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品工业科技》2003,(07):28-29
选择不同的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红曲霉产桔霉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桔霉素的生成量与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关于红曲霉产桔霉素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将12株红曲霉分别接种于酵母浸膏蔗糖培养基(YES)和土豆葡萄糖培养基(PD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培养基中桔霉素的含量,同时从中选择产桔霉素量最大的红曲霉菌种AS3.4384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桔霉素的生成量与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条件对红曲霉产桔霉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6株红曲霉分别接种酵母浸膏蔗糖培养基(YSM)和土豆葡萄糖培养基(PDM),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培养基中桔霉素的含量,以观察不同培养条件对红曲霉产桔霉素的影响。结果发现,红曲霉于YSM中27℃静置培养14d时,有13株产桔霉素,其含量为2~192mg/L不等;而在PDM中35℃振荡培养8d时,只有4株产桔霉素,其含量在3~21mg/L之间;在两种培养条件下均产桔霉素的有4株,且均为安卡红曲霉。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酯化红曲霉发酵液中桔霉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酯化红曲霉发酵液中桔霉素含量测定的条件和方法:采用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 Ca(5um,250mm×4.6mm);乙腈:水(磷酸调pH2.5)为50:50(v:v)为流动相;柱温28℃;流速1mL/min,于波长入ex331nm、λem500nm荧光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定性、定量。在此色谱条件下,枯霉素呈现较好的分离效果和重现性,其保留时间为6,454min左右,最低检测浓度为32ug/L,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1.53%。  相似文献   

5.
浅谈红曲霉桔霉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红曲产品中可能存在真菌毒素(mycotoxin)———桔霉素(citrinin)。根据国内外对红曲桔霉素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桔霉素的有关性质,如桔霉素的产生菌种(株)、桔霉素的代谢途径、桔霉素的有关理化性质、如何控制桔霉素的产生。作者认为,桔霉素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红曲生产及应用领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红曲生产行业对红曲桔霉素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生产菌种及红曲的发酵工艺技术要进行系统的考察,以便生产不含桔霉素或桔霉素含量低的红曲产品。  相似文献   

6.
红曲霉桔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曲霉在我国的应用源远流长,但桔霉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曲霉的深度开发。本文介绍了红曲霉桔霉素的理化性质、毒性、抑菌性、检测方法、生物合成途径及基因克隆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低产桔霉素红曲霉菌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部分红曲霉菌种的液态发酵液和固态红曲米中桔霉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 ,从中筛选了数株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种 ,重点对红曲霉ZK0A菌种生产的红曲米的色价及桔霉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 .连续培养 3批该菌种 ,所生产的红曲米色价高于 10 0 0U / g ,桔霉素质量分数低于5mg/kg.而另一株红曲霉ZH 12生产的红曲米 (色价 170 0U/ g)中桔霉素质量分数则高达 1g/kg以上 .对这两株红曲霉菌种的菌落形态进行了鉴定 ,初步认定这两株菌种都是紫色红曲霉 .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手段从浓香型大曲内分离出一株产橘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M。通过18S rDNA的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属于红曲霉属。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该红曲霉在不同培养基、是否添加EDTA等条件下桔霉素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该菌在酵母浸膏蔗糖(YES)培养基中桔霉素的产量远高于谷氨酸葡萄糖(MSG)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达到81.412mg/L;不同发酵时间内的桔霉素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添加微量的EDTA(4×10-5g/L)就能显著影响桔霉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红曲霉产桔霉素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赖卫华  许杨 《食品科学》2002,23(7):139-141
红曲霉在食物中的应用已有千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它能够生成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而备受各国的关注。然而,目前发现多种长期应用于工业生产的红曲霉在产生色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姝同时,还能分泌一种真菌毒素-桔霉素,桔霉素主要作用的靶器官是肾脏,它不仅可以致畸,导致肿瘤的发生,而且可以诱发突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曲霉产桔霉素的研究动态,其中包括桔霉素的理化性质,毒性,检测方法,桔霉素在红曲霉培养过程中的动力学研究以及抑制其生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红曲霉中真菌毒素桔霉素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桔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簇,为从基因水平上对桔霉素的产生进行调控、提高红曲霉相关食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3株红曲霉(紫色红曲霉YY-1、M2,丛毛红曲霉FJ-1)在液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桔霉素开展定量分析,采用二代测序技术鉴定桔霉素合成基因簇的序列特征,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进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结果在固态培养和液态发酵过程中,3株红曲霉菌体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在液态发酵过程中,HPLC结果显示M2桔霉素产量最高,其次为YY-1,FJ-1产量最少;M2、YY-1、FJ-1桔霉素合成基因簇相似度达99.9%;膜转运蛋白基因(orf5)、聚酮合酶基因(pksCT)、氧化还原酶基因(ctnB)、转录调节蛋白基因(ctnA)、脱氢酶基因(orf1、ctnE)六个基因表达水平在M2中最高,在FJ-1中最低。结论桔霉素的产量差异与桔霉素合成基因簇所表达酶的种类无关,而与其基因表达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红曲霉菌合成代谢红曲色素和橘霉素的代谢机理,研究了几种化学物质对红曲霉突变菌株合成代谢红曲黄色素和橘霉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定量的生物素、乙酸钙和乙酸锌有利于红曲霉突变菌株合成代谢黄色素。不论辛酸添加量多少和添加时间或早或晚,对于红曲霉突变菌株的生长及其合成代谢黄色素都有明显不利的影响,但是一定量辛酸的添加有利于红色素的合成代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明显消除橘霉素的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不同温度对红曲霉15-1在YES培养基上产桔霉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HPLC法对桔霉素的生成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温度对红曲霉生长及桔霉素浓度有较大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35℃有利于红曲霉的生长,此温度条件下桔霉素产量则相对较低,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桔霉素还可被红曲霉分解利用,降解率可达76.22%。因此,红曲生产中可适当延长发酵时间,以降低红曲发酵产物中桔霉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对红曲霉菌株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和超声波的复合诱变,来选育高酯化力和低产桔霉素菌株,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平皿显色剂,采用测定透明圈和抑菌圈大小进行初筛,然后用TLC和HPLC方法对初筛菌株的固态发酵物进行酯化力和桔霉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线照射60~80s、超声波作用25~30min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的菌株,经固态发酵后酯化力高达0.698mg/100mL,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83.2%,桔霉素含量相当微量,几乎不可检出。该菌株3代接种后,其酯化力和桔霉素产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了氨基酸对红曲黄色素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酪氨酸(4 g/L)和甘氨酸(1 g/L)明显有利于黄色素合成代谢外,其余所选氨基酸都不利于黄色素的合成代谢或影响不明显,随着各种氨基酸的添加量从1g/L增加到6g/L,黄色素色价减少量都≥20%,有些黄色素减少量甚至达到83.15%(如苯丙氨酸).甘氨酸添加量为6g/L时,橘霉素的合成代谢量是对照组的6.61倍,提高561%,橘霉素生成量为3.37 mg/L,其余氨基酸能明显消除橘霉素的合成代谢或影响不明显.从工业化生产黄色素角度考虑,通过添加4g/L的酪氨酸不仅有利于红曲霉突变菌株合成代谢黄色素,还能降低橘霉素的代谢生成量.  相似文献   

15.
红曲色素作为天然色素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而桔霉素污染会对其食品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对其出口造成很大障碍。该文总结了红曲色素发酵生产过程中桔霉素控制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无桔霉素或低桔霉素的菌种选育,培养基优化,发酵过程参数控制等手段来控制或消除桔霉素,以期为有效减少桔霉素生成,提高红曲色素产品的安全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Amino acids were used as sole nitrogen sources to examine their effects on the production of water-soluble red pigments and citrinin by Monascus ruber ATCC 96218 cultivated on chemically defined media. In general, when glycine, tyrosine, arginine, serine, or histidine were used as sole nitrogen sources, they favored the production of red pigments, and restricted the synthesis of the mycotoxin. In contrast, the production of citrinin was enhanced in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either glutamate, alanine, or proline. Histidine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valuable amino acid as it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production of red pigments and almost completely eliminated the formation of mycotoxin.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乳酸和乳酸钠对红曲霉突变菌株代谢合成红曲色素和橘霉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乳酸和乳酸钠都有利于红曲色素(包括黄色素和红色素)的合成代谢,有利于黄色素合成代谢的最适乳酸或乳酸钠添加量在0.01~0.05mL/30mL之间,而有利于红色素合成代谢的最适乳酸或乳酸钠添加量在0.05~0.1mL/30mL之间,红曲霉突变菌株利用乳酸或乳酸根作为其生长的底物和红曲色素合成代谢的底物。乳酸或乳酸盐本身对红曲霉突变菌株合成代谢橘霉素没直接的影响,其形成的发酵pH环境直接影响了橘霉素的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曲醋中桔霉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红曲醋中的桔霉素含量;方法:用氯仿萃取红曲醋中的桔霉素,将萃取液进行浓缩,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浓缩液进行柱层析净化,层析洗脱液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用荧光检测器以λex=331 nm,λem=500nm波长检测,采用外标法定性、定量.结果:在0.103μg/mL~1.648μg/mL浓度范围内桔霉素与荧光检测器响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量1.26ng,平行实验RSD为3.46%,重复实验RSD为4.28%,加标回收率91.60±4.23.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红曲醋中桔霉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在前期分离纯化出的10株红曲霉基础上,以18种液体培养基对10株红曲霉进行发酵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和质谱分析仪测 定各发酵液中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红曲霉的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代谢特性,筛选出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 红曲霉菌株。 结果表明,产红曲色素最适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蛋白胨1%,其中新疆地区红曲霉所产红曲色素量最高,为 6.81×10-2 mg/mL;新疆地区红曲霉仅在18种培养基中的面筋碱性蛋白酶水解液+葡萄糖发酵液中产生了桔霉素,而红曲霉ZBX天津 在所有培养基发酵液中均未产生桔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