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是入境游客普遍看好的旅游目的地.拓展入境旅游对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系统阐述桂林提出的主市场、主产品、主渠道、主力军"四主战略"内涵,深入分析其关键成功要素:细分"主市场", 优化客源市场结构;重塑"主产品",突出适销对路的主打产品;创新"主渠道",构筑新的营销网络;夯实"主力军",整合主要旅游企业.并就"四主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桂林入境旅游市场的更深拓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析传统旅游目的地再发展--以桂林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说明了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涵义,并以北京、上海、桂林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受到的“威胁”为例,指出传统旅游目的地所面临的挑战.桂林作为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存在旅游产品及竞销手段较单一、旅游产品的销售缺乏灵活性、市民旅游名城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了桂林旅游业的再发展战略:注重产品的开发、完善和升级;实施“营销整合”;强化旅游的地方特色;桂林旅游形象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际调研、文献调查、图表分析法对著名旅游城市桂林进行诊断,分析“MICE Industry”区域城市空间竞争要素及合作的必然性;通过论述桂林市在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桂林“MICE Industry”接轨“泛珠三角经济区”基本框架以促进桂林“MICE Industry”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桂林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旅游城市是旅游业发展到产业化阶段之后与城市化进程相融合的产物,是主题鲜明、特征突出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从对国际旅游城市的界定人手,提出国际旅游城市的十大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桂林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及相应对策,希望能对桂林创建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现了新情况。首先,2009年开始出现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并呈扩大趋势;其 次,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失去比较优势;第三,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乏力。如何破解入境旅游市场 增长困境,增强国际旅游竞争力,提出应对策略:推进旅游目的地创新,增强旅游吸引力;人民币适度贬值,促 进需求增加;倡导碧水蓝天,建设美丽中国;加强旅游教育,强化旅游服务软实力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接待规模、游客构成、旅游花费、游客流向等方面对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现状进行了概述,从外部环境变化和湖北旅游自身存在的不足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湖北省入境旅游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湖北入境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加强海外促销,提升促销效果;加强产品开发,提升市场引力;加强服务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成本控制,提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桂林民俗宗教旅游开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桂林民俗宗教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宗教建筑富有特色,宗教活动丰富多彩,具有开发民俗宗教旅游的天然资源优势.开发民俗宗教旅游对增强桂林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扩大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SW0T分析法对桂林民俗宗教旅游市场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就如何开发桂林民俗宗教旅游在旅游产品的内容、旅游线路的设计、宗教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宗教菜肴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桂林地方曲艺、戏剧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整理桂林曲艺、戏剧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桂林的曲艺、戏剧旅游资源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以桂林山水文化为依托,发展桂林曲艺、戏剧旅游,以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层次提高的趋势,丰富桂林旅游产品结构,提高其文化品味.开发时应遵循个性化、整体性、保护与创新相结合、观赏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7点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拓展旅游,是将拓展训练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专项旅游产品,其专业的项目设计和独特的产品组合形式,正符合当代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大学生对拓展旅游产品消费意向的调查,并结合长株潭地区现有拓展旅游市场的开发情况,从产品、促销、价格和销售渠道等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开发大学生拓展旅游市场的对策,即应加强产品的针对性、创新性、安全性;加强产品宣传和公关工作;采取差别和低价渗透策略;利用网络和校园代理完善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我国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旅游行业的供给与需求市场中,一方面要研究供给者旅游目的地能否开发出游客喜闻乐见的,可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是指导开发商如何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在分析2010年我国主要城市入境旅游客源接待量的基础上,探寻可供参考的依据,为今后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桂林市为案例地,借助ArcGIS10.2分析桂林市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探寻其内在分布规律,进一步提出桂林市乡村旅游地聚集性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呈显著聚集型分布,桂林市市辖区和灵川县属乡村旅游地热点区域,并形成中部和南部两大核心乡村旅游区;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呈现“以市区为核心,以漓江为轴线,以低海拔区为扩散面,以A级景区为辐射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桂林市乡村旅游地可分为红色乡村旅游聚集区、生态乡村旅游聚集区、民族乡村旅游聚集区。建议依据乡村旅游地空间状态,在现有优势基础之上利用乡村独有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融合,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经扩展的引力模型并引入相关变量,对中国与新加坡入境旅游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实证,结果表明:客源国家收入水平、旅游目的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境内举办的会议赛事对入境旅游呈正向影响,而旅游产品价格、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和突发事件则呈显著负向影响。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入境旅游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收益,在于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客源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旅游产品价格较低,与主要客源国家的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相对较小,受突发事件对其入境旅游有较大影响。同时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境内赛事对于入境旅游存在显著的拉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较为成熟的泰国旅游业市场,诸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品(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政府主导"国家形象"的营销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持续改进的全闭合式管理等成功做法,近距离地观察"以小博大赢天下"的泰国旅游业发展战略,是如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从而赢得亚洲首选国际旅游目的地美誉。以"他山之石",结合国内入境旅游现存的问题,学习与借鉴泰国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尤其四川的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对重庆都市旅游市场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重庆都市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重庆都市旅游市场运作思路,即:深入拓展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积极开发海外市场。尤其是把握好本地及周边都市旅游市场、城镇居民近郊短程旅游市场和国内及海外商务观光旅游市场等三大市场。以达到重庆都市旅游市场合理运作。  相似文献   

15.
毛毛 《商品与质量》2008,(31):22-22
随着暑假到来,近日,记者从北京各大旅行社了解到,毕业后,大中小学生或多或少地都将奔赴新的不同的学习、工作岗位,难舍同窗的友情,纵情山水,为逝去的时光留下难忘的回忆。于是,“毕业旅行”便成为暑期旅游市场重要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表明,桂林旅游市场的违法经营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有:索要回扣与小费;乱收高费;拖欠款项;削价竞争;“野马”经营及超范围经营等。文中对违法经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整顿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成为对外开放旅游城市,至今已三十多年。“桂林山水甲天下”声名远播,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依据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的有关理论,分析了2010年甘南州的抽样调查问卷、旅游规划说明书和甘南州旅游局提供的统计资料,从甘南州入境游客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出游动机、旅行方式和停留时间等方面对甘南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甘南州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营销和旅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桂林是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国家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区域。为促进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加强旅游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为基本依据,结合桂林旅游业和旅游用地的特点,构建了包括旅游设施用地、旅游地产用地和旅游景观用地3个二级地类、9个三级地类和20个四级地类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并与土地规划分类体系和“二调”分类进行衔接后,提出将旅游用地纳入国家土地规划分类体系中,把旅游设施用地、旅游地产用地独立作为建设用地的一类,与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等地类相并列,按照建设用地的要求进行管制;在旅游用地各地类面积统计过程中充分与“二调”分类衔接,可以有效利用“二调”资料进行用地管理,提高用地管理的有效性、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利于克服目前由于分类体系不统一而造成的用地矛盾。  相似文献   

20.
入境旅游是衡量云南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的重要指标,体现一个地区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经济计量方法,对云南省1995—2013年入境旅游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模型显示入境旅游每增长1%,能拉动区域经济增长1.01%;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存在经济驱动入境旅游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入境旅游发展的长期原因,而入境旅游并不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