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品质带来的实际影响,其次从科学调整玉米种植密度、提供良好的水肥支持条件、高效率利用施肥技术、关注玉米种植形式的整合、融合先进的玉米种植模式、控制病虫害与黄苗的出现几个方面,深入阐述并探讨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思考,以保障玉米种植的产量与品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种植模式采用“4+4种植模式”,研究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不同密度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及大豆不同密度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回归方程分析,当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密度达到10000株时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不断完善甘蔗单芽种植技术,加快推进甘蔗良种产业化进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桂糖4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单芽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3处理(5芽/m)种植密度表现最佳,其出苗率、分蘖率和有效茎数与其他处理均达到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未达到显著性影响;甘蔗抗倒能力强弱表现为T4>T3>T2>T5>T1>T6;不同种植密度下甘蔗品质无明显变化规律,但产量和产糖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T3处理(5芽/m)可获得最佳产量(83.85 t/hm2)和产糖量(13.44 t/hm2)。综合分析得出:桂糖49号甘蔗单芽适宜种植密度为5~6芽/m。该结果可为甘蔗单芽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甘蔗糖业在广西的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玉米也是广西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甘蔗地间种玉米可以增加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在人多地少的广西尤为重要。为解决玉米与甘蔗争地的矛盾,找出一种甘蔗间种玉米的最佳模式供生产上应用,进行了玉米12000、15000、18000、21000、24000株/hm2等5种不同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单穴单株比种单穴双株的产量高。玉米密度越大,甘蔗产量越低,以21000株/hm2的密度总体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沿淮玉米籽粒中淀粉粒度分布与糊化特性的影响。以豫单132、京科968等13个玉米杂交品种为材料,设置56 250 株/hm2、67 500 株/hm2、77 250 株/hm2等3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品质、淀粉粒度分布与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56 250~77 250 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递减趋势,淀粉含量呈递增趋势,即淀粉/蛋白质比率增加。玉米籽粒大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小型淀粉粒却显著降低。增加种植密度后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等黏度参数均呈显著升高。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籽粒峰值黏度等黏度参数与小、大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正相关,与中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种植密度影响玉米籽粒淀粉粒度分布、淀粉黏度参数和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以郑单958为材料,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胚乳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籽粒淀粉粒的粒径下限一致(0.38 μm),上限D1>D2>D3;体积、表面积及数目均值:D2>D3>D1.从淀粉粒的扫描图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淀粉粒形态及胚乳细胞内...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soy01群体的255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不同年份、不同种植密度下进行了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2年2种处理组合下检测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5个产量性状相关QTL共43个,分布于A2、F、I等14个连锁群,其中qNP-15—1等3个QTL在4种环境中均检测到,qNP-19—1等5个QTL在3种环境中均检测到,qNP-1—1等10个QTL在2种环境中均检测到,为较稳定的QTL。每荚粒数QTL qNSP-19—1和qNSP-19—2在多种环境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均超过60%,为稳定主效QTL;百粒重QTL qSW-19—1在4种环境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均超过20%,为稳定主效QTL。这些稳定的主效QTL可应用于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与普通产量大豆辽豆1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处理对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下,辽豆14号叶片的光合速率从盛荚期以后均高于辽豆11号;不同种植密度水平下,辽豆14号叶片的光合速率从始粒期以后均高于辽豆11号。辽豆14号在始粒期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未出现“午休”现象,而且整个鼓粒期保持了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成熟时收获指数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强是超高产品种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杂交种安科985和隆平206为材料,分析不同种子活力水平(相对发芽率100%、80%和60%)间玉米籽粒产量、淀粉粒度分布和黏度特性的差异。随着种子活力的降低,2个玉米品种穗长、百粒重、穗粒重、产量都呈降低的变化趋势,玉米胚乳大型淀粉粒组体积分布与数量分布的百分比显著减小(P<0.05),而淀粉粒表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大(P<0.05),可见低活力种子不利于玉米胚乳淀粉粒个体体积增大。活力对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最大,蛋白质含量次之,脂肪含量相对较小。大型淀粉粒组(直径>16μm)的表面积分布百分比与淀粉稀懈值和峰值黏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低活力种子,通过影响胚乳淀粉粒度分布,即减小大型淀粉粒比例,从而降低了玉米淀粉最终黏度、峰值黏度等糊化参数。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为解决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问题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东南烟区烤烟主栽品种K 32 6、云烟 85、翠碧 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 (1480、12 0 0和 10 2 5株 /6 6 6 .7m2 )下 ,烟叶生长发育、产质量和烟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种植密度 ,①能降低各部位烟叶的单叶重 ,尤其是上部叶 ;②可有效减少上部烟叶的比例 ;③烟叶烟碱含量降低 ,烟叶的刺激性减轻、可用性 (特别是上部叶 )提高。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K326品种,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处理(从大到小依次为D1,D2,D3)对烤烟下、中、上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中、下部叶以D2处理最高,上部叶以D3处理最高;(2)蒸腾速率(Tr)以D1处理最高;(3)单叶水分利用率(WUE)中、下部叶以D2处理在中后期较高,上部叶以D3处理较高;(4)气孔限制值(Ls)D3处理最低,D1和D2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表明,D2处理(18150株.hm-2)可减小Pn的下降率,延缓光合功能的衰退,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达到最为协调的状态,有较高的单叶水分利用率(WUE)。  相似文献   

12.
甜菜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黑龙江省甜菜种植由于受栽培习惯的影响,广大农户习惯大垄稀植,株行距一般为30cm×70cm。由于种植密度低,加上春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致使单产降低。近几年大垄双行覆膜技术的应用,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在生产上仍存在一个实际问题就是人力不足,放苗不及时,影响幼苗生长和产量。在以前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大垄双行覆膜使甜菜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增加了种植密度,而大奎双行增加的密度与常规70cm垄距单纯增加密度的效果还不尽相同,为探讨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密度对甜菜产量、含糖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栽培密度和产量水平对酿酒葡萄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特别是行距是影响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主导因素,当栽培密度超过278株/667m2,行距缩减到1.6m时产量激增,含糖量明显下降.2m的行距、0.8~1.2m的株距有利于保持霞多丽和赤霞珠逆宜的产量和较高的含糖量.在2500-800kg/667m2的产量范围内,赤霞珠和霞多丽的含糖量随着产量的降低而增加,但当产量继续降低时含糖量增加很少.赤霞珠产量维持在1000kg/667m2,霞多丽在800kg/667m2水平时葡萄果实品质优良,树势稳定.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特别是行距是影响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主导因素,当栽培密度超过278株/667m^2,行距缩减到1.6m时产量激增,含糖量明显下降。2m的行距、0.8~1.2m的株距有利于保持霞多丽和赤霞珠适宜的产量和较高的含糖量。在2500-800kg/667m^2的产量范围内,赤霞珠和霞多丽的含糖量随着产量的降低而增加,但当产量继续降低时含糖量增加很少。赤霞珠产量维持在1000kg/667m^2、霞多在800kg/667m^2水平时葡萄果实品质优良,树势稳定。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甜菜同化物质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通辽及临河两个不同生态地区,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甜菜光合产物分配的影构。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不仅影构同化物质在叶丛及块根间的分配比例,而且影构在叶片、叶相间的分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分配于叶丛中的干物质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块根中相应减少,导致生长中心转移的时期推后,其中叶丛中又以叶相干物质的增加为甚。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酿造专用大麦原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肃省啤酒大麦均一性差、发芽不整齐的品质现状,研究论证了种植密度对蛋白质、千粒重、饱满度、发芽率等原麦品质的影响,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随种植密度加大,发芽率变幅不大,但千粒重降低,当种植密度达50万/666.7m2以上时,原麦蛋白质和饱满度下降到二级标准.结合产量及品质分析结果,提出甘肃河西石羊河流域啤酒大麦推荐播种密度应以30万/666.7m2~40万/666.7m2为宣.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下油菜各结角部位对产量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查明江西紫色土上种植模式与浓香型烟叶质量的关系,以江西省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氮肥后株高显著增高、烟叶显著增宽、叶长/宽显著减小、烟叶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株距越小烟叶越宽,烟株密植能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但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上等烟比例的提高;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叶长与叶宽的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株距为0.5 m时,烤烟产量与产值均最高。故建议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模式为行距1.2 m,株距0.5 m、施氮量16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