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采取传统灌溉方法是大水漫灌,水层管理,用水量大,亩用水量为300~500m3;黑龙江省水稻发展很快,已达5000多万亩,水稻灌溉用水200多亿m3,占黑龙江农业用水90%以上。而滴灌是世界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水稻若实现水稻滴灌栽培,可节水50%以上,亩用水量仅需  相似文献   

2.
八五二农场现有水稻面积15万亩,水稻种植灌溉用水达0.75亿立方米,近年来因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水稻生产。因此,2004年,开始引进"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以利于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试验内容与方法 试验区选在八五二农场四分场二队6号2区,地势平坦,土质为草甸白浆土,耕层20-22厘米,土壤肥力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目前灌溉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0%,由于工业、城镇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间的争水局面已经形成,加之水源污染日趋严重,致使灌溉用水量和用水比例逐年下降.目前在占全国总耕地面积48%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总产量2/3的粮食和农副产品,到本世纪末,为使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还需增加灌溉面积3000万亩,即全国灌溉面积达到8亿亩.为此,需要开发新的水资源,需要发展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不少灌区尤其是北方灌区,自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到0.4,井灌区一般也只有0.6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要低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5,(4):145-148
以传统灌区灌溉用水优化配置理论为基础,采用优化方法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建立灌区年灌溉用水量分布式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灌区为研究尺度,以栅格为优化单元,以每个栅格的年灌溉用水量为决策变量,并以澳大利亚马兰比季大型灌区作为验证实例。优化结果显示,灌区灌溉总用水量减少15 339万m3,产量增加8 423.8万kg,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5 kg/m3,灌溉净效益增加18 530.2万澳元。优化后灌区灌溉用水配置方案更加合理,展示更加直观。该模型同样适用于国内大型灌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水田灌区积极推广计量供水按方收费办法,实行节水型灌溉,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省量水面积达到150万亩,比1986年增加了两倍;按方收费面积也由上年的31万亩增加到65万亩;采取各种节水措施的水田面积已达490多万亩,约占全省水田面积的一半。采取这些措施的经济效果是: 一、减少了灌溉用水量,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实行计量供水按方收费后,灌溉管理部门根据灌溉面积制定和执行用水计划,有效地控制了灌溉用水量。农民也改变了过去用水无度的老习惯,自觉地节约用水。据64处灌区分析,1987年平均每亩用水量由1986年1,114立方米降到980立方米,共节约用水2亿立方  相似文献   

6.
黄清河 《治淮》1999,(1):46
沛县地处江苏省最北部,东临微山湖,地势西高东低,系黄泛冲积平原,沙质土壤。全县耕地110万亩,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近年来粮食产量达6.25亿公斤,是一个农业较大县。全县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而且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现灌区水利用率土渠为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差距很大。若采取综合措施使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全县每年可节水1亿立方米。由此可见,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  相似文献   

7.
《水利水电技术》2007,38(7):60-60
1998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引进了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经过几年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目前引黄灌区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推广面积已基本稳定在70万亩。年均节约田间用水量近2.8亿m^3。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是滇池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311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数的1/32,全国平均数的1/8。其用水主要由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三部分组成,其中农业是用水大户。据1995~1997年统计,滇池流域四县区农业用水量为2.8亿~3.1亿立方米,约占总用水量的60%。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 从灌溉方式上看,该流域坝区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水利化程度较高,以渠灌为主;山区则因地形起伏、兴建水利工程难度大、耕地分散等多方面的原因,水利建设发展严重滞后,除极少数水田外,目前大部分山区耕地尚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美国,日本与我国用水情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研 《中国水利》1999,(11):48-48
生活用水农村平均每人每日303升,城市净用水量(扣除输水损失)平均每人每日382升。 若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工矿业所贡献的部分(GDPS,不包括热电)作为工矿业用水量的参证指标,则1995年美国平均每万美元GDPS的工矿业用水量为256立方米。 灌溉面积5790万公顷,用水量平均每公顷3200立方米。 用水大户是灌溉和热电。但热电用水中有97.5%仍回归河流,可重复利用。灌溉水的消耗部分即有效利用部分,为用水量的61%。美国近20年用水情况见表2。  相似文献   

10.
曾庆祝 《治淮》2000,(6):19-20
江苏省淮阴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水灌溉的政策方针,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统计,全市自“九五”以来共兴建防渗渠道782.76公里,控制面积31.56万亩,发展管灌700亩,喷滴灌1260亩。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加,到1999年,全市共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280万亩,水稻浅湿调控灌溉技术300万亩,并进行了155亩水稻旱种旱管试验性种植。 一、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做法 1、大力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据  相似文献   

11.
水稻节水灌溉陈秀峰(海淀区水利局)海淀区现有耕地面积18.3万亩,种植水稻8.4万亩。水稻是我区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农田灌溉用水量最多的一种。因此搞好水稻节水,就成了全区农业节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们在水稻节水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大力进行渠...  相似文献   

12.
陈道宏  张处富 《治淮》1992,(8):26-27
回顾宿迁市灌溉农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六、七十年代,以骆马湖为依托,走旱改水之路,引湖水自流或一级提水,种植水稻80万亩。这个阶段灌溉农业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粗放式、高消耗、低产出。在八十年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不断发展,刘老涧抽水站、井儿头翻水站和皂河抽水站在宿迁境内中运河沿线相继建成,骆马湖水西调主要留给上游地区使用,宿迁农业转向以南水北调为依托,多梯级引江引淮,除供给全市70多万亩水稻灌溉用水外,还过境  相似文献   

13.
尉宝龙  牛豪震 《人民黄河》1997,19(1):31-33,43
随着汾河水库调蓄能力的下降,加之工业挤占农业用水,汾河灌区灌溉水源日趋紧张。但汾河一坝灌区内的稻田仍采用传统的种植、灌溉模式、灌溉用水量最高达3万m^3/hm^2,浪费水现象很严重。而且还存在着水稻与小麦灌溉用水的矛盾。为此,我们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栽培、灌溉技术旱育秧、旱整地、浅湿间歇灌溉比传统的水育秧、水整地、深水灌溉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旱育秧比水育秧多栽6.7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我们以河海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和平水稻试验站为技术辐射基地,全力推广水稻控制灌溉节水技术,总结出了符合庆安县实际的“返青地湿润,露泥不汪水;蘖初建水层,汪水不露泥;蘖后重控制,田干地裂缝;黄熟防早衰,再灌一茬水”的节灌方法。与传统灌溉方法对比,田间耗水量减少38.6%,蒸腾量降低37.8%,棵间蒸发量降低21.2%,亩净用水量降到360立方米以下,亩节油、节电费20-26元,节约灌水成本45%左右。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现有农业灌溉面积3348万亩。其中,水田实灌面积2100万亩,计划2004年发展到2700万亩。全省农业用水总量达180亿立方米.占全省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按照全国农业供水今后的发展目标。在灌溉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今后全国农业供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的比例要减少到50~60%,以支持不断增长的工  相似文献   

16.
苏南太湖地区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达70万hm~2,占全省种植面积近1/3,为我省主要产稻区。年灌溉用水量近900亿m~3,且多为机电提水灌溉,能源消耗很大。本区水资源虽较丰富,但干旱年份缺水仍达20亿m/~3。因此探索本区适用高产节水灌溉模式,缓和水资源、能源紧缺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灌溉现状 本区水稻灌溉早在60年代就在全省率先试验浅水勤灌,将以往深水灌溉亩灌水量1200~1500m~3降至800~1000m~3。但由于部分县市对水资源、能源的紧迫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新型的高产节水灌  相似文献   

17.
灌溉用水量是灌溉水文水利计算的一项基本依据。水稻灌溉用水量的计算则是其中最基本的计算工作之一,但其计算相当复杂。文章在多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结合实际,删繁就简,简便易行的水稻灌溉用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滦河下游灌区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投入运行,1976年地震后恢复扩建,渠首设计引水流量117.4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140立方米每秒,现有水稻灌溉面积105万亩,苇田面积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15万亩,是华北地区第一大水稻灌区,年产粮食6亿多公斤,水稻产量占河北省水稻总产量的1/3,占唐山市粮食总产量的1/6。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相继建成后水源较为充足,灌区多年平均引水近10亿立方米,每到灌溉季节,各级渠道水流连绵,稻田、鱼池、苇地为水覆盖,一派“江南”景象。水源…  相似文献   

19.
《江苏水利》1998,(3):22-23
“节水高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在我市经过“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扩大——全面推广”的动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四年来累计推广面积384.93万亩,节约水资源8.83亿立方米,增产稻谷21.21万吨,净增经济效益4.45亿元,通过示范推广,达到了“四个一”的效果,即节约一半水资源,降低一半农本,亩均增产一成,亩增效益一百多元。  相似文献   

20.
余姚市从1993年以来轻计推广不稻薄露灌溉101万亩,其中1995年晚稻38.7万亩,使这一先进灌溉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累计增产粮食2400万kg,节水4350万m^3,节电260万kW.h。同时探索了薄露灌溉的综合效益及其科学机理,丰富了水稻节水灌溉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