幅缩短了模型更新时间,实现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自适应评估。  相似文献   

5.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局部放电具有随机性,即使同一类型缺陷仍有较多表观变化形式,传统模式识别构造的特征难以适应其多变性;近年来兴起的卷积神经网络虽具有自适应提取特征的能力,但训练得到性能更好的网络模型一方面需要增加网络深度,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数据样本作为支撑.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在ImageNet数据集上训练的VGG...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不能充分利用图像的多尺度信息,以及网络层数的增加导致优化参数增加的问题。提出多尺度残差网络模型通过多尺度跨通道的卷积融合提高图像的特征表征能力;然后把大的卷积核分解成小的非对称卷积核降低网络的参数计算;接着利用残差网络原理来降低深层网络的梯度消失问题;最后将提出的多尺度卷积模块嵌入到Lenet网络中。在Mnist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证明分类准确率比原始Lenet网络提高了0. 24%,在LFW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分类准确率优于Deep Face、Web Face等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巡检是电网持续稳定供电的保障,其目的是对电力线、绝缘子、电力杆塔、防振锤等线路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同时观测电力线周围潜在隐患。深度学习的发展为输电线路巡检提供了有效手段,与传统目标检测方法相比,深度学习方法能更有效地实现航拍图像中电力设备的识别及缺陷检测。该文综述近十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视觉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适用于输电线路巡检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分类网络、检测网络、语义分割网络,考虑到开发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便于在移动设备上应用,另外阐述轻量化网络;然后,重点阐述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数据目标检测;随后介绍7个电力设备数据集以及性能评价指标;最后,指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数据视觉检测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开关柜设备对于配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评估其在发生不同类型绝缘缺陷情况下的故障概率,可更好地对设备状态及配电系统运行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状态检修策略。利用配电站开关柜现场带电检测采集的大量局部放电检测数据和故障案例,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开关柜设备故障率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缺陷分类模块和故障二分类模块,利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每种缺陷类型的故障概率计算。与其他分类模型对比表明,该模型概率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方法能对开关柜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故障概率进行有效评估,在工程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使用深度学习对燃气轮机转子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振动信号样本中正常运行数据多、故障数据少而使得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深度迁移学习对燃气轮机转子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首先,使用典型行业样本数据集预训练第一层宽卷积核深度卷积神经网络(WDCNN)模型,给予模型初始的权重。其次,在源域中,使用某型燃气轮机试车获得的大量正常运行样本更新WDCNN模型的权重;在目标域中,利用源域训练的卷积层提取燃气轮机的正常和故障数据样本特征,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进行分类识别,从而达到燃气轮机故障识别的目的。试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96%的识别准确率,验证了将轴承数据集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迁移到燃气轮机转子领域进行故障诊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频居民负荷分解模型的分解精度与泛化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全卷积去噪自编码器与卷积块注意力模块的非侵入式居民负荷分解模型,该模型能够深度解析单一电器的功率曲线。基于全卷积去噪自编码器分别构建主回归子任务网络和辅助分类子任务网络;在子任务网络中,通过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自适应分配特征注意力权重,以减小不重要因素在模型训练过程中的影响;将辅助分类子任务网络的输出作为主回归子任务网络输出的门控单元,实现最终的负荷分解。基于公开数据集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负荷分解模型比现有负荷分解模型具有更优的分解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缺陷检测算法往往因为网络参数较多而需要大量的图像样本去训练模型,但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缺陷产品数量极少,采集大量缺陷数据图像费时又费力。针对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级联的轻量级缺陷检测算法,它采用监督学习的训练方式,通过少量缺陷样本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首先,使用CBAM注意力残差模块代替常规卷积层进行特征提取,以聚焦缺陷特征,强化网络对缺陷的表征能力;其次,设计了SE-FPN模块,促进各级特征之间有效融合,提高网络对缺陷的分割效果,尤其是对小缺陷的分割效果;最后,在训练阶段,采用监督学习方式对本文所提的多模型算法网络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KolektorSDD数据集上的检测准确率高达99.28%,每张图像的平均检测时间仅需10.5ms,不但充分满足了工业检测行业高精度、实时性的要求,同时,还能实现对缺陷区域精准定位。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非常适合应用在工业产品表面质量在线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12.
针对缺乏矿石数据集和矿石分类识别模型等因素,自建以X射线照射成像的矿石图像为数据集,并以MobileNet V2为主网络,提出基于改进MobileNet V2轻量级矿石分类模型算法。首先,通过调整扩展因子和宽度因子大幅减少模型参数量,实现模型轻量化的目的;其次,通过在部分倒残差模块和原模型分类器中嵌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并将剩余倒残差模块替换为含深度空洞卷积的并行特征提取网络,以增强模型特征信息提取能力,提升模型识别准确率;最后,使用迁移学习的训练方式初始化权重,加速模型训练。经过改进,该算法矿石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720%,对比VGG16、GoogleNet、Xception、ShuffleNet和MobileNet V2在准确率和矿石检测速度都获得了提升。综合而言,相比本文实验中其他算法而言,改进算法针对矿石的识别性能具有更佳表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技术成为新一代智能电网的应用趋势,该技术对电网中有标注训练数据的量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获取更多有标注的智能电网样本数据,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训练样本生成算法。该方法通过交替训练改进GAN的生成模型与判别模型,无需先验知识的指导,自主学习原始样本的分布规律,生成新的数据样本。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基础分类器,计算样本分类的准确率,检验生成样本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改进GAN模型可以有效学习样本的分布规律,提升谐波分类的准确率,该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和泛化性,对深度学习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浅层神经网络网络结构和训练方式的限制,网络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在大样本条件下没有深度学习网络强,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混合编码器的水质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堆叠自动编码器和稀疏自动编码器形成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实现对样本数据的特征挖掘和稀疏表示.经过大规模样本训练后的网络模型能够拟合复杂非线性函数,对低质量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对不同贮存年限陈化小麦的快速检测,提出一种伏安电子舌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 WGAN)组合的模式识别模型。使用伏安电子舌对6种不同贮存时间小麦采集电子舌信号。针对电子舌信号信息量大、特征提取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NN结构的电子舌信号特征自动提取和分类识别模型。为解决CNN模型因训练样本不足而导致泛化能力差等问题,使用WGAN构建电子舌信号样本集,通过对生成信号集的学习,提高了CNN模型对电子舌信号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AlexNet、VGG16等深度学习模型和随机森林(RM)、极限学习机(ELM)等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相比,WGAN-CNN模型对电子舌信号的分辨能力更强,其测试集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Score分别达到0.98、0.98、0.977和0.988。研究表明电子舌结合WGAN-CNN模型可实现对小麦贮存年限的快速检测,该研究为基于人工智能的感官识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知识的使用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实现非结构化电网调控文本知识的自动抽取,文中提出了基于注意力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条件随机场的深度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从调度规程等文本数据中抽取电网运行规则和电网事故处理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的语料精度、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为91.00%,89.98%和90.49%,结果略优于另外3种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分别进行F1评估,识别精度差异很小,说明模型学习中没有发生过拟合现象,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将故障诊断任务分为故障分类和损伤程度识别。 共享层采用卷积神经 网络提取监测振动信号中蕴含的故障特征信息,两个子任务模块使用门控循环单元从共享层的输出中进一步提取特征,进行故 障分类和损伤程度识别。 在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中两个子任务模块可以通过共享层相互影响,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获得 更好的故障诊断性能。 在轴承数据集上进行故障诊断实验,同时与故障分类单任务模型和损伤程度识别单任务模型进行对比, 以检验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的故障诊断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在测试集上两个任务同时正确的准确率为 99. 79%。 为进一步验证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的特征提取能力,在测试集中添加不同程度的高斯噪声进行故障诊断实验,在较 强噪声情况下,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任务深度学习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与单任务深 度学习模型相比故障诊断准确率更高,同时抗噪性能更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开关柜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缺乏一定的泛化性能且识别准确率低,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开关柜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在网络中加入残差模块以解决随着网络层数加深导致准确度饱和后出现退化的问题,并综合利用开关柜局部放电数据的浅层与深层特征融合学习,实现模式识别.通过开关柜不同绝缘缺陷类别...  相似文献   

19.
局部放电与电力设备的绝缘状态息息相关,准确识别局部放电类型对于保障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模型融合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首先,设计并搭建开关柜内4类典型局部放电缺陷模型,采集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图谱并建立样本集;其次,搭建基于迁移学习的深度残差网络,对局部放电缺陷进行识别;最后,利用Sugeno模糊积分将深度残差网络(deep residual net ̄work,DRN)模型与传统识别模型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迁移学习模型相比于无迁移学习模型有着更好的更新能力和泛化性能;融合模型与单一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局部放电缺陷类型,对于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深度学习模型凭借其良好的性能被引入到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评估中,但进行在线应用时,须关注模型的抗噪能力和泛化能力。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堆叠稀疏降噪自编码器(SSDAE)的暂态稳定性评估模型,首先对原始输入数据加入噪声得到受损数据样本,然后对受损数据样本进行高阶特征提取,最后将提取的高阶特征重构成未受损的数据,这一训练过程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抗噪能力。同时,在对输入特征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对隐藏层神经元权重和激活程度进行抑制,实现模型的稀疏化,以此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SSDAE模型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