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居住区人车交通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万勇  王玲慧 《新建筑》2000,(2):39-41,57
居住区人车交通组织主要有:无机动车交通发生、人车共存、人车分流、人车部分分流等四类共十种形式,它们分别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在实际选择人车交通组织方式时应居住区的区位、等级规模、交通结构、建设资金以及民居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
杨敏  傅倩 《山西建筑》2006,32(2):22-23
介绍了构建“人车和谐”的居住区动态交通规划目标,探讨了实现“人车和谐”的规划原则、要点和方法,并在湘南某居住区项目的动态交通规划中运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其道路设计往往强调"通而不畅"之原则。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居住区建设出现了大规模、高层、高密度并普遍建设着地下空间等特征,这一原则已难以适应于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之需要。同时提出居住区道路规划应从"通而不畅"走向"人车分离",并在具体设计中遵循以下导则:1在保证居住区基本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用"人车分离"之通畅路网;2充分利用地下车库进行人车分离;3采取对城市交通体系更友好的形态,使居住区路网规划与市政道路更加通畅地衔接;4多个居住区的地下车库等空间宜互联互通,以提高其利用率。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出现的新特征,适时调整居住区路网规划原则,对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私人汽车普及的背景下,针对居住区普遍存在的行人空间被挤占、邻里关系冷漠、人车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我国的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应基于人车共存的理念,从行车速度控制、交通流量控制和路边停车控制三个目标出发,合理配置居住区居民交通和交往空间,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创造人车和谐的居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道路规划可否人车兼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当前居住区人车分行道路系统产生矛盾的原因入手,通过对西方居住区道路交通发展脉络的梳理,认为优先使用公共交通是未来居住区交通规划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现阶段居住区出现的人车矛盾问题,尝试着用一种改进的交通组织模式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人车分流背景下对居住区道路人车混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张楠 《中外建筑》2009,(7):53-55
本文旨在充实和拓展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理论,从研究国外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理论发展入手,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为创造人性化的居住区提供参考依据,为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管理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例,展开实地调查,结合城市交通规划以及交通稳静化指导思想,分析校园内部的师生出行特性,研究人车矛盾以及人车冲突路段,提出合适的人车共存和部分人车分流方案,一定程度上缓解校园内部人车冲突问题,保障校园内部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8.
人车共存道路——迈向人性化的道路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芳 《规划师》2002,18(11):20-22
在国家的汽车发展政策导向之下,城市机动化是中国大中城市不可阻挡的趋势。传统的道路形式已无法很好地解决居住区道路上人和车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荷兰的人车共存道路,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积极应对机动车威胁的居住区道路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强烈冲击国内传统的道路交通规划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中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本文对城市居住区中的“人-车-路”关系进行探讨,为城市居住区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怡 《南方建筑》2002,(3):80-82
本文以城市住区中汽车交通的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人车分行”的交通规划模式和停车场布局,对双层住区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对立体街区和人车共存的思考下提出:现代城市住区汽车交通规划应采用因地制宜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资料显示.2002年末,我国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76.5万公里.2003年1—9月.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06.8亿元.同比增长21.4%。  相似文献   

12.
鉴于传统道路基层结构存在的缺陷,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出了预制装配式基层结构。主要对装配式基层结构与传统二灰碎石基层结构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述了装配式基层结构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主15办年4月10日,由中国公路学会,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沃尔沃道路学院联合主办,陕西省公路学会鼎力支持的第五届全国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讨会暨精细化施工现场会在陕西宝鸡顺利闭幕。本次会议吸引到了来自公路管理部门、设计院、施工单位和路面设备经销商的数百名嘉宾,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巨荣云、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之胜、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渠道销售和商务管理副总裁黄政分别为大会致辞。会议中,来自全国知名院校、企业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重点探讨了精细化管理在沥青路面建设中的应用意义,分享了成功案例和前沿科研成果,助力推动中国筑路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道路雨水管道设计时,在道路设计为反坡相连且有凹形竖曲线的情况下必须设置雨水口。设计人一般会将雨水口布置在道路纵坡变更桩位上,其实由于道路设计了凹形竖曲线,实际的道路最低点断面要离开变坡点一段不小的距离。通过计算与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道路最低点与变坡点间的关系,以正确布置道路雨水口。  相似文献   

16.
道路重建翻新工程中的路面再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海 《施工技术》2006,35(1):83-84
在对道路进行重建翻新中,都要产生大量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和混凝土废料。这些废料中有沥青、各级级配集料、钢筋等。我国目前传统的重建翻新道路的方法,一方面把废弃的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废料从工地运出去,到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和堆放,反过来又把新材料运到施工现场,不仅浪费材  相似文献   

17.
高架路与城市空间景观建设—上海城市高架路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阎魁 《规划师》2001,17(6):48-52
对于传统城市来说,高架道路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它有着巨大的运输能力与疏散能力,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尺度,给城市空间景观带来新的内涵、新的形态和新的问题。因而当城市高架路的新特性展现在城市的整体景观中时,它与传统城市空间景观多方面的冲击是在所难免的。目前,上海市高架道路是我国大陆最为完善的高架路系统,许多城市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或交通规划中都提出了类似的设想。本文通过对上海城市高架路对城市景观环境影响的分析,希望对其它城市高架路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光谷二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地的作用,从人、车行进的视觉感受等因素整合考虑,提出了武汉市光谷二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概念,主要包括收放的空间和移动变换的画面,从而为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以及城市景观设计作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
David Heathcote and photographer Sue Barr discover the pleasures of postwar Greek architecture on the road.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