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双介质淬火是钢件淬火重要方法之一,在双介质淬火中从一种介质中冷却转至另一种介质冷却的适当时刻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根据现有淬火介质冷却速度特性曲线,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换热系数h,从而计算出冷却过程的时间,为完善和发展双介质淬火工艺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前言不言而喻,钢淬火时的冷却方法是一重要因素。淬火介质中使用较多的是油和水,但近来也开始采用水溶性淬火介质和热浴等。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可用其冷却速度进行比较,通常以淬火烈度H来定量地表述。然而,尽管是比较出了淬火介质本身的冷却能力,  相似文献   

3.
0 序 尽管整个热处理周期中,淬冷过程只占几秒钟,为了避免昂贵的机加工零件淬不硬、变形、开裂等问题,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是至关重要的,这还能有助于改善热处理车间经常遇到的蒸气、烟雾、火焰等引起的环境问题。 在当今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淬火介质中,由于各种原因,各种高性能聚合物淬火介质正在推广使用。一般来说,聚合物淬火介质具有许多不同性能,通过选择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淬火介质的温度和搅拌程度,使淬火特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聚合物淬火介质还  相似文献   

4.
1.引言当前,在钢的热处理领域中聚合液淬火介质的应用发展很快。以往优先应用于感应淬火和火焰淬火。而现在更广泛地用于低合金钢和碳素钢的整体淬火。许多著者介绍过聚合液淬火介质  相似文献   

5.
配制出一种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该淬火介质由聚烷撑乙二醇(PAG)、冷速调整添加剂、防锈剂、消泡剂、防腐剂和水组成;研究了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并与水、淬火油和UCON E淬火介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介于水和油之间,3%PAG淬火介质的最大冷却速度为322.5 ℃·s-1,300 ℃下的冷却速度为112.4 ℃·s-1,与5%UCON E淬火介质相当。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42CrMo钢在N32+N15混合机油、快速淬火油和PAG水溶性淬火介质中的淬火试验,对其机械性能、环保等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2CrMo钢在12%PAG水溶性淬火介质中淬火优于在油类冷却剂中淬火,并且具有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定夷 《热处理》1999,(4):18-21,17
研究了钢的淬火软点的特征和淬火冷却的各种因素对产生淬火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淬火冷却过程中要正确选择和控制淬火油的特性温度,淬火油的搅动程度和持续时间,加热介质的熔点和流动性,就能确保工作不产生淬火软点。采用低温硝盐浴作淬火介质也能防止淬火软点。  相似文献   

8.
(6)淬火的原理 淬火的原理普遍认为:在水、油类淬火介质中冷却过程的冷却特性曲线上分为蒸气膜、沸腾和对流三个阶段,见下图。介质的沸点远比淬火工件温度低,赤热的工件进入淬火介质迅速使周围的淬火液汽化,并形成一层蒸汽膜包围工件,使工件与周围淬火液隔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无机淬火液、PAG、油三种淬火介质对2Cr13调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三种淬火介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Cr13钢经PAG淬火的强度和韧性要高于无机淬火液和淬火油;三种淬火介质调质后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采用PAG介质淬火能起到细化晶粒的效果,韧性提高明显;三种淬火介质的冷却性能由高到低分别是PAG、无机淬火液、油。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淬火介质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淬火介质在热处理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我国淬火介质的现状,介绍了淬火介质的分类、特性及水、油等常用的淬火介质的优缺点,新型淬火介质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淬火介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常用钢淬火表面换热系数耦合相变的反传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反传热方法和实测的每种钢探头在多种介质中淬火时的冷却曲线,建立了耦合相变的轴对称有限差分模型,结合编写的FORTRAN程序计算每种钢探头淬火过程的表面换热系数。结果表明,相变对计算有影响,考虑相变时的计算值是合理的。同时发现,淬火过程的换热系数与淬火介质及探头材料均相关,相同的钢探头在不同介质中淬火时的换热系数不同,而不同材料的钢探头在同种介质中淬火时的换热系数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1.2 有机淬火介质化学 水溶性淬火介质的性能(指传递热量和促进均匀淬火的能力)同样依赖于淬火介质的有机和物理化学性质。这一部分将以各种例子来讨论聚合物成分对界面膜的形成、粘度、切变稳定性、润湿性、氧化裂解倾向、受杂质污染的程度及工件上介质的带出等性能的影响。 在上一部分的讨论中(图3以后的各图)可以看出,炽热的钢件淬入介质后并伴随整个淬火过程中的热量传递依赖于“液膜”的厚度和粘度。淬火油膜的粘度取决于膜的化学成分,同时化学成分也影响着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但有机淬火介质的机械形为却与此有些不同。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 起初,凭着感觉和反复试验,早期的热处理操作神秘地进行,如象把一个金属零件在一个红头发的男孩尿中淬火。感到高兴的是,现在在工艺背后有大量的科学,特别是在淬火介质领域。 现代淬火介质包括水、盐水,其他水基溶液,如象聚合物淬火剂,油、熔化的盐和气体。本文集中于从矿物油为基的淬火介质,  相似文献   

14.
对42CrMo钢下拉杆末端零件的淬火裂纹形态、材料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下拉杆在实际热处理工艺中淬火开裂的主要原因.结果 表明:淬火时冷却速度过快、应力过大是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淬火时的冷速过快则是由淬火介质浓度过低或淬火介质温度过低所引起.因此,控制淬火介质的浓度、检查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曲线...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淬火冷却技术现状,针对现有企业淬火冷却工艺中突出的问题,如冷却过程工艺制定简单,介质冷却能力缺乏综合评价,工艺执行及记录简单,工艺可控性和可追溯性差等,为了规范淬火冷却全过程控制,保证淬火质量,减小质量分散度,进行了“热处理冷却技术要求”标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淬火冷却工艺制定与实施;淬火介质;浸液式淬火冷却设备;淬火介质在搅拌条件下冷却能力评价;淬火起重机与淬火夹具;淬火冷却后表面状态观察和检测;淬火冷却安全生产;环保与废弃物管理;淬火冷却介质与设备的检测、控制、记录技术要求。该标准对淬火冷却工艺设计、淬火介质冷却能力评价、淬火冷却设备设计、工艺过程的控制与记录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标准制定试图解决热处理过程实现智能化,达到热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冲击最小,建立淬火设备是封闭自控的标准化系统,实现热处理件性能可以预测。  相似文献   

16.
281A水溶性淬火介质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工厂常用的淬火介质多为油、水或盐水。然而,大量热处理淬火件是属于碳素结沟钢、碳素工具钢和合金结构钢,这些钢种所需要的正是比水冷慢而又比油更快,介于水油之间冷速的淬火介质。281A水溶性淬火介质可以填补水油之间冷却速度的空白地带,并能通过调配溶液浓度实现冷却速度的调节,是较理想的介于水油间冷速的淬火介质。我们曾用6种材料用变形和开裂试样在不同浓度28lA水溶液中进行淬火试验,效果满意。从1992年8月起我们已在高频热处理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1281A水溶性淬火介质的特性由深圳海联公司生产的2…  相似文献   

17.
钢的淬火是最常见的热处理工艺之一。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该组织具有高的硬度和优良的强度。最常见的淬火介质有水,聚合物溶液和矿物油。在整个淬火介质市场中,估计矿物油占了80%的份额。本文试图对现有的淬火油进行测试并对其淬火烈度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8.
钢的淬火是最常见的热处理工艺之一。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该组织具有高的硬度和优良的强度。最常见的淬火介质有水,聚合物溶液和矿物油。在整个淬火介质市场中,估计矿物油占了80%的份额。本文试图对现有的淬火油进行测试并对其淬火烈度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9.
水溶性淬火介质的搅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H淬火介质是一种无毒、无臭、不燃烧、无污染的新型水溶性淬火介质[1],具有冷却速度可调,使用温度范围较宽和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本文旨在研究搅拌因素对该介质冷却特性的影响,从而为其在热处理生产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1搅拌的作用对水溶性淬火介质来说,搅拌的作用很重要。高聚合物水溶性淬火介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与灼热工件的反复作用,会使其中的高聚合物发生分解,从而使淬火介质变质。搅拌可增加淬火工件周围介质的循环,降低温度,从而减缓分解变质,维持介质稳定的冷却特性,所以搅拌可起抗老化的作用。2搅拌速度…  相似文献   

20.
刘波 《热加工工艺》2008,37(6):69-72
研究了AS7G03合金在聚醚、纤维素、70~80℃热水和25~30℃室温冷水介质中淬火冷却对合金的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淬火引起的变形最小,其次是聚醚介质、纤维素介质和室温冷水;聚醚和纤维素介质淬火相对水淬而言对力学性能无不利影响.淬火冷却速度对亚稳相的析出速度有一定的影响.淬火冷却速度越快.亚稳相析出速度越慢,使合金达到最佳时效状态的时间就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