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和防盲工作开展的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10例(241眼)患者行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术后1周,矫正视力>0.5有125眼,占51.87%,其中≥0.8有75眼,占31.12%。术后视力<0.1有3眼,占1.24%。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手术条件要求不高,手术时间短,手术效果肯定,技术容易掌握,适宜在基层医院和防盲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2例(42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行手术治疗。其中5眼行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摘除术,另3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眼压正常40眼(95.24%),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视力≥0.3者29眼(69.05%)。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控制眼压及提高视力,及时手术是预防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原因分析,以最大限度减少其发生。方法对325例(346只眼)白内障实施局麻下外上方角膜缘处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并发症驱逐性出血0.3%,上方虹膜根部离断0.5%,后囊膜破裂2.9%,后弹力层1/3角膜面积撕脱0.3%;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4%,前房少许出血2%,反复出血0.3%,瞳孔无张力0.3%,人工晶体前膜4只眼1.1%,前房纤维素渗出0.3%。结论熟练操作与术中技巧的运用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费用低,适合广大基层医院白内障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等问题。方法选取白内障93例(100只眼),前10只眼采用透明角膜或角膜缘切口,后90只眼改用常规巩膜隧道切口,应用显微有齿镊轻拉球结膜转动眼球,眼内超声乳化的操作。结果对93只眼无明显眼底病变者进行统计,术后1d和2周内裸露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87%和95%。结论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与过去常规球后或球旁麻醉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26例(637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26例(637眼)术后1d裸眼视力平均0.68±0.16,裸眼视力≥0.5者占78.18%;≥1.0者占25.27%;术后3个月复查裸眼视力≥0.5者占86.03%;≥1.0者占29.51%;526例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反应性葡萄膜炎、暂时性高眼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疗效确切,术中规范操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工晶体的不断发展更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已成为主要白内障复明主要手术。但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手术仍是眼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一种必要补充,本人经过多年临床,对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身疾病复杂的成熟期或过熟期双眼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对策,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联合内科医师对疾病的治疗,手术中的监护、处置完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本组30例患者32例眼白内障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治疗,视力明显提高。结论高龄且全身疾病复杂、危重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只要术前精心准备,积极治疗,术中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前囊环大小、形态与折叠式人工晶体匹配的情况以及对后者位置的影响,探讨前囊环与人工晶体最佳匹配的方式。方法散大瞳孔,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到122例(132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做5.0~5.5mm直径中央连续环形撕囊术后行超声乳化伴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3个月后晶状体囊结构、前囊环与囊袋内人工晶体位置的变化。结果全部术眼整个晶状体囊袋塌陷、缩小,前囊环呈灰白色环状(Soemmering环),前囊环将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完全包埋,无夹持(67眼);不完全包埋,部分夹持(43眼);没有包埋,完全夹持(22眼)3种状态。其中完全夹持眼组后囊膜中央区混浊发生率(50.0%)明显高于部分夹持眼组(18.6%)和无夹持眼组(8.9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夹持眼组人工晶体正位率(94.0%)与部分夹持眼组人工晶体正位率(41.9%)、完全夹持组人工晶体正位率(77.3%)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囊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前囊环将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完全包埋的匹配方式是维持晶体后囊膜透明和人工晶体居中的最佳位置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外伤性白内障188眼、合并青光眼者89眼、合并2型糖尿病者122眼、葡萄膜炎27眼、高度近视61眼,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100眼(对照组),术后3个月低视力的发生率及导致低视力的主要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视力低于0.3者外伤性白内障为26.07%、合并青光眼组为29.21%、合并2型糖尿病组为25.41%、高度近视组为30.04%、葡萄膜炎组为18.51%、对照组为8%,前5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眼部原有疾病和已波及眼部组织的全身性疾病是导致低视力发生的主要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和正确的术后处理可减少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体(HeparinsurfacemodifidIOL,简称HSM-IOL)在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20眼糖尿病白内障患眼进行随机分组,人工晶体经肝素处理过的组为实验组60眼,年龄23~78岁,男41例,女19例,人工晶体屈光度:+3D~+28D;未处理的为对照组60眼,年龄25~82岁,男37例,女23例,人工晶体屈光度+2D~+29D。结果 分析资料采用行X列资料的卡方检验,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炎症反应重者较实验组明显增加,(P<0.05)。术后随访至少1年,比较2组术后矫正视力情况。肝素处理组在术后1、2周时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的差别逐渐缩小,至术后1年左右2组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SM-IOL可减轻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30例(32眼),术后随访6个月~2年,分析术后眼压、视力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最终眼压降至7.12~20.36mmHg,对比手术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视力眼前光感至0.3,术后视力>0.2者27眼,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疗效好,可更有效、长期地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12.
《化工之友》2008,27(15):18-19
目的研究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对79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非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透明角膜切口,B组行巩膜隧道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分别于术前3d、手术后1、7、14、30、90d对患者行干眼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和SIt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d和7d时B组干眼症状评分大于A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时间点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术后1dB组SIt检查较A组长,有显著性差异(t=-2.916,P<0.01),其它时间点SIt检查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泪膜的影响仅在术后早期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时两组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行巩膜隧道切口患者术后早期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小于透明角膜切口患者,但干眼主观症状明显重于透明角膜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觉功能。方法试验组选取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和与之年龄匹配的对照组90例。对照组检测双眼屈光状态、影像不等、融合功能、远及近立体视功能。试验组于术后1个月进行上述检查。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有85.6%和92.2%被检者获得不同程度的远距离立体视,分别有75.6%和80.0%被检者获得不同程度的中心近距离立体视。结论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获得良好的双眼视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临床资料。结果行单纯小梁切除术的发生率较青光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浅前房的发生率高,(P<0.05)。45例浅前房患者保守治疗,43例治疗后痊愈,2例转手术治疗后痊愈;15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手术治疗后均痊愈。所有术后浅前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高龄(平均74.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男女各40例,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出院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行X线检查并且进行Harris评分。结果80例患者,Harris评分发现优6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6.25%。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住资料完整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9眼,其中46眼为急性患者,13眼为慢性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时访6月~1年。结果术后患者眼压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前房角较术前有所增宽,中央前房深度明显加深,视野无进行性损害。结论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矫正角膜源性散光的临床效果及其旋转稳定性。方法对25眼合并角膜散光的先天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Acrysof Toric IOL(SN60TT)植入术,其中T3(柱镜为1.5D)7眼,T4(柱镜为2.25D)10眼,T5(柱镜为3.00D)8眼。观察术后远期(3个月~2年)术眼裸眼视力(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术眼角膜散光及全眼散光、预期与实际残余散光、IOL旋转度数。结果术后3个月87%患者UCVA≥0.6,94%,BCVA≥0.8,其中29%≥1.0。本研究术前平均角膜散光为(2.11±0.83)D,术后3个月残留散光(0.23±0.39)。术后3个月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数为(2.75°±1.39°),旋转范围是(-4.62°,+6.15°)。结论 Toric IOL可使合并角膜散光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获得更好的裸眼远视力,减少了患者的残余散光,预测性强,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矫正角膜规则散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复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选取我院12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小切口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组手术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视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由于眼科复明手术特有的社会影响力,今后我们应将提高手术安全性,尽量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推广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28例。结果 128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m,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和优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小切口治疗的95例各型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0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16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8~24h,术后住院3~5d;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治疗阑尾炎,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损伤小、患者下床早及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