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著名城市学者伊利尔·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看到这里的人在追求什么。"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灾害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防灾减灾经验证明,城市防灾与减灾工作必然要走综合防御的道路,通过建设和不断完善城市综合防御体系,增强城市重要工程与生命线要害系统综合防灾能力,保障城市和居民的安全。本文以苏州市抗震减灾规划为例,首先分析了城市建设抗震防灾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防灾空间布局规划对策、防灾空间布局、救灾骨干网络布局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相关抗震减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日历,又翻到5月12日,距离那场山河破碎、山崩地裂的地震,已过去整整十年。十年,一切都在改变,山河生长,家园重建,不变的是我们对逝者的缅怀,对汶川的祝福,以及对地震灾难的思考与预防。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防灾减灾日。过去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构建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防灾减灾尽管是一个老话题,但与智慧城市,及绿色建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一系列的概念相结合,又有了新的意义。构建智慧城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对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就防震减灾工作先后做出二十五次重要批示,对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1月10日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应急管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创新体制、完善体系,一个个应急管理的难关被攻克;标本兼治、精准治理,一根根防控风险的立柱被打牢;建强力量、提升能力,一幕幕化险为夷的奇迹被书写……  相似文献   

7.
防灾公园     
朱红霞 《园林》2006,(12):34-35
21世纪是"城市"世纪,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北京已承诺要办一个"安全奥运",上海也要给世界一个"安全世博会"。加强防御,控制灾害,增强城市综合减灾抗灾能力是当今防灾的重点,而我们对城市绿地防灾避难的功能还缺乏认识。所谓防灾公园,是防灾功能特强的城市公园,既可作紧急避难场所,又是救灾指挥中心、紧急救援中心等。日本防灾公园的建设经验值得  相似文献   

8.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我国自2009年起,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10年,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社区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通过各地对社区综合减灾工作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综合减灾新做法、新经验在社区的运用,一个个具有完善应急救助预案和鲜明减灾特色的示范社区正在形成。桥北村位于浦东惠南镇,是惠南镇唯一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预警机制,看一看示范社区的防  相似文献   

9.
段静缘 《中国消防》2012,(20):53-55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可以看出,我国把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文化氖围营造和民众意识养成作为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提高居民消防意识,增强消防文化是应对灾害、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文化,以期推动本国消防工作的完善。因此,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消防文化的养成,对减少火灾的影响和损失,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无疑具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一幕幕黑色的灾难记忆,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城市的安全问题。我国"防灾减灾日"也曾提出"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的主题,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城市的防灾减灾?苏经宇: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人口、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区。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发生各类灾害后损失的严重性和社会影响的广泛性。从灾害风险角度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其面临的灾害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们应当立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大背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为此,"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的主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反思、探索和深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灾害事故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有效防御灾害和减轻灾害损失,关键是必须全民动员、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13.
刘芳 《规划师》2012,(6):5-6
2012年5月11日~13日,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四大议题展开:当代山地"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  相似文献   

14.
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党和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2020年工作要点,强调提升城乡建设领域抗震减灾能力是2020年的五大中心工作之一。同时,提出了三条措施:一是完善抗震管理法规制度。二是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三是夯实抗震防灾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自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我国在灾后重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也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市调研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将防灾减灾救灾提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月19日,国家减灾委公布的"2016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福建泰宁县重大泥石流灾害事件位列其中,造成36人死亡失踪和重大经济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隐患点多、分布面广、发生频度高、危害性大、损失严重"的特点,我国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形势严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  相似文献   

17.
《新建筑》2012,(4):45-45
2012年5月11~13日,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在重庆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主要讨论四大议题:当代山地"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财富也不断向城市集聚,改变了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自然生态环境,增大了城乡灾害风险。我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习借鉴引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2005年以来,国际上防灾减灾工作已由之前的应急响应为主逐渐转向了韧性城市建设,也涌现了一批成功案例。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自然灾害形势、党和政府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模式向韧性城市建设转型,以及国内外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概况介绍,力争为大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演变图。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包括近期发生的云南漾濞和青海玛多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要求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已分别在南京、哈尔滨、深圳、武汉、广西成功举办五届,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20.
感受日本公众的安全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上旬由北京市减灾协会组织的赴日考察团,参加了"中日大城市危机管理研讨会",首先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郭大庆和本人在东京立教大学作了"北京城市减灾管理"及"北京综合减灾规划研究"的演讲,随后拜访了日本内阁府危机管理局、东京都防灾中心、横滨市防灾中心、名古屋防灾中心、东京新宿防灾中心等部门.10天的研讨与参观,感受最深的是日本不仅有严密的国家、都道府县、区村町三级防灾体系,更有国家防灾立法下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一系列务实行动.以下就感触最深的几点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