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基于活动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与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应用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预测方法研究了长春市实行鼓励公交策略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和总结以往模型,建立了Logistic形式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了参数标定和模型验证。应用已建模型初步分析并评价了鼓励公交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基于活动的方式选择模型预测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可以全面有效地进行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的评价研究,为交通部门制定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拥挤收费政策交通影响评价为研究对象,运用非集计出行需求预测理论,建立了拥挤收费政策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居民政策响应行为预测模型系统,从出行方式、时间、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拥挤收费政策对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并对佛山市南海区实施拥挤收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南海区平衡出行时间分布,降低拥挤区域道路饱和度,但在交通结构优化和出行时间调整方面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建立的以非集计理论为基础的"交通状况分析-管理政策制定-响应行为预测-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模式对我国城市制定、评价和实施相关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集计模型在停车换乘选择行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非集计Logit模型,建立停车换乘选择行为的效用函数.针对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自驾车参观者,讨论停车换乘选择行为SP调查的问卷设计与实施方法,建立停车换乘选择行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提出相关交通对策,指出非集计模型在停车换乘行为研究方面可应用于停车换车设施需求预测支持、相关交通政策与服务模式决策支持,以及停车换乘设施的选址决策与评价支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传统非集计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利用mixed logit模型研究拥挤收费下交通方式分担率变化的思路。结合实际居民出行数据建立了基于mixed logit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利用SAS软件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标定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经验证,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和可用性。加入拥挤收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可得出不同拥挤收费费率下的交通方式分担率。应用该模型能为拥挤收费下的出行行为分析和交通影响研究以及其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活动的日活动计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预测思想和建模方法建立了日活动计划模型。应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了参数标定和模型验证,并用"模拟-比较-评价"方法将已建模型应用于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建立基于活动的日活动计划模型,可全面有效地模拟预测和分析居民活动安排情况,对交通需求管理策略进行初步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的建设规模,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分配客流,研究了公交票价对公交结构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进行交通方式选择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居民选择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因素.结果表明,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出行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出行目的对于出行方式选择结果有显著影响,在对变量分类合并的基础上确定代入模型的变量,并结合非集计模型的理论建立了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给出了出行费用和交通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为利用票价政策调节公共交通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时空棱柱方法,将人的活动区域限制在一定的时空棱柱体内,根据出行者的活动计划,确定在一定时间限制下活动场所在空间上的可达性。提出了目的地选择行为分层的建模策略。引入小区吸引力因子,构建了非线性效用函数的目的地选择行为模型,探讨了小区吸引力因子的量化过程、参数标定及结果检验。结果表明:结合出行的时空约束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能够确定出行者的目的地选择集合。具有小区吸引力因子的非线性效用函数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目的地选择行为。本文研究将出行理论与出行者的实际行为相结合,为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建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SP数据存在的行为结果与意向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介绍了利用RP数据修正要SP数据的方法.以北京为例,建立了RP模型、SP模型和融合数据模型,并对模型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P模型中费用变量的参数估计值符号与实际不符;SP数据模型精度较高,但某些参数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融合数据模型的参数检验较显著,模型的弹性小,敏感性被钝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均衡理论的浮动式停车计费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停车费率策略更加有效地实现停车资源与道路资源的均衡利用,根据效用理论与非集计模型,建立停车选择行为模型,确定停车费率等变量与选择概率及停车流量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出行者总停车选择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浮动式停车计费模型,将停车场利用率均衡与道路饱和度均衡作为约束,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浮动式停车费率可实现路网流量分配均衡和停车场利用率均衡,相比于固定费率可提高138%的停车社会效益,且浮动式停车费率对停车系统的调控作用优于道路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微观角度研究了轨道交通建设对居民居住地选择和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了居住在轨道站点周边并选择地铁出行的概率,为解决居住地选择区位间的空间相关性,构建了交叉分层Logit概率估计模型。选取影响因素如个人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性和土地利用属性为联合选择模型影响变量,建立了轨道站点周边居住地和出行方式同时选择模型。利用Biogeme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同时模拟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引起的居住和出行方式选择概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居住地离轨道站点越近的居民越倾向于使用轨道交通出行方式,当小汽车出行时间增加时靠近站点附近的居民越有改乘地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预测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组合动态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预测交通流量,提出一种预测交通流量的组合动态建模方法。考虑交通流量的特征,将流量时间序列分解成周期项、趋势项和混沌扰动项。采用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周期项和趋势项之和。该计算过程取周期为一天和一周,并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确定权重,采用邻域法预测混沌项。对实际交通流量序列的预测结果表明,交通流量与前一天和前一周的状态均存在相关性,且季节性指数平滑预测后的残差是混沌的。一周的不同统计间隔的交通流量序列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在9%以下。  相似文献   

12.
面向有序活动情况下的行人微观交通仿真,在考虑当前到目标点的最短距离、队长和服务时间的行人多目标选择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行人的目的地方向和行人的偏好程度,建立了有序活动条件下行人的多目标动态选择模型。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构造一个多目标的仿真场景。结果表明,行人多目标选择模型符合实际,反映行人偏好的特点,可应用于常态下行人仿真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3.
区域运输通道交通方式选择3层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区域运输通道内交通方式的合理配置,建立基于用户最优的通道内交通方式选择3层Nested Logit模型.模型采用分层的建模思想,运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从概率的角度研究了通道内交通方式的选择问题.以京沪通道客运方式选择为例,并以京沪磁浮客流预测调查数据为基础,同时辅以一定量的交通调查,进行数据校合和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陈述偏好(Stated preference survey,SP)调查法获取机动车出行者的出行行为数据,利用混合Logit模型建立了总体对象和典型对象出发时间选择行为模型。采用不同范围的出行行为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特性、预计的出行延误信息、对路网的熟悉程度、天气状况信息、交通信息的质量以及出行目的是影响出行者改变出发时间的主要因素,总体对象和典型对象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交通信息在不同环境中对出发时间选择行为的影响不同,从而可以为交通信息发布方法和策略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大灾害条件下应急疏散和救援工作难以获取真实数据的现状,以BPR(Bureau of public road)路阻函数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路段行程时间模型和路径行程时间模型,并给出了重大灾害条件下车辆应急疏散时间预测模型。以德州市路网为背景,采用TransModeler仿真软件搭建路网,模拟重大灾害事件,获取应急疏散时间数据,并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仿真软件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保真度和精确度,为重大灾害条件下的应急疏散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