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是重要的食用油原料来源。茶油质地优良,被称之为"东方橄榄油"。同时,茶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用途广泛,总体来说,油茶种植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极具产业化价值。但我国油茶种植业限于多种因素影响,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技术较低,经济效益开发不到位。文章围绕油茶栽培种植技术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详细叙述了油茶栽培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对油茶种植企业和农户提高油茶栽培质量、产量,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罗羽 《食品界》2023,(5):48-50
<正>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是提升我国油料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贵州省以油茶为木本油料着力点,在不断提升种植面积的同时,强化育苗、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链条整合,形成了产业发展的立体格局。着眼未来,贵州推进油茶产业提质升级,还需破解种植效益低、加工产能错配、产品有价无市等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日益多样化水果品种的需求,市场对西瓜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瓜农经济收入水平,积极推广应用西瓜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良庄镇西瓜种植现状,探讨了西瓜种植中的生物学特性,最后分别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及定植后管理、追肥灌水及病虫害方面总结了良庄镇西瓜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优质高产西瓜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市场中较受欢迎的蔬菜品种,在人们的餐桌上随时可见。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种植油菜,但各地油菜品质产量却存在巨大差异,油菜生长主要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只有全面深入研究油菜种植技术,才能提高油菜品质与产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一步做好油菜高产栽培研究势在必行,通过实现油菜高产,全面解决部分地区油菜产量低下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提高油菜产量的栽培技术,针对性提出油菜高产增收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油茶属于油料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油茶种子含油量通常在30%以上,拥有较为广泛的用途,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较高。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条件更利于油茶生长,因此油茶种植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能够使种植地区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基于此,本文将油茶种植优势作为切入点,并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进行重点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不断提升油茶种植水平及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6个地区茶油的品质进行比较,选出茶油品质最优的地区,为油茶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建议。采用低温冷榨法提取茶油,用国标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6个地区茶油的品质存在差异,最适合种植油茶的是贺州,其次是浏阳、邵阳、三门江、三江,最不适合的是柳州。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作为常见的经济作物之一,甘蔗在我国南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在制糖、酿酒等领域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对其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就需要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来促进甘蔗的生长。本文从甘蔗的栽培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围绕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要点探究,以期促进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大豆在我国广泛栽培,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大豆油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物油。文章通过对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构建的剖析,进一步提出了大豆高产土壤环境的精细整地、合理选择种植方式与密度、适时施肥保证大豆高产养分、加强病虫害防治为高产营造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产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以银川地区小麦种植实际为例,首先阐述了高产小麦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其次针对高产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研究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研究我国主要红花茶油的品质特性,选择目前规模化种植面积较大的浙江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为研究对象,测定种仁含油率、油脂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种仁中含油率最高,达到68.53%,其油脂的理化指标和主要营养成分的综合评分也是最高的,分别为0.892和1.000;3种红花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不大,均以油酸为主,浙江红花茶油、腾冲红花茶油、广宁红花茶油中油酸的含量分别为79.1%、72.3%、75.7%,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浙江红花茶油和广宁红花茶油较高,分别为86.7%、86.9%。综合来看,浙江红花茶油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以来,油茶产业迅速发展。2019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453.3万hm2,油茶籽产量达到268万t,油茶籽油产量为62.7万t,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 160亿元。对我国油茶生产发展现状、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5年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茶籽榨油和饼粕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产于我国南方诸省,品种之多,种植之广,产量之大誉为世界第一.全国种有茶林面积5000万亩.湖南、江西各占30%,广西、浙江次之,广东、贵州、湖北省等均在200万亩以上,国内广为栽培的品种有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小叶油茶(Camellia meocurpa)、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chekiagolesa)、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erata)及华南油茶等十余种.全国每年产茶籽约13亿斤,含油量为22.82~34.29%,榨油以后茶饼在6亿斤以上.湖南正常年  相似文献   

13.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广泛种植,因此研究花生栽培与管理技术对于保证花生稳产、高产意义重大,以保证农民增产增收。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于高产花生的栽培及相关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总结,帮助种植者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油茶果经济性状及茶油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油茶种植的立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9个立地的油茶果经济性状及茶油脂肪酸组成等13项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结合主成分的二维排序图及各立地的综合得分进行了分析及排序。结果表明:9个立地的综合得分从高到底依次为西坡下坡西坡中坡南坡下坡西坡上坡南坡上坡南坡中坡东坡上坡东坡下坡东坡中坡;油茶果经济性状及茶油脂肪酸组成整体表现为西坡优于南坡,南坡优于东坡,下坡优于中坡及上坡。说明立地因素是影响油茶果经济性状及茶油脂肪酸组成的重要因素,坡向及坡位因子对油茶品质均有一定影响,从油茶果经济性状及茶油脂肪酸组成方面考虑,油茶种植时可优先选择坡向中的西坡、南坡及坡位中的下坡。  相似文献   

15.
孟桂元 《中国油脂》2021,46(7):104-108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油茶生产现状,进一步促进油茶籽油产业持续发展,对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情况和湖南省油茶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我国油茶籽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种植面积与单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油茶籽产量的大幅提高。湖南省油茶籽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各产区首位,湖南省油茶籽的稳产高产对于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油茶籽油市场需求旺盛,消费量将呈不断增长态势,此外,油茶籽在其他领域也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可通过发展基地综合生产模式,加强油茶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加强油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促进油茶综合利用开发等措施促进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茶油富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好的养生和美容作用,吉安是茶树种植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吉安市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本研究分别对吉安油茶树产籽量和出油率,茶油的碘值、酸值、皂化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茶油品质进行研究,这对于了解吉安茶树种植和茶油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及融资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林资源之一,在南方省(区)的农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油茶种植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风险高等特点,致使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模式。为此,本文通过正邦集团油茶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和融资策略的剖析,对探索我国利用荒山荒坡进行农林综合开发,带动全国"三农"经济的发展,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猕猴桃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广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猕猴桃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的国家,种植范围广,栽培面积和产量名列前茅。其中,贵州省是我国重要的猕猴桃产区,因其较大的昼夜温差和低纬度、高海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而且也更早成熟,被业内专家誉为“全球最适合猕猴桃种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栽培荞麦的经验,总结出了适应永胜县高海拔地区荞麦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种植荞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甫克 《中国食品》2021,(5):100-100
油茶属于茶科,茶油的营养价值极高,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河池市是广西油茶主产地,种植油茶历史悠久,但产量极低,完全不能满足实际市场需求。针对河池市的油茶产业现状,笔者提出了相关对策。一、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1.油茶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