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赵秀仙 《无机盐工业》2007,39(10):40-42
通过对垢样中水溶物成分及含量、酸溶物中镁盐、锶盐、钡盐、铁盐含量及产生原因、酸不溶物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找到硫化碱蒸发器结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碱液中有Ba^2+,Sr^2+,Mg^2+,HCO3^-,SO4^2-等离子存在。确定了除去结垢离子避免蒸发器结垢的办法,基本解决了硫酸钡副产硫化碱蒸发过程中蒸发器列管结垢的问题,使清理列管的次数减少到每年3-4次,产量提高了2倍,设备使用寿命翻了一番,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曹军 《现代化工》2013,33(3):100-102
以10万t/a环己酮生产装置操作数据为基础,结合化工模拟软件计算,开发出高效的双效皂化废碱液蒸发工艺。与单效皂化废碱液蒸发工艺相比,采用双效蒸发工艺处理皂化废碱液,扣除初期建设投资费用,每年可节省费用855.6万元。  相似文献   

3.
外热式管外沸腾自然循环蒸发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赤杰 《化学工程》1991,19(5):72-77
提出一种适用于易结垢、粘度大的蒸发介质的改型外热式蒸发器——外热式管外沸腾自然循环蒸发器。在分析蒸发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该设备的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相流流化床换热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蒸发沸腾换热是化工、轻工、能源、动力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而蒸发沸腾换热器侧壁面结垢是一个长期困扰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将流化床技术与换热、蒸发、沸腾过程相结合开发出的多相流化床蒸发器的研究进展,如液-固流化床、汽-液-固三相流蒸发沸腾换热技术和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技术。该技术解决了蒸发器和再沸器的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硫铵降膜蒸发器列管的结垢情况,对结垢进行了X衍射荧光光谱定性分析和化学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列管进行疏通水洗—加热碱洗—常温酸洗—水洗钝化等多步清洗工艺。试验证明,该工艺简单、效果良好,能够处理常规物理方法难以处理的质硬蒸发器结垢,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硝铵蒸发器列管结垢堵塞情况,分析结垢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减缓结垢的对策。采取相应措施后,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第一硝铵蒸发器列管结垢速度  相似文献   

7.
狄重阳 《大氮肥》1999,22(1):41-44
介绍硝铵蒸发器列管结垢堵塞情况通过结垢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减结垢的对策。采取相应措施后,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第一硝铵蒸发器列管结垢速度。  相似文献   

8.
蒸发器是一种根据热法脱盐原理,利用稠油热采地面系统废热驱动,实现污水脱盐软化,进而回用锅炉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装置。但是,由于油田污水水质的特殊性,使得其极易在蒸发器表面发生结垢行为。通过对污水水质分析,得出其结垢类型主要为碳酸钙垢。建立了碳酸钙垢在强制对流传热和过冷流动沸腾情况下于换热表面结垢的传热传质模型,计算了污水在蒸发过程中析晶污垢形成的数量,得出了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的计算模型。对稠油污水在蒸发器中的结垢情况可以进行较好的预测,并对安全生产和设备高效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环己烷液相氧化法生产环己酮过程中皂化废碱液的资源化利用及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工艺步骤为:向皂化废碱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碳酸化反应,固液分离后提取碳酸氢钠,经煅烧后获取碳酸钠;蒸发分离残液,脱出其中50%的水分,脱出的水经生化处理达标排放;在蒸发残液中加入硫酸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固液分离后提取硫酸钠和皂化油,同时处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将皂化油在蒸馏釜内进行蒸馏,提取一元有机酸和清洁燃料油。  相似文献   

10.
陈泽林 《中国氯碱》1996,(11):16-17
烧碱蒸发生产中,末效蒸发器都采用负压蒸发,以提高系统的传热温差,节约蒸汽消耗。由于负压对沸腾碱液的抽吸作用强,因此,在蒸发器内部设计了旋流板式或钟罩等式样的除沫器,经除沫后的二次蒸汽再进入  相似文献   

11.
中药更年安浸取液汽液固三相流自然循环蒸发浓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中药生产关键环节 (提取、分离、浓缩、纯化等 )的新技术示范工程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国家许多部委也都将其列为“十五”中药现代化专项中的重要内容 ,这为化学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用武之地[1] .浓缩是中药制剂原料成型前处理的重要单元操作 ,沸腾蒸发  相似文献   

12.
利用碱法麦草浆黑液作为工质,通过建立湍流数学模型对水平管外降膜黑液蒸发热传递积垢阻力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水平管外降膜黑液蒸发的热传递、浓缩、黑液积垢现象,发现了水平传热管外有效减少黑液积垢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热边界条件,得出对于一种较高固溶物质量分数的黑液,高Re值、低黑液与加热面温差、低加热温度是提高液体浓缩度和控制可溶物积垢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显示水平管外降膜黑液的成分越少越好,纯液体的蒸发速率是最好的。这个模型还可用来预测污垢的形成过程及积垢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以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的纯碱蒸氨废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加热蒸发、过滤分离的方法制取了蒸氨废液不同蒸发阶段的液相和结晶固相试样,并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蒸氨废液蒸发过程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蒸氨废液在蒸发过程中,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密度、黏度增大,沸点升高,pH降低,钙离子、氯离子浓度增大,硫酸根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先升后降;前期需要蒸发大量水分,在自然蒸发量大的地区,采用盐田蒸发浓缩工艺能有效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4.
对年产5万t硝基氯苯过程中氯苯绝热硝化反应后物料的减压闪蒸过程进行了能量衡算.结果表明:当氯苯绝热硝化反应后物料进人减压闪蒸设备的物料温度为140~1609℃、质量流量为4.80kg.s-1的经过减压闪蒸,可以在无需外加热的条件下蒸发出0.36kg.s-1水,同时使物料降温到80℃以下,完全可以依靠物料的潜热实现其能量...  相似文献   

15.
刘明言  王红  王燕 《化工进展》2007,26(3):442-447
对传统的表面工程技术和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在蒸发器等换热设备的防垢和沸腾传热强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采用磁控溅射、离子注入、化学复合镀、分子自组装等表面工程技术制得的低能表面,包括纳米涂层传热表面的防垢或强化沸腾传热的功效。认为应用表面工程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制备既能防垢又能强化沸腾传热的优良传热表面;高黏物系的污垢形成规律和表面抗垢机理研究,应用纳米表面工程技术进行防垢和强化沸腾传热研究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不同加热方式对环路热管的启动及稳定运行性能的影响,对环路热管的蒸发器补偿器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环路热管以R245fa为工质,充液率为50%,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热负载施加方法:蒸发器顶部加热、蒸发器上下同时加热、蒸发器底部加热。根据启动过程中蒸发器空腔内的主要相变模式不同,对应地分为3种启动模式:蒸发启动模式、蒸发沸腾混合启动模式、沸腾启动模式。结果发现:在5W启动过程中,蒸发沸腾混合模式和沸腾模式下的启动速度最快,并在蒸发器空腔气体槽道出口处伴有气泡溢出,分别历时760s、1180s,远小于蒸发启动模式的2370s。分析可知,环路热管的启动速度与蒸发器空腔内的初始液面及其平均液体消失速度密切相关。另外,为研究蒸发器空腔内液相工质的沸腾,对不同的启动模式下空腔内的气泡生长进行了探索。在稳定工况中,同热负载下不同加热方式的环路热管的热阻及补偿器液面高度都不相同,其中底部加热方式的环路热管热阻最小。经分析发现,同热负载下不同加热方式会影响蒸发器内液相工质的蒸发效率,同时也会改变补偿器液面高度和蒸发器向补偿器的漏热,进而影响环路热管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刘文岗  陈志斌 《湖北化工》2012,(5):78-80,94
介绍了一种综合利用环己酮生产中皂化废碱液的新工艺(化学法)及其处理过程中废水、废气及废渣的处理方法,与现有工业处理方法(焚烧法)相比,该方法投资省、污染小、运营费用低、回收物价值高,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环保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同时,指出了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针对蒸发器结垢严重及强制循环泵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自然循环蒸发器加热管内往复螺旋在线清洗技术,依靠气液两相流速度场的脉动实现工作螺旋轴向往复振动实现均匀防、除垢. 以水为实验介质,设计了6根加热管的常压蒸发实验台,用不同往复弹簧和工作螺旋组成的清洗装置进行了实验,并在优化参数下得到了工作螺旋轴向往复行程、循环流速与传热温差的关系. 结果表明,加热管规格为外径38 mm、壁厚2 mm、管长2 m的常压蒸发条件下,往复弹簧弹性系数K=7.0~8.0 N/m、工作螺旋螺距与管内径比为0.676~0.764且传热温差大于18℃时,系统循环流速不低于0.57 m/s,工作螺旋往复行程稳定大于一个螺距,满足均匀除垢需求.  相似文献   

19.
A typ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in a pulp and paper mill in Finland treats wastewater both mechanically and biologically. Sludges resulting from these processes have to be disposed of. One possible way of doing this is to incinerate them with solid fuel in the power plant of the mill. To minimize the amount of sludge and to make the use of the sludge energy efficient, it has to be dried before incineration. Mechanical drying of the sludge from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Using secondary energies may provide a competitive way of arranging drying: a method of doing this by using partial vacuum evaporation to utilize the low temperature secondary heat in sludge drying is under development. A laboratory study to examine the behavior of activated sludge under partial vacuum evaporation condition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laboratory rotating evaporator to analyze the drying of activated sludge from three mills at 40-80°C boiling temperatur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from the tests. These are promising; it was possible to reach high dry solids content. Also, no boiling point temperature rise was detected, fouling of the evaporator seemed low and easily avoidable, condensate from the evaporator weas relatively clean and returnable to the processes of the mi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