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开发耐高温树酯基模塑料,以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扩链剂、改性剂等,经熔融预聚得改性树脂,用该树脂并加入玻纤或胶体石墨等填充料制得模塑料,结果表明模压成型工艺良好,所制模压制品具有较优的机械、电气性能及良好的综合性能,可以用作耐高温线圈绝缘材料、固定环或衬垫、轴承材料、密封材料、耐磨材料等。 相似文献
2.
3.
4.
5.
烯丙基化合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反应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烯丙基化合物改性BMI树脂体系的反应机理,包括“ene”反应、Diels-Alder反应以及其它可能存在的反应。对比研究了二烯丙基双酚A醚(DABPE)/BDM和二烯丙基双酚A(DABPA)/BDM体系的固化机理和固化物的物性,表明DABPA的活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对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BMI)进行改性,然后与环氧树脂和4,4'-二氨基二苯砜(DDS)共混制得覆铜板,并对改性BMI树脂和覆铜板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覆铜板阻燃等级达到V-0,并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耐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潮湿、耐腐蚀等特性,在先进复合材料工业中受到普遍重视。BMI树脂同环氧树脂一样,也有固化物交联密度高,材料显脆性的弱点。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BMI树脂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潮湿、耐腐蚀等特性,在先进复合材料工业中受到普遍重视。BMI树脂同环氧树脂一样,也有固化物交联密度高,材料显跪性的弱点。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BMI树脂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采用二烯丙基双酚A(DBA)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改性,分别运用Flynn-Wall-Ozawa等转化率法和Kissinger极值法计算了改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并对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BA对氰酸酯树脂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和增韧效果,含5%DBA的改性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最小(62.16 kJ/mol),当DBA的加入量为10%时,树脂固化物的冲击强度达到纯氰酸酯树脂的2.07倍,含有DBA的CE树脂固化物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刚性聚醚酰亚胺改性双马来酰亚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刚性聚醚酰亚胺(PEI)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粘度特性和凝胶特性,以及PEI/BMI/RS/玻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I的加入使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延长,导致树脂熔液在低粘度时的温度范围缩小和粘度增大。在PEI含量5%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弯曲强度提高了28.0%,冲击强度提高了26.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和双马来酰亚胺-苯甲酸铅两体系的聚合反应,结果表明:苯甲酸铅对双马来酰亚胺聚合反应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双马来酰胺在苯甲酸铅存在下能发生颜色反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预聚法制备了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烯丙基苯基化合物(APC)/二苯甲烷二胺(MDA)/溴化环氧树脂(BER)多元共聚体系树脂,研究了预聚树脂的凝胶特性、贮存性、固化反应性及固化工艺.利用FT-IR、DSC、DMA、TG-DSC、SEM等测试手段分析表征了树脂体系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预聚树脂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均相稳定性,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固化反应性及粘接性.S-10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8)为251℃,温度指数(Z15)为201,介电常数(ε,1 MHz)为3.66,热膨胀系数(CTE)为6.1992×10-5/℃(室温~235℃),氧指数(LOI)为31,吸水率为0.43%,弯曲强度为88.98 MPa,冲击强度为14.8kJ/m2,该体系树脂可用作高性能覆铜板(CCL)的韧性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18.
双马来酰亚胺/溴化环氧树脂基覆铜箔板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二烯丙基双酚A、溴化环氧树脂、双氰胺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法工艺获得性能优良的改性树脂体系。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改性树脂为基体树脂,丙酮为主要溶剂,通过试验及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树脂配方体系,制备了贮存稳定性优良的胶液和半固化片。半固化片经合适的压制工艺热压得到的覆铜箔板具有较佳的力学和电气性能。对覆铜箔板成型工艺中胶液的配制、浸胶、干燥及热压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各道工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最终确定了适宜的成型工艺。利用DSC等手段对改性树脂体系的凝胶特性、固化工艺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