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亚华 《中国水利》2003,(4):19-22,31
人类治水活动需要同时兼顾两个治理:处理人与水关系的自然治理,协调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治理。水资源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约束和激励所有水相关利益者的行为。建立和完善水权分配规则是流域分水制度化的过程,是水资源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完整的流域分水制度是一组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的规则体系,包括三类制度、九类机制。文章针对黄河的分水制度提出27个方面的意见,其中的创新观点体现在以下建议: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南水北调为契机调整分水方案;首先支持并规范省区内的水权转让;引入补偿机制作为流域水市场的初级形式;在山东和内蒙古之间利用一种准市场方案缓解用水超采问题;培育和促进流域水利益相关者对水权制度的共有信念。  相似文献   

2.
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对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分水制度出现了很多不适应性。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分水制度,采用辩证的方法,探究了流域分水制度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流域分水制度适应当时经济结构、维护流域上下游用水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历史意义以及维持下游绿洲生态平衡、形成初始水权雏形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流域分水制度不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未分配地下水水权、与现状供用水不适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建骨干调蓄工程、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和建立水权、水市场体系等改善分水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形成的分水时段与分水理相结合的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局限性。在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应根据水资源的特点,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前景,对区域水资源和河道水量进行水量水权初始分配。在现行分水制度和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基础上,对个别分水时段进行调整,提出分配水量控制措施,并对有关指标体系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建立时间水权与水量水权、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行政调整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分水制度。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新世纪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当务之急,而水权制度建设则是配合南水北调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最有效办法。基于海河流域水市场和水权的动态变化与水的“准市场”特点,建立水权制度要把握好确定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需求结构、配置初始水权和建立水市场等重要环节。水权初始分配要注重公平原则;水权转让要注重效率原则。要达到上述目的,明晰水权是基础。水权制度的建立,将有效地促进节水和治污,又是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它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关系。考虑到水权制度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河流域理应在我国率先建立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内容有三个方面:黑河干流分水方案,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灌区水权制度建设及用水户协会建设。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特点有:通过试点逐步完善水权制度建设;以水量方式体现水权,完成水资源从流域到区域的初始化配置;以节水工程建设带动管理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水权分配的保障能力;以水量分配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规模,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农民通过水票获得配置水量的权利,促进了水权交易。  相似文献   

6.
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应在水权、水市场理论的指导下,以初始水权的分配为切入点,以改革和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与水权控制指标相适应的水管理体制;建立与水权控制指标相适应的水权制度;建立健全水权有偿转让制度,规范水市场为核心内容。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加强取水、配水、用水、排水、回用等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松辽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党连文 《中国水利》2005,(13):56-58
根据松辽流域用水现状和需水预测,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将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战略举措.水权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建立是水资源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面对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流域初始用水权分配是实现战略举措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水权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建立的起步工作.结合松辽流域的具体情况,松辽委适时组织开展了流域初始用水权分配专题研究,并在霍林河与大凌河流域进行了初始用水权分配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框架、途径和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亚华 《中国水利》2003,(19):15-18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与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普遍共存,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西北黑河流域的张掖市是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在对张掖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概括节水型社会的特征、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节水型社会包含三重相互联系的特征:微观上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中观上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宏观上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大规模的制度建设,降低水治理的各种成本,建立促进节水和精心用水管水的激励机制.根据水权理论明晰水权,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水权管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制度框架.有效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要正确处理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建立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水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地处内陆干旱区,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权制度建设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基础工作,将区域水权分配与行业取水许可管理有机结合,对高效配置水资源,建立和完善流域水市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依据,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提出流域的水权内涵、界定原则和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并对开展流域水权交易和水权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确定水权分配方案,开展水权交易,建设水权管理制度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石羊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初始水权制度建设,农民初始水权配置的探索,初始水权配置技术支撑条件的实践创新。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以时分水阶段,一个是以量分水阶段。石羊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有:规划(方案)缺乏衔接,制度建设薄弱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性质模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