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表明,目前用来计算触头推斥电动力的公式仅考虑了一个触头中由于电流线收缩而产生的电动力,未考虑两个触头中由于电流线方向相反而产生的电动力。  相似文献   

2.
从真空断路器触头推斥电动力的角度出发,认为现有真空管的触头压力偏大,影响其机械寿命,因此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触头推斥电动力公式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作用于载流触头上的推斥电动力是有触点电器的重要工程概念,有关的书籍、手册中几乎皆列有推斥电动力公式。此公式虽很重要,但书中给予推导的却不多,最早的似见于[文1]中。因此,对此公式进行些讨论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设计良好的静导电回路结构对塑壳断路器开断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两种不同静导电回路下,通过计算对比电动力和吹弧磁场,分析了静导电回路结构对塑壳断路器的触头分开时间触头推斥电动力吹弧磁场在电弧上的分布以及燃弧初期吹弧磁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某塑壳断路器的静导电回路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网络试验验证了改进方案对提升其开断能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端部母排的集肤效应和触头片间磁场的影响,采用三维瞬态非线性计算方法,对分片式触头系统的电动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各分片触头片上的电流和电动力分布不均衡,靠外的触头片上的电流和电动力较大,靠内的触头片上的电流和电动力较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梅花触头电动稳定性设计与接触失效机理分析,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梅花触头电动力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计算了短路负荷条件下的梅花触头与导体的电动力暂态变化过程.通过与其它计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可以克服经验公式法无法准确考虑触指结构的缺点,能够较为准确计算不同触指结构的梅花触头短路电动力分布.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梅花触头短路电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短路电动力增大引起的梅花触指接触压力减小是造成梅花触头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增大接触压力对提高梅花触头电动稳定性的作用有限,增加触指片数和减小触指半径是提高梅花触头电动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12 kV可移开式手车断路器插入式梅花触头的烧损问题,文中通过对手车断路器短路电流下的电动力受力分析,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在该电动力作用下的结构力学分析,完成了触头烧损原因分析并进行了设计优化改进,最终还通过产品型式试验和试验时实际电动力作用下变形位移的测量,验证了原因分析及设计改进的有效性,同时获得不同试验工况下,电动力对可移开式手车断路器影响的差异性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真空断路器分闸过程涉及到的灭弧室侧电磁力与操动机构侧机械运动的耦合计算问题,结合Mayr-Cassie混合式电弧模型、灭弧室电磁场模型以及操动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断路器分断过程电-磁-机械动态特性耦合计算方法。基于真空断路器分断过程动态特性计算结果,通过显式动力学方法对分闸过程中触头弹簧系统的冲击碰撞现象进行模拟计算,并结合应变寿命理论及Miner累计损伤理论计算触头弹簧结构的工作寿命,在此基础上对触头弹簧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在断路器分闸过程中电动力方向并不总是为触头斥开方向,在超程阶段结束之前动触头承受的电动力为斥开方向,在超程结束后动触头承受电动力为闭合方向;在承受分闸冲击时,优化前的触头弹簧结构应力危险范围在弹簧销与导向套的接触界面处,应力数值为273.28 MPa,其疲劳寿命为2 027次,优化后的触头弹簧结构疲劳寿命为12 030次,满足断路器产品额定机械寿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短路分闸时电弧的运动过程,根据不同触头开距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电弧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模型下动触头受到的电动力,将计算的最小和最大电动力数据导入ADAMS空载仿真模型,从而建立了DW45型万能式断路器(ACB)短路条件下的运动特性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得到了ACB在电动力作用下的最慢、最快分闸过程。试验测量验证了实际分闸过程处于仿真范围内,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在合成回路上进行的试验,研究了具有纵向磁场结构的真空断路器分。合短路电流时的触头运动特性,并对触头系统的电动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design of a direct-drive parts and tooling gripper for use in robotic assembly operations. The gripper design incorporates three-dimensional force vector sensing and both force and position control with extremely-low-friction, direct linear motor drives. The authors present a state-variable approach to force control and discuss the design techniques required for a manipulator to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force control. They introduce an underlying principle in force control b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contact stiffness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anipulator must be known and of an optimum range to provide good force control. To verify the techniques, a servo-controlled manipulator with compliant vector force sensing was developed. The manipulator features direct-drive, linear motors and compliant, vector force sensors. Force resolution was optimized by eliminating friction sources. Inertia was kept to a minimum to allow command following performance. A compliant vector force sensor provides the known contact stiffness between the manipulator and the workpiece environ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orce sensor stiffness is a key element in force loop control design and that robust force control dynamics are comparable to robust position control loop dynamics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存在参数不确定和外界扰动的机器人系统,提出了一种无须使用力传感器即可同时控制机器人力和位置的关节转矩控制方案.采用神经网络补偿机器人位置控件控制时的不确定性,当机器人末端与环境接触时,通过转矩换算得到实际的接触力.该文采用计算力矩位置控制器和模糊力控制器,通过二自由度机器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控制方案为在没...  相似文献   

13.
Several innovative approaches are being used to optimize the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 of muscle, including nonlinear stimulation paradigms and altering muscle membrane ion channel conductances.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K+ channel blocker, 3,4-diaminopyridine (DAP), and variable frequency train (VFT) stimulation improves muscle force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either modality alone. Studies were done in vitro on rat diaphragm muscle and contractions were quantified with respect to peak force, mean force, and force area. DAP increased all three force parameters by >50% during conventional 10-20-Hz stimulation, whereas VFT stimulation improved contractile performance for peak force only. When combined, DAP and VFT stimulation augmented peak force to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extent than either modality alone. However, this came at a cost of a moderate decline in force area relative to DAP alone, although mean force was preserved. These force increases were generally well-maintained over the course of short-term repetitive stimulation. Thus, VFT stimulation and K+ channel blockade interact in a complex manner to modulate skeletal muscle force. The utility of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for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ay be greatest for mechanical tasks requiring high force levels early during the contraction.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电弧、气流场、电磁场三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研究磁流体动力学力效应对电弧特性的影响,将促进对灭弧室内开断过程中各类相互作用的复杂物理现象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实现磁悬浮运动平台水平力和悬浮力解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介绍了二维磁悬浮运动平台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力解耦理论模型.将磁悬浮直线电机看做是载流设备,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洛伦兹力密度,对电磁力的非线性因素和三相交流驱动的解耦力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移动平台位置信息施加不同的三相交流电流可以实现水平力和悬浮力的动态解耦.该方法对磁悬浮运动平台的控制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穆海华  周云飞  严思杰 《微电机》2007,40(10):48-51
直线电动机cogging力是影响伺服控制定位精度和跟踪精度的重要因素。目前电动机几何结构优化与有效的控制策略是减小直线电动机cogging力的主要措施。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完全基于试验的cogging力迭代标定方法,并结合PID位置/力控制策略实现了直线电动机cogging力的补偿。所提出的方法已在气浮结构运动平台上进行了验证,给出了cogging力迭代标定的试验结果,对比了cogging力补偿前后的伺服控制跟踪误差。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波动优化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由边端力、齿槽力及法向吸力引起的推力波动是影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运动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电机动子长度方法降低边端力,采用分数槽结构方法降低齿槽效应引起的齿槽力,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PMLSM法向吸力,并采用傅立叶级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PMLSM推力波动统一公式。实验表明PMLSM进给单元推力波动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证明了优化理论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利用得到的公式对推力波动进行补偿,提高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及风偏放电的预防措施。包括容易遭受外力破坏的线路,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外力破坏的成因分析,防外力破坏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止外力破坏的主要措施,输电线路的风偏放电及预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业系统中机械连接的控制需求,设计一种以电磁体和永磁体间的斥力为解锁分离力,永磁体对电磁体铁芯的磁力作为预紧力的电磁永磁互调解锁装置.首先用磁路分析法分析电磁力与永磁力之间的互调原理,然后利用仿真软件分析轭铁关键结构参数对解锁分离力的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制备了尺寸为45mm×40 mm×40 mm的样机,证明了该...  相似文献   

20.
汽轮机进汽方式对调节级叶顶间隙蒸汽激振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该文从分析动叶片轮周力角度出发,研究了汽轮机调节级内汽流周向分布不均匀及进汽方式等因素对叶顶间隙汽流激振力的影响,建立了叶顶激振力模型。新模型考虑了汽流激振力静态/动态以及直接/交叉刚度系数的影响。以某型300MW机组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汽方式对汽流激振力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汽流力随偏心量的改变而线性改变。不同工况下汽流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改变,直接影响轴承载荷。对动态汽流力的研究表明,汽流激振不仅产生交叉刚度项,还会产生直接刚度项,两者都很重要。良好的设计和运行方式能减小汽流激振力,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