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任务。数字普惠金融是提高乡村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数字普惠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的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新时代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开始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技术升级产生了极大影响,许多农资企业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加大运用数字化金融的力度。数字普惠金融不但加速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提高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农村普惠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会,建设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建立面板数据通过stata15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并据此提出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实现农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2007-2021年河北省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产业融合水平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应从坚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完善农村产业融合体系等方面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雄安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乡村振兴难点,明确路径,通过对雄安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给出如下政策性建议:政府扩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提高普惠金融在农村的融资金额;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和普惠金融监督管理体系;注重农村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信息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有效联动,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在当前国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金融素养薄弱、地区发展差异大、监管不完善及征信覆盖面窄等问题。本文提出增强金融知识教育、线上线下联动模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构建健全金融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农村金融征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湖南省芷江县的实地调查研究,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普惠金融的支持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对芷江县金融服务覆盖情况、涉农贷款、城乡居民人均金融网点数量等现状的分析,发现芷江县存在体系不健全、金融素养低、金融服务覆盖面窄、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等发展困境,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应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全社会共同合作的相关建议,希望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乡村振兴是农村经济重点,实现乡村振兴应以产业兴旺为支撑。猴头菇作为常山县的传统产业,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享有“常山三宝”的美誉。随着普惠金融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加强,常山县的猴头蘑菇产业得到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但是,常山猴头菇产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该文就普惠金融助力常山猴头菇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及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来为小微企业、农民等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当前国际社会普惠金融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我国同样十分重视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本文以普惠金融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对我国小微企业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方面需要改进之处;最后给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分别从普惠金融体系、制度创新、服务创新、风险防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金融发展通过降低金融供给成本,提升金融可得性,对农户创业选择、创业融资渠道及创业绩效产生深刻影响。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大数字金融发展力度、提高农户金融素养,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成为推动农户创业的新生动力,有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普惠金融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我国将普惠金融上升到金融战略角度上。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普惠金融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文献综述方式主要从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主要的国内对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以便研究者站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同时给未来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提供经验与思路,特别在建设评价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时应站在普惠金融影响因素上,从而实现一套符合国情并考虑周全的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科技有效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优化农村地区资源配置、赋能农业产业现代化、提升农村公共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金融素养薄弱、涉农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以及金融科技监管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素养;三是推进农村金融科技产品的创新;四是完善农村金融科技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3.
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当前,我国数字金融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数字金融供给主体效率不高、数字金融技术支持不完备、农民数字金融素养普遍较低、数字金融的征信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鉴于此,亟需通过加快数字金融发展顶层设计、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强化数字金融教育、加强信用信息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高  张翔  吴海燕  李威 《黑龙江粮食》2023,(11):152-154
四川省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并推动乡村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绿色金融对乡村农业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强化绿色金融服务支撑助推乡村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以及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困境,探索绿色金融助力乡村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作为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工具和载体,可以促进服务业出现新业态,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通过构建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为调节变量,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创新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正向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数字普惠金融正向调节数字技术创新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正向促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意味着数字技术创新将会显著促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为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同时,乡村产业也因为数字经济对于传统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产生重大变化。本文通过阐述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具有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探析目前存在的阻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渗透进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农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农村整体价值得到凸显。数字化功能的多重性使农村生态空间有了明显优化,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融合发展的概念深入人心。在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发展健全和相应政策体系不断构建的基础上,数字化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为推动乡村发展,应鼓励经济主体实现数字转型,创新引领发展,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引进多元化数字人才,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正在逐步渗透到农村产业发展中,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金融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农村金融供给调整,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数字金融对农村产业发展的运行逻辑主要包括支持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支持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支持农村产业生态建设。数字金融赋能农村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包括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数字金融生态环境、强化数字金融人才培养和健全数字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10年7月5日,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就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发挥优势,齐心协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目前休闲农业的相关情况,近日记者采访了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张天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共同富裕的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实践情况作为民生息息相关的金融问题,也是农民中的弱势群体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调查农村普惠金融的实践情况,不仅是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参考,也是为中国微型金融提供新的思想。本文主要是以小微企业的视角,分析适合辽宁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加速发展,助力农村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