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野生植物分叉蓼(俗名酸浆),在我国青海、西藏、四川、内蒙、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省均有分布,长白山以甫的千山山脉分布尤多,满山遍野,储量很大。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岫岩满族自治县区划办经过研究,分叉寥原汁及其饮料通过省级鉴定认为安全可食,营养丰富,可以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分叉蓼原汁的澄清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分叉蓼原汁的澄清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我国谷物干燥能源一直以煤为主,但由于我国煤炭贮量分布的不均衡:北方地区的贮量约占全国的78.4%,南方地区煤  相似文献   

5.
蒜苔营养丰富,产量大,是国内少数可长期大批量贮藏的细菜之一,近几年产量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年贮量一直是随贮藏的经济效益而波动。2000年蒜苔保鲜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受此影响,去年的贮量明显上升,特别是山东的年贮量已接近全国年贮量的1/3。由于受入贮质量、贮期管理、销售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的贮藏效益差别较大。现根据有关资料将山东地区蒜苔贮藏近况及改进建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杠板归中提取天然酒石酸氢钾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杠板归(Perfoliate Knotweed)是蓼科植物,味酸,富含酒石酸氢钾(potassium hydrogentartrate)。杠板归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合理利用天然资源,研究了用物理工艺方法提取杠板归中天然酒石酸氢钾,提取收率为85%,含量达到99.51%。提取方法简便,无任何污染,是一种提供天然食品添加剂酒石酸氢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油少。已探明煤贮量达6000亿吨,年开采量达7亿吨。而储油量远景资源为470~640亿吨,这几年年产量为1~1.15亿吨。其中作为燃料烧掉的有3000多万吨。所以中央提出了“以煤代油”的能源政策,以逐步提高煤在燃料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头花蓼多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活性与多酚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头花蓼提取物过大孔树脂纯化后得到头花蓼精多酚样品,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头花蓼精多酚样品进行液-液萃取,将头花蓼多酚样品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测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总多酚含量,研究各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能力,分析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关系,并采用HPLC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头花蓼不同极性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DPPH、ABTS、羟自由基的IC50值与多酚含量呈现相关性(r=-0.988,r=-0.742,r=-0.563),槲皮苷是乙酸乙酯相的主要抗氧化成分之一。结论: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可作为分离头花蓼抗氧化活性物质的重点,多酚是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鱼蓼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为开发利用鱼蓼提供重要参考。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鱼蓼中的Fe,Zn,Cu,Mn,Co,Cd,Pb含量。结果表明:鱼蓼中的Fe,Zn,Cu,Mn,Co含量分别为543.08,183.01,15.91,145.22,5.97mg/kg,而重金属元素Cd,Pb未检出。分析认为,黔东南州榕江县原生态鱼蓼是一种富含营养元素的香料,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料工业已跻于世界工业之林。其特点是向天然型、营养型,保健型和功能型的趋势发展。因此,饮料工业被称之谓“永不衰退的工业”。我国饮料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天然资源贮量大,分布广,品种多,营养成份齐全含量高。开发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是当今与今后饮料工业及食品工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裙带菜是一种食用海藻,学名为UndariaPinnatifida,属褐藻门、翅昆布科。呈褐色,形如扇子,柄扁圆柱形,两侧有木耳状的孢子叶,长约2米。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且贮量丰富,尤以嵊泗海为最多。全国年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12.
探讨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测定对香蓼总黄酮提取液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 min,提取2次。采用该工艺条件测得香蓼总黄酮的含量为145.0±0.2 mg/g,平均回收率为99.78%,变异系数为1.00%(n=5)。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和DPPH·清除率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接近,且香蓼总黄酮DPPH·半数抑制浓度(EC50=0.022 mg/m L)也与TBHQ(EC_(50)=0.015 mg/m L)相似,但远小于其他中草药。分析认为,香蓼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  相似文献   

13.
双层分叉机织人造血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人造血管在模拟人体自身血管形状和功能性方面存在不足,从纺织型人造血管的设计角度,提出双层分叉机织人造血管一次成型技术的研制思路。根据改造后的织造设备特点,对双层分叉人造血管的组织设计和上机方法进行研究。将双层分叉人造血管分成直管部分、过渡部分和分叉部分进行设计,确保了分叉部位的抗撕裂强度。为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合实例设计样品,并通过试织获得了符合设计目标的样品。分析样品的表面照片和纵、横向截面的电镜照片表明,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经检索近年相关文献,对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该植物,完善头花蓼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苦荞菜的营养与疗效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荞(Tartary Buckwheat)又名鞑靼,属蓼科荞麦属双子叶植物。在我国西南的高寒山区资源较为丰富,是一独特的食药两用经济作物。利用苦荞麦子粒培育出的苦荞菜(幼茎、叶),具有特殊的烹饪风味和良好的保健效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蔬菜、绿色天然蔬菜、食药兼用蔬菜已成为美味佳肴,苦荞菜属食药兼用绿色蔬菜,具有很好的营养与疗效作用,有利于人类膳食结构的改善,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蓼为酒曲之肇始,而蓼国则为上古最早的“制酒曲之国”,证明了临水玉泉所在的安徽霍邱和河南固始县等古蓼国农业与手工业同样发达;同时,也以“蓼曲”证明了古蓼国是中国古代酿酒文化核心起源区。  相似文献   

17.
优化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探讨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香蓼总多酚的提取条件:提取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和超声25 min,提取2次,香蓼总多酚的含量为(94.6±0.15)mg/g,平均回收率为100.07%,变异系数为1.00%(n=5)。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对香蓼总多酚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香蓼总多酚的总抗氧化活性和DPPH·清除率均明显高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且香蓼总多酚DPPH·半数抑制浓度(EC50=5.5μg/m L)优于TBHQ(EC50=18.0μg/m L)。香蓼总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8.
经检索近年相关文献,对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该植物,完善头花蓼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型保健食品低聚壳聚糖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壳聚糖,由甲壳质经脱乙酰基而得。后者,又名聚-N-乙酰D葡胺糖,是一种贮量丰富的天然线性多糖。它是许多低等动物,特  相似文献   

20.
蓼科植物苦荞麦、蔷薇科植物山楂、桑科植物桑树与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类黄酮物质,其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欧美及日本等国对生物类黄酮的性质和保健作用已作了深入的基础性研究,我国卫生部新食品资源评审委员会于1992也已批准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新的食品添加剂。 一、生物类黄酮的性质和保健作用 生物类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组存在于植物叶、花及果实中的天然色素,因多呈黄色而称为类黄酮。动物不能合成类黄酮,植物是富含生物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生物类黄酮无毒性,在高级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