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以硫酸法生产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和偏钛酸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重要途径。重点对沉淀法、胶溶法、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工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硫酸氧钛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硫酸氧钛(TiOSO4)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主要方法,即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机械化学方法等.通过对闰内外生产现状和特点的比较,介绍了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路线,并对工艺方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纳米TiO2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魏绍东  王杏 《涂料工业》2005,35(8):49-52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到重视。本重点介绍以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为原料生产纳米二氧化钛的沉淀法、胶溶法、水热法的制备工艺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魏绍东 《山东化工》2005,34(2):23-27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到重视。简单介绍了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几种方法,重点对以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的中问产品硫酸氧钛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6):1473-1476
以更为廉价的钛的无机盐硫酸氧钛为钛源制备二氧化钛粒子为内容,重点介绍了实验室以及工业上以该钛源制备二氧化钛粒子以及多孔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对该项粒子制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各相关研究的特点和意义,且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该项研究的未来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常压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法工业生产钛白粉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及工业尿素为原料,采用常压水解法,研究了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详细考察了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硫酸氧钛质量浓度、尿素质量浓度、硫酸氧钛与尿素物质的量比等。根据实验工艺参数,得出纳米二氧化钛的最佳制备方案:硫酸氧钛与尿素物质的量比为1∶2,硫酸氧钛质量浓度为40 g/L,尿素质量浓度为50 g/L;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适量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为85℃±5℃,在高速搅拌下反应2 h,始终保持pH为2;反应完成后,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1次;滤饼在85℃干燥2~3 h,最后在700℃焙烧2 h,即得到纳米二氧化钛产品。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超细粉晶相为锐钛型,粒径为7~13 nm。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溶剂萃取技术在萃取分离硫酸介质中的钛、铁方面的应用.针对该技术在硫酸法二氧化钛生产中的应用,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工业钛液及尿素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高纯的球状单分散纳米TiO2超细粉。考察了制备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硫酸氧钛浓度、尿素配比、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等对粒径的影响,并利用TEM、XRD等手段对颗粒进行表征,得出了最佳制备条件。将前驱体微波干燥10min,在550℃下煅烧1h,得到平均粒径为26nm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9.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5  
以硫酸法钛白生产的中间产品硫酸氧钛(TiOSO4)为原料,以尿素为沉淀剂缩主,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 ,寻找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反应物摩尔配比为TiOSO4:CO(NH2)2=1:2,反应物浓度为[TiO^2 ]=1.8mol/L。得到的纳米TiO2粒径为30-80nm,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0.
11.
对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取硫酸铜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中酸度高温空气氧化法生产硫酸铜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用硫酸钠法制取氟硅酸钠的母液主要成分是w(H2SO4)4%~5%的稀硫酸。将其降温至35℃以下、去除氟硅酸钠沉淀后,与磷酸浓缩装置循环水站排污水混匀、稀释,用作磷酸装置滤饼洗涤水,可直接回收母液中的硫酸,以降低磷酸生产成本和污水处理费用,全年可回收硫酸8 094 t,每吨P2O5降低硫酸消耗20 kg。  相似文献   

13.
蒲洪  田从学  杨颖 《工业催化》2011,19(11):51-55
以工业钛液为原料,水热合成高活性多孔TiO2,采用XRD、SEM、粒度分布、FT - IR和比表面分析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体系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时间延长,样品的晶粒尺寸逐步增大,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光催化活性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着水热温度增高,样品晶粒尺寸逐步增大,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向钛液中人为引入杂质成分的方法,对比分析和研究了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铝等杂质成分及含量与钛液过滤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胶体对钛液过滤性能有明显影响,二氧化硅质量浓度为0.07 g/L左右时,钛液过滤时间一般约为5 min,且质量浓度越高,钛液过滤时间越长;二氧化钛胶体质量浓度超过3 g/L后,钛液过滤时间增加幅度减缓。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铝对钛液的过滤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向钛液中引入絮凝剂,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硅胶体的含量,对氧化钙亦有一定程度的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的方法。其过程是以硫酸锌和硫化铵为原料,加入表面活性剂1631,经过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得到产品。对其进行比表面积、孔容积和透射电镜(TEM)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的硫化锌晶粒尺寸在5—30nm,并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原料配比,即硫酸锌与硫化铵物质的量比为1:(1-0.8)。  相似文献   

16.
以工业钛液为原料,采用外加晶种常压水解工艺制备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研究了水解钛液的组成和操作参数对二氧化钛消色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消色力(Tcs)和蓝相光谱值(Scx)随晶种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判灰延时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钛液F值的增加先稍有增加后明显降低,随钛液二氧化钛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钛液F值(游离硫酸加上与钛结合的硫酸之和与二氧化钛质量浓度的比值)为1.90左右、铁钛比(铁元素与二氧化钛质量浓度的比值)<0.5、二氧化钛质量浓度为190~200 g/L、晶种添加量(晶种中二氧化钛质量与对应批次水解浓钛液中二氧化钛质量的比值)为2.0%~2.2%、灰点为“基点+20 min”、熟化时间为0~30 min、稀释水在二沸后100 min加入的条件下进行水解,经过一次洗涤—漂白—二次洗涤—盐处理—煅烧,所得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消色力更好。  相似文献   

17.
以磷石膏和稀硫酸为原料,采用二次结晶的方法制备硫酸钙晶须,考察了各因素对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最佳条件是:一次结晶阶段,反应时间15 min,硫酸w(H2SO4)15%,反应温度75℃,结晶时间6 h,在此条件下稀硫酸重复使用效果良好;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二次结晶阶段助晶剂,硫酸钙晶须晶型均匀、长径比达到110.53。  相似文献   

18.
概述我国硝酸磷肥的发展状况,介绍硝酸-硫酸(硫酸盐)法生产硝酸磷肥的工艺流程和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列出了主要工艺控制条件。用硫酸或硫酸盐与硝酸共同分解磷矿可以制得各种规格的硝酸磷肥。  相似文献   

19.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出粒径约12nm,比表面积229.77m~2/g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实验,用XRD,SEM对粒子的形貌、晶型、粒径进行了表征对比,并结合二氧化钛粉体制备的产率,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