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对溴甲苯为原料,通过偶联反应、溴化、格氏反应、脱水成环反应和氧化反应得到2-甲基-7-甲酰基螺二芴,再与邻苯二胺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SPF-MB),原料廉价易得,合成路线简单且产率较高。SPF-MB由于引入了螺二芴的三维刚性结构,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好的溶解性。热分解温度T d为204.5℃。在电致发光及离子探针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用于电致发光领域,将其作为发光层制备成电致发光器件,可得到色坐标为(0.293,0.307)的白光。用于荧光离子探针具有高的灵敏性,对溶液pH的响应非常迅速,是一种具有宽泛响应范围的pH探针。  相似文献   

2.
以邻二溴苯为原料,与正丁基锂反应制得2,2'-二溴联苯,再与四氯化硅反应得到螺硅双芴,经硝化、还原、重氮化和溴代得到了标题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溴苯为起始原料,经过格氏反应,偶联反应,加成反应,酸催化闭环合成了2-溴-9,9'-螺二芴,最后与二苯基膦锂锂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二苯基-2-(9,9'-螺二芴基)膦,总收率为60.6%。通过1H NMR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5.
采用还原4-甲苯基锂和β-萘基锂与2-氯蒽醌的加成物制备了有机电致蓝光材料2-腈基-9,10-二(4-甲苯基)蒽和2-腈基-9,10-二(β-萘基)蒽(简称BA和NA)。通过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它们的发光性能。紫外光谱表明BA和NA都有2个吸光带,其中BA的E带波长为272nm,B带有3个吸收峰,其波长分别为369nm、392nm、413nm;NA的E带波长270nm,B带的3个吸收波长分别为372nm、393nm、413nm。采用413nm的激发光技法,BA和NA的荧光发射峰波长分别为437nm,442nm,半峰宽为56nm和57nm,有很好的蓝光色纯度。  相似文献   

6.
新型电致发光材料聚芴及其共聚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林  陈旭东 《广州化工》2004,32(4):18-20
本文阐述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合成,讨论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介绍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张健 《江西化工》2014,(3):140-142
本文对2-氨基-9,9-二甲基芴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由芴为起始原料,通过选择不同的合成方法,改变反应条件,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反应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通过核磁共振确定结构,所得产物均与目标化合物相符。  相似文献   

8.
以9-溴芴和卤代芳烃为原料,首次经由格氏反应合成了5种有望做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的双硫酯类化合物,并用1HNMR、13C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所得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徐虹  吕宏飞  李猛 《化学与粘合》2012,(6):39-41,44
芴衍生物被认为是很有开发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一类发光材料,它具有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如良好的发光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等。本研究工作采用条件温和、产率较高的合成路线,对芴为单体进行官能团修饰,制备了9,9-二甲基芴、9,9-二甲基-2-硝基芴、9,9-二甲基-2-氨基芴、N-(4-联苯基)-9,9-二甲基-2-氨基芴。并对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二苯醚为原料,惰性气体保护下,与仲丁基锂反应,加入4-溴-9-芴酮,在冰乙酸溶剂中闭环合成4-溴螺环[芴-9,9'-氧杂蒽]。其结构经~1H NMR等表征确证。优化反应条件为:n(二苯醚)∶n(仲丁基锂)=1∶1,锂化温度-75℃。总收率86%。  相似文献   

11.
《化工中间体》2005,(8):24-26
原节录: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这类材料的分子中含有光致变色基团,具有颜色变化的可逆性、耐疲劳度高、分辨率好、信息存储量大、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光信息存储、光开关、光转换器件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阔的诮用前景。由于光致变色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高科技领域中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国内外科技界的重视,我国已经把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列入“863”高科技计划。  相似文献   

12.
基于螺二芴的大位阻结构和咔唑的高三线态能级,设计了一种在咔唑的3、4和5、6位并入两个高位阻的螺二芴结构,以4,4′-二甲基联苯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反应、Bucherer反应、偶联反应、卤化、Suzuki偶联反应和关环等反应成功制备了咔唑衍生物CzSF2,产物结构经过1 HNMR、13 CNMR、MS确证.其在二氯甲烷...  相似文献   

13.
二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光电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芳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早期二芳胺主要用作染料、医药的合成中间体以及橡胶和高弹体的抗氧剂等;近年来二芳胺作为合成有机光导鼓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该化合物的四种合成方法,对其在制备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以3,5-二甲基苯胺为原料与苯磺酸钠反应合成了3,5-二甲基二苯胺,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以及反应物配比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再以3,5-二甲基二苯胺与4,4'-二碘联苯通过Ullmann缩合反应合成了空穴传输材料N,N′-双(3,5-二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产品收率为82.24%,经提纯,产品纯度可达99.31%。对该化合物进行的光电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优异的空穴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Grignard反应和脱水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含恶二唑基团的聚芴型电致发光材料,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法得到该材料的能带隙约为2.99 eV,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能级约为2.95 eV,其有望成为应用在蓝色电致发光器件中的高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由于具有100%的内量子效率,在OLED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为了避免磷光材料本身存在的三线态-三线态激子猝灭导致磷光效率的降低,磷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需要用主体材料将其均匀分散以减少发光中心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主体材料的选择对磷光器件是十分重要的。而聚合物主体材料由于具有易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且对于实现高性能的蓝光和白色旋涂器件有重要意义,而备受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聚芴类主体材料PSiF,聚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Td≥400℃),将其与绿色磷光染料Ir(ppy)3以16 wt%的浓度掺杂,器件的最大的发光效率为0.25cd/A;最大的功率效率为0.14l m/w。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蒽衍生物蓝光材料2-叔丁基-9,10-二(9,9-二正丙基芴基)蒽.化合物中引入的柔性烷基链有效抑制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该化合物不易结晶,同时提高了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通过量子力学方法计算发现,化合物具有顺反两种稳定构型,分子的平面性差,能减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最大荧光发射峰在443 nm,在环己烷溶液中测得荧光量子效率为0.78,固态薄膜的最大发射峰波长相对溶液有少量红移(450 nm).热失重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365℃和126℃.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工》2011,(Z1):34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芴胺化合物、三芴胺聚合物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以三芴胺为骨架,通过改变含三芴胺聚合物发光材料侧链的化学结构可以调控发光材料的双极性和发光颜色;化学结构如右所示,制备方法是以芴作为最初的反应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简单反应,  相似文献   

19.
芴衍生物是一类很有开发前景和实用价值的发光材料。9,9-二甲基芴-2-硼酸是合成OLED材料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芴为原料,经溴化,甲基化,格式试剂法得到9,9-二甲基芴-2-硼酸,并对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和讨论。本文采用的工艺路线合理,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Suzuki缩聚法合成了9,9二-辛基芴与4-(N,N二-苯胺)-3,5二-溴联苯的一系列无规和交替共聚物.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间苯连接的三苯胺(TPA)衍生物含量大于5%时,共聚物溶液和固态薄膜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射光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蓝移,并且随着TPA衍生物含量的增加,光谱的蓝移程度加大。间苯含量为10%时,以该共聚物PFO-TPA10为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器件,在电压7V至13V之间光谱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未观察到聚芴excimer发射。6V下的色坐标为(0.17,0.06),半峰宽为27nm,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