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高纯度丙酮和三乙酸甘油酯试剂为原料,通过严格控制配制和封装过程,研制了丙酮溶液标准物质,并对该标准物质进行了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7家实验室对该标准物质的合作定值结果为0.95 mg/mL;在95%的置信概率下,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为0.03 mg/mL。该标准物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技术要求,满足卷烟用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对苜蓿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成分进行鉴别,并比较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苜蓿的70%醇提物为样本,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苜蓿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并对其进行成分鉴别。采用硝酸铝显色法、福林酚显色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黄酮、酚类和糖的含量。采用ABT、DPPH、OH-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比较各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黄酮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与石油醚部位,含量为0.144 6 mg/mL和0.086 9 mg/mL;酚类主要分布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含量为2.697 5 mg/mL和2.574 9 mg/mL;糖主要分布在水和石油醚部位,含量为1.154 2 mg/mL和1.069 9 mg/mL。4个指标综合评价得出水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正丁醇部位次之。紫花苜蓿水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糖。  相似文献   

3.
以蒸汽爆破甘蔗渣(SESB)为原料,乙醇、甲醇、水及乙酸乙酯为溶剂,对其中的多酚和糖进行提取并评价了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甲醇提取液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1.5174±0.0140)mg/mL),水次之((1.2382±0.0025)mg/mL),乙酸乙酯最低。提取液中的总糖含量以水中最多,其次为甲醇,乙酸乙酯中最低。四种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水、乙醇和甲醇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采用溶剂对SESB中抗氧化物质提取是可行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问题及水提取液中酚类含量、总糖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认为以水作为溶剂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中氯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选择一级标准物质氯化钠为原料,经定量称取和定体积溶解,安瓿瓶分装和热封,研制出氯溶液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并用重量法定值,其质量浓度为0.1001 mg/mL.对影响该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质量、纯度、体积、均匀性、稳定性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不确定度为0.0005 mg/mL.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黄蜀葵花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级萃取,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不同极性成分。采用DPPH·清除、·OH清除和H_2O_2清除试验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了正丁醇相对·OH和H_2O_2诱导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利用HPLC—MS对正丁醇中黄酮类物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黄蜀葵花黄酮主要富集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好,IC_(50)值为0.038 6 mg/mL,而正丁醇相对·OH和H_2O_2的清除能力较好,IC_(50)值分别为0.225 0,0.575 7mg/mL;正丁醇相对·OH和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都有保护作用;正丁醇相中含有11种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大小研究了十种茶叶(不同年份的生普和熟普)有机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生茶有机溶剂萃取层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IC50最小分别可达0.339 mg/mL、0.074 mg/mL、1.206 mg/mL,熟茶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IC50最小分别可达0.554 mg/mL、0.164 mg/mL、1.927 mg/mL,生茶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熟茶;各种普洱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主要取决于各萃取液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生茶乙酸乙酯层的茶多酚萃取量最多,在7.33-9.57%之间,正丁醇层的黄酮类物质的萃取量最多在7.08-10.99%之间,熟茶正丁醇层的茶多酚含量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个有机溶剂层中均是最高的,分别在3.62-5.73%之间和4.75-5.83%之间,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的萃取化合物具有较多的羟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茶叶的储存时间对各萃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本实验对巫山茶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方法 通过使用70%乙醇提取巫山茶得到巫山茶粗提物,再依次使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巫山茶粗提物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萃取相,分别测定各萃取相的总酚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总酚含量最高且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的萃取相通过HP-20大孔树脂进行富集,测定富集后的巫山茶多酚提取物总酚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含量最高,为378.1mg/g;巫山茶粗提物及其不同萃取相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以乙酸乙酯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ABTS+?、? OH的IC50值分别为0.63mg/mL、0.46mg/mL和2.35mg/mL;将乙酸乙酯相通过HP-20大孔树脂富集后得到的巫山茶多酚提取物总酚含量为637.5mg/g,总酚含量显著提高(p <0.05),DPPH?、ABTS+?、?OH的IC50值分别为0.26mg/mL、0.16mg/mL和1.05mg/mL,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巫山茶粗提物及各萃取相、富集后的总酚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结论 巫山茶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考虑对其进行多酚成分分析和抗氧化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无花果叶逐级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实验测定了无花果叶逐级提取物对各实验菌种的抑菌圈及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各级提取物对实验菌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各级提取物的抑菌强度依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金黄色葡萄球菌:MIC≤6.25mg/mL,枯草杆菌MIC:≤12.5mg/mL)、正丁醇萃取液(两种菌的抑菌作用:MIC≤25mg/mL)、石油醚萃取液(两种菌的抑菌作用:MIC≤50mg/mL),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以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制备液相从药桑叶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黄酮单体化合物,并采用1,1-二苯基- 2-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04 4 mg/mL、0.003 7 mg/mL、0.003 0 mg/mL、0.078 0 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分别为0.021 mg/mL、0.014 mg/mL、0.012 mg/mL、0.087 mg/mL。4个单体化合物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顺序化合物Ⅲ>化合物Ⅱ>化合物Ⅰ>化合物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苏梗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测定紫苏梗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并讨论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为91.47 mg/g;紫苏梗不同溶剂提取物均显示了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DPPH·及ABTS~+·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80.78%(0.50 mg/mL)、99.78%(0.10 mg/mL)和92.75%(1.0 mg/mL),正丁醇提取物和总提取物次之;乙酸乙酯提取物总还原能力(A=1.378)强于总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紫苏梗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1.
研究莽吉柿果壳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抑菌作用。以莽吉柿果壳为原料,经95%乙醇回流提取,总提取物分别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层。测定各萃取物中总黄酮、总酚含量,比较各部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莽吉柿果壳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最高(黄酮含量135.57±0.021 mg RE/g、总酚含量138.09±0.380 mg GAE/g);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的抗菌活性最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值均为0.125 mg/mL,表现为极度敏感,对另外4种试验菌的MIC值均在0.5~2 mg/mL之间,表现为高度敏感;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抗菌活性, MIC分别为0.5 mg/mL和0.25 mg/mL,表现为极度敏感。莽吉柿果壳提取物的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层对所有试验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阳荷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阳荷粉末,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乙醇提取物,得到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用滤纸片对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有抑菌活性的部位进一步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试验结果表明阳荷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MIC值在3.125 mg/mL~12.5 mg/mL之间,MBC值为25 mg/mL;阳荷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MIC值在3.125 mg/mL~12.5 mg/mL之间,MBC值为25 mg/mL;阳荷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抑菌效果;阳荷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没有抑菌作用。阳荷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桤叶唐棣为原料,经半固态发酵酿制桤叶唐棣果醋,以总酸作为评价指标,优化桤叶唐棣果醋发酵工艺,并对发酵前后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酒精度9%vol,果酒与果渣质量比1.0:1.6,醋酸菌添加量2.0%,在30 ℃条件下发酵18 d,测得桤叶唐棣果醋总酸含量为4.75 g/100 mL。桤叶唐棣果醋中以醋酸(5.00 mg/mL)、丙二酸(0.41 mg/mL)、乳酸(0.25 mg/mL)为主。主要挥发性物质为3-羟基-2-丁酮(15.86%)、乙酸(35.62%)、乙酸乙酯(24.32%)、苯甲醇(17.60%)、苯甲酸(6.60%)。  相似文献   

14.
研究美味牛肝菌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效果,为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用不同极性溶剂对美味牛肝菌乙醇浸膏进行分级萃取,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4部分,评价4种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ABTS~+·)、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能力;以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微孔板2倍稀释法测定4种萃取物对3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3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枯草芽孢杆菌、四联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OH清除力高于Vc,清除能力依次为石油醚相(EC_(50)为(0.016±0.002) mg/mL)乙酸乙酯相(EC_(50)为(0.191±0.007) mg/mL)水相(EC_(50)为(0.207±0.007) mg/mL)正丁醇相(EC_(50)为(0.225±0.007) mg/mL),4种萃取物对·O_2~—清除力相当(EC_(50)均为0.007 mg/mL),对DPPH·和ABTS~+·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低于Vc。美味牛肝菌4种萃取物对6种菌株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乙酸乙酯相和水相对四联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2.5 mg/mL。美味牛肝菌中含有较多抗氧化和抑菌的活性物质,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相对较高,可作为今后分离美味牛肝菌中活性成分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以甘蔗为研究材料,考察不同品种甘蔗及处理方式对甘蔗蒸馏酒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原料处理方式对甘蔗蒸馏酒风味有显著影响,带渣发酵和不带渣发酵之间风味物质和高级醇的含量有较大差别。其中,不带渣处理的新台糖22号甘蔗酒中乙酸乙酯含量为1.16 mg/mL,显著高于带渣处理的0.48 mg/mL(P<0.05),乙醛含量为0.31 mg/mL,显著高于带渣处理0.29 mg/mL(P<0.05)。另外,感官评定结果显示,新台糖22号不带渣发酵甘蔗酒感官评定得分最高为83.9分,均高于其他五种甘蔗蒸馏酒,新台糖22号不带渣发酵甘蔗蒸馏酒的整体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16.
采用DPPH法、FRAP法和α-胰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白叶单枞黑茶醇提物及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及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55.68±4.34)mg/g(以芦丁当量计)和(313.84±9.79)mg/g(以没食子当量计);乙酸乙酯萃取物DPPH·清除活性的EC50为13.72μg/mL,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EC1为43.38μg/mL;同时该萃取物也具有最强的体外降血糖活性,5mg/mL时对α-胰淀粉酶抑制率为95.83%,50μ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91.30%。采用HPLC-DAD-MS/MS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析,通过对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推定出12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包括茶生物碱以及多种以芹菜素、山奈酚为苷元的黄酮糖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体外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人心果叶不同极性萃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的抗氧化活性,并探究各极性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值为(0.019±0.010) mg/mL,总抗氧化能力以水溶性维生素E当量(TEAC)表示,值为(5.824±0.234) mmol/g。当质量浓度达到0.50 mg/mL时,乙酸乙酯组分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就已经超过了50%;且乙酸乙酯组分能够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313,0.625 mg/mL。人心果叶乙酸乙酯组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可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和抗菌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旨在研究橄榄腌制后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变化。采用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总还原力法评价抗氧化活性,建立脂多糖诱导RAW 264.7细胞模型评价抗炎活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质谱对腌制橄榄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鲜橄榄的水、φ=70%乙醇、乙酸乙酯三种溶剂提取物的总酚含量为70.33~126.42 mg/g,总黄酮含量为3.46~6.19 mg/g,腌制后橄榄提取物总酚含量为78.67~150.92 mg/g,总黄酮含量为4.09~6.65 mg/g,且UPLC-Q-TOF-MS/MS从中分析鉴定出11种多酚化合物;鲜橄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依次为70%乙醇>乙酸乙酯>水,7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为0.09 mg/mL、0.03 mg/mL,而腌制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5 mg/mL、0.02 mg/mL;在浓度为0.10 mg/mL时,鲜橄榄提取物对LPS致炎模型的NO抑制率为7.51%~30.47%,而腌制橄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细胞NO抑制率为10.84%~34.85%。以上结果表明腌制后橄榄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优于鲜橄榄,以腌制橄榄为原料开发相关功能食品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PA1)、金黄色葡萄球(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SA1)、大肠杆菌(ATCC25922)等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叶滇苦菜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120 s,微波功率为350 W,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70℃,料液比1:40 g/mL,水浴时间为60 min,此时,黄酮得率为38.328 mg/g。地下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90 s,微波辐射功率为490 W,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30 g/mL,水浴温度为80℃,水浴时间为90 min,其黄酮得率为7.232 mg/g。乙酸乙酯萃取物具备一定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MIC分别为4(地上部分)和8 mg/mL(地下部分)。当浓度低于16 mg/mL时,对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微波辐射预处理对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指导意义,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酯类物质含量对啤酒风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啤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对啤酒风味有重要的影响。应用感官分析法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酯类物质含量对啤酒风味的影响,确定了啤酒中4种主要酯类物质含量的最佳范围,依次为20~25mg/L乙酸乙酯、1.00~1.50mg/L乙酸异戊酯、0.150~0.250mg/L己酸乙酯和0.150~0.300mg/L丁酸乙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