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扬子区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选区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扬子区发育海相上震旦统至上奥陶统烃源岩(大部分已进入过成熟干气阶段,经历过两期生油过程,仍有一定生烃能力)和上石炭统至二叠系烃源岩(其本处于生油晚期阶段);成岩后生作用大大改善了古生界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的储集性能和渗滤性;古生界露头区已发现背斜逾200个(许多面积大于40km2),预计覆盖区构造型及其它类型圈闭同样很多,具有优越的圈闭条件;广泛分布3套有效区域盖层(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上白垩统浦口组),以浦口组盖层最重要。下扬子区上震旦统至二叠系的油气显示(油、气和固体沥青)多达424处,多赋存于洞、缝,反映该区经历过广泛的成油过程。印支期至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对古生界原生油气藏改造相当严重,但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块仍有勘探远景,综合分析认为,泰州—泰兴、南通—无锡、句容—南陵、射阳—大丰和无为—望江地区最有勘探前景。图3表2参4(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2.
下扬子区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扬子区下古生界烃源岩发育,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储盖条件良好,具有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虽然印支运动对下扬子海盆沉积实体构造改造严重,对油气藏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但是由于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巨厚泥岩的封闭覆盖,下古生界油气藏的保存条件优越,从而在油气勘探领域的评价方面,下古生界明显优于上古生界及海相中生界.  相似文献   

3.
通过平衡剖面法、流体包裹体分析、地化分析以及物性测试对下扬子黄桥地区的构造演化、油气成藏史、成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黄桥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平稳隆降、挤压推覆、拉张裂陷3大时期;黄桥地区存在2期油气充注的历史,燕山晚期至喜山期油藏形成,晚喜山期上古生界内幕油气藏得以保存并最终定型。该区HT3井油藏属于龙潭组自生自储型油藏,构造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物性是控制油藏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苏皖下扬子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苏皖下扬子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现状入手,分析勘探潜力后,明确了该区存在稳定的构造,三叠系、上古生界分布比较广泛,下古生界“二次生烃”与晚期成藏配套等有利条件。针对经历了多期成烃、成藏演化,地质规律非常复杂的技术难点,探讨对策,明确下步工作思路,指出今后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圈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下扬子地区海相属多旋回强改造叠合型盆地,纵向上发育古生界内幕、中生界、古潜山3种类型圈闭,且相互叠置,平面上圈闭展布具有复杂性,总体与受力方向及断裂展布相关.圈闭具备晚期成藏的特点,圈闭的可靠性、整体油气保存单元的建立、有效生烃强度、有效成藏组合的配置是圈闭成藏的关键.应加强基于模型的地震攻关,坚持立体勘探,加强基础油气地质研究,探索隐蔽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在苏皖下扬子区具有一定的条件,陆相中新生界覆盖区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地区,在"高形变、差保存"的区域地质背景中寻找相对"弱形变、好保存"的有利勘探区带是海相评价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圈闭地质评价的风险矩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一套圈闭的定量评价规范是以效果原则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持。本文根据塔里木盆地近10年来的勘探实践,指出全国第一、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中国闭评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能考虑资料条件对评价析直接影响。本文在分析油气藏条件的基础上,将圈闭成藏条件分为油源、储盖组合、圈闭以及运移/匹配4个因素,并给单项评价因素的地质把握程度的风险矩阵。  相似文献   

8.
湘鄂西地区至今未突破油气流关的原因之一在于油气保存条件。区内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盖层、水地质和断裂作用。这三个因素的有机配置有利于油气保存。综合评价认为花果坪复向斜宣恩以北为油气保存有利区,桑植—石门复向斜主体部位及宜都—鹤峰复背斜中部五峰一带为油气保存较有利区。  相似文献   

9.
湘鄂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基础资料积累和静态分析已经历过数十载。然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之对于油气成藏是必要条件,其充分要件还须有合理的成藏组合及这些组合的有机配置。基于这种基本思路,在前人较多有关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论述的基础上,作着重油气成藏组合,包括组合的划分,组合的时空配置特点以及油气成藏的可能模式分析。进而对湘鄂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带-远景圈闭组合的油气勘探地质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匡建超 《天然气工业》2007,27(11):121-124
油气勘探的地质风险评价历来就备受油气地质专家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它对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一出发点,参考国外的经验,依照风险树的分析思想,在充分挖掘了油气勘探地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凝练出了5类23项风险因子,引出了区带-远景圈闭组合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区带内远景圈闭的平均成功概率,然后赋予单个远景圈闭相对适中的成功概率,计算出整个远景圈闭的平均成功概率大小,最后确定其圈闭的风险大小。这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单个远景圈闭成功概率与区域概率水平有机联系起来,改变了过去一步完成远景圈闭的风险评估的思想,充分考虑了区域评价标准与历史经验,提高了油气勘探地质风险的评价水平和质量,保障了勘探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在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凸起风险评价的应用,得出A带远景圈闭平均成功概率为0.8,这与客观实际吻合良好,说明区带-远景圈闭组合的油气勘探风险评价方法较为客观和科学。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下扬子句容地区海相上古生界油气成藏要素与时空配置关系,通过区域地质分析及重点探井成藏过程的研究,探讨了研究区上古生界可能的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认为:(1)下扬子句容地区上古生界存在以龙潭组、青龙组为源,以印支期不整合面碳酸盐岩缝洞、龙潭组致密砂岩为储层,葛村组、浦口组泥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典型钻井构造史与成藏史表明,多期的构造运动使得圈闭处在不断形成和调整的过程中,喜马拉雅晚期的构造抬升作用对油气藏破坏十分明显,长期抬升造成了句容地区油气大量散失。(2)典型油藏解剖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次生残留型、原生保存型及晚期重建型3种油气藏。油气的保存条件是句容地区3种类型油气成藏的关键。另外,青龙组在印支期、燕山期遭受剥蚀、淋滤,形成大量的溶洞、裂缝,是控制不整合面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油气(晚期重建型)分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构造样式一直是下扬子区油气勘探选区的重要条件。依据构造活动所波及的层位和深度,在下扬子区划分出基底卷入和盖层滑脱两种典型构造样式。并根据滑脱面的不同,将盖层滑脱划分为盖层底部滑脱和志留系滑脱。通过总结以上构造样式的分布特征,对下扬子区进行了构造分区。依据构造样式的分布规律及组合类型,结合地层保存、区域盖层以及烃源岩发育程度等几个方面优选出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句容地区是我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较早发现工业油流的地区之一。句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相继在白垩系、三叠系和二叠系发现大量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取得了一定的勘探开发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油气分散、富集性较差等问题。研究认为,该区二叠系泥岩分布面广、质地较纯,有望成为上古生界内幕型圈闭的有效盖层。  相似文献   

14.
下扬子地台油气勘探前景和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扬子地台有良好的生烃和储盖条件,但由于保存条件不好一直未获得理想的勘探效果,南黄海盆地勿南沙隆起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弱,盖层保存良好,构造相对完整,该区A构造有地震含气异常,其周围还发育了一批背斜,是下扬子地台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海外油气勘探的特点,从"两个步骤、五个条件、两个层次"探讨海外油气勘探地质风险评价分析的方法。以油气成藏的五个必要地质条件为分析对象,在初始评价阶段,基于"资料丰富程度、资料品质、地质认识程度"三个方面对区带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存在性风险概率进行分析;在后期详细评价研究阶段,充分考虑影响油气成藏过程发生的各项地质条件的次级因素,对研究对象开展多因素综合性地质风险概率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下扬子地区地震、钻井、重力、航磁及地表露头等资料的分析,认为由于基底及沉积盖层的不同特点,海相中、古生界经多期次挤压、拉张改造后,各区具有不同的地质结构特点.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地质结构来选择油气勘探方向,在洪泽高邮区块应为古潜山和不整合面油气藏;滨海-大丰区块为内幕构造油气藏;句容-海安区块为下古生界构造油气藏,同时要兼顾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宜兴-常熟区块为目前勘探暂缓地区.  相似文献   

17.
论下扬子地区多期构造格局叠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扬子地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多期构造格局叠加,决定了海相古生界、中生界及其烃源岩的复杂保存情况及成藏条件。该地区早期受秦岭洋和华南洋( 两大缝合带) 演化控制,构造格局表现为“一台两盆”和“南台北盆”;印支期至早燕山期受华北、华南两大板块之间北西南东向挤压对冲作用控制, 大致以沿长江的中央台地为对冲向斜带,形成北东向成带分布的推覆构造带,伴随近东西向左旋走滑活动,发育火山沉积盆地;燕山晚期,构造应力场转换,北东向、近东西向构造控制了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断陷沉积,形成高、中、低台阶古地貌,区内北西分带、南北成块的构造格局定型。综合分析不同时期构造格局的特点,对下扬子地区构造区划、区带评价和勘探部署有重要指导意义。认为:中、低断块油气地质条件较好,其中推覆前缘山带、后缘凹陷可寻找多种类型油气藏,而对冲向斜带(无为、句容等地) 是海相中生界、古生界油气勘探的优选地区。  相似文献   

18.
湘中涟源凹陷海相油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中涟源凹陷是华南准地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泥盆统一下三叠统沉积厚度5000多米。在该区进行的早期油气勘查中,发现了众多天然气显示,分析认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天然气显示活跃、烃源条件好、储盖组合发育、成藏条件较好。车田江复向斜、冷水江复向斜发育众多浅层圈闭,湘中1井在石磴子组(C1S)已获工业气流,预示着涟源凹陷具备良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9.
沙参2井实现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首次重大突破,推动了塔中油田、塔河油田及和田河气田的相继发现和大油气田勘探理论的持续创新,逐步建立起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对盆地下古生界成藏地质条件与典型油气藏综合研究表明,稳定的古隆起古斜坡、多套非均质碳酸盐岩储集体、充足的油源供给与多期成藏等要素的配置控制了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塔北沙雅隆起南坡受加里东-海西期岩溶叠加改造形成了复式的缝洞成藏系统,受满加尔、阿瓦提两大生烃坳陷多期的油气充注改造形成了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单个缝洞型油气藏具有相对独立的油-气-水系统,平面上叠合连片含油气、不均匀富集;塔中卡塔克隆起下古生界具有典型的复式成藏特征,从寒武系往上部层系气/油比逐渐降低,油气富集规律相比塔北更复杂,总体表现出"平面分块、纵向分层、多点充注、相对高点富集"的特点;和田古隆起是具有优越成藏条件的早古生代三大古隆起之一,已发现了受不均一岩溶缝洞体控制、不均匀含油的玉北奥陶系油藏,但近期的勘探进程表明该区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尚不明朗.塔北沙雅隆起南坡及围斜区、卡塔克隆起及北坡顺南-古城地区是奥陶系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而顺托果勒低隆、麦盖提斜坡、塘古巴斯坳陷玛东冲断带和塔北、塔中-巴楚寒武系-奥陶系深层是重要的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下扬子区地震勘探方法攻关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