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出发,探寻了场地特征和场所精神对于场地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从使用者的角度即以人的场所体验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大感官反应出发,通过对典型场地设计作品的解读,重新审视场地场所精神的意义。从而得出结论:知觉体验触发体验者领会场所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场地设计的新角度,即将人类知觉体验的五要素纳入场地设计,使场地设计更具有人文性与地域性,进而完善和塑造场地的场所精神,提高场地设计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JKMM的建筑作品,体现出新一代芬兰建筑师以当代方法演绎其建筑文化传统并塑造场所与空间体验的特质,表达出强烈的象征性和精神性。他们强调以主观个体之于建筑的体验,敏感回应空间感知、重视经验与记忆的唤起;其运用传统自然和当代的材料,营造空间光影,完成以建筑状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在内的多感官体验。这些,也正如同JKMM强调的—注重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尊重,体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和建筑师社会责任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建筑基地及其周边环境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如何使新建筑与场地产生更密切的整体联系,不仅满足建筑本体的使用需求,同时对建筑周边环境营造出积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建筑师应努力的方向。本文对多米尼克·佩罗设计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新馆和韩国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园中心综合楼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从场所营造出发进行建筑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示空间的演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作为世界最为重要的建筑展览之一,其成功不仅在于先锋建筑理念的推广与优秀建筑师的参与,同样包括其对建筑展示空间与场地的利用。本文通过两个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首先通过场地与场馆演变的介绍说明其对历史空间的利用所产生的独特场所特征;同时通过对策展理念的分析阐述其对展示空间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场所精神是基地环境、建筑空间和整体氛围的统一体。文章以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为解析案例,剖析了基于环境的文化建筑的场所精神创作手法和策略。该案例从基地环境出发,将建筑和环境以及文脉进行有机融合。基于场所精神理论并结合设计实践,作者通过文章阐述并提出了将建筑、场地环境以及文脉相结合构建场所精神的文化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程向阳 《建筑与文化》2016,(11):181-183
正场地空间建筑建筑经由场地环境出发,并通过本体的空间特性来形塑特定的场所,场所感的界定是通过人、环境与建筑互动的体验和被体验,看和被看的经验上逻辑,形成不同受众者身体、心理和视觉等的接触和感知。一个建筑的形成决定了场所的边界、内容和产生的意义,市民文化中心建筑创作理念的核心不仅仅是在塑造一个建筑,更是在创造一个场所,一个积极的城市新空间。1.选址文化中心项目基地位于蓝色新区核心区主轴与公园的交汇处,龙泉湖公园的西侧,由于规划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西班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作品与现实背景,基于具体典型的案例,运用建筑批评学的评价手法(文化批评模式、形式批评模式、类型学批评模式),探究其建筑与区域场地的协调共生关系,并试对其建筑场地思想的形成与操作手法做归纳与阐述。  相似文献   

8.
陵园建筑场所精神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对具有安置亡灵、进行祭祀和缅怀等特殊功能的陵园建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现象学分析;从分析陵园建筑的场所特征入手,对陵园建筑的场所空间的构成和体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陵园建筑场所空间的建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陵园建筑场所精神的营造进行阐释,从陵园建筑的场地、建筑细部和光等因素对陵园建筑场所精神的烘托中分析了陵园建筑场所的内涵,诠释出蕴含其中的场所精神,为陵园建筑的设计、真实的构建场所以及营造其场所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金兰兰 《中国园林》2022,(S2):53-57
考古遗址公园的场地设计更加考验设计者揭露过去和重构未来的能力。以复写作为分析和设计手法,基于对遗址的时空认知探究遗址价值,通过将场地的历史层与当代层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剖析环壕单元与环壕聚落的特点,进而提炼遗址场地与遗址背景环境特征,从空间要素、文化场景、场所体验3个层面重塑遗址景观物质空间。基于复写理论的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方法的提出为大遗址保护背景下遗产保护与考古遗址活化利用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10.
建筑现象学的哲学基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哲学中的现象学是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建筑现象学,就是要去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建筑设计过程是发现与创造相结合,即,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过程.建筑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场所意识,深入发掘环境的场所精神,在创作中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最终达到建筑与生活环境的完美融合.建筑现象学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观点,一种作为建筑师应该具有的“场所意识”,能够帮助我们对人、建筑、场所之间关系有一种本质把握,在创作中树立基于发现的整体观念.本文作者首先在第一部分,进行了对现象学与建筑现象学的理论阐述: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及其他的现象学及存在主义现象学原理;从现代建筑中的建筑现象学式的探索到诺伯格·舒尔茨和斯蒂文·霍尔等的建筑现象学理论.在第二部分,本文试图从自然场所、人为场所、特性与空间这几个方面,通过探讨分析,阐述如何运用建筑现象学的原理实现在建筑设计中场所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建筑空间异化是指从建筑设计中某一个部分的矛盾出发,面向使用者的场所体验,通过建筑师某种独具匠心的创造,生发出空间原型的独特变异体,从而更好地回应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或激发新的行为模式。建筑空间创作的手法使得建筑师的个人表演情结得以与建成环境的行为体验相结合,并借以合理发挥。本文对建筑空间异化的概念,从建筑实例的角度,进行了设计手法、空间形态、功能主题、创作思维、建筑师的角色几个层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直向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项目案例,探讨其面对不同的场地环境,在视觉上采用怎样的策略去融入和回应特定的建筑环境。并通过对直向建筑在几种特殊场地中的案例同其他建筑师相似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地说明了几种适应场地的视觉及感官应对策略,例如如何选择适宜的结构和材料去呈现设想的视觉目的。揭示了如何将视觉心理学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案例的方法,去回应场地,提升视觉感受与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13.
徐烨  汤朔宁 《建筑技艺》2021,27(5):62-67
专业训练型体育馆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体育建筑,它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专业的训练场地,因此在设计中除了需要关注运动场地的专业功能和技术需求外,还需要关心专业运动场所与运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崇明国家训练基地综合游泳馆设计为例,阐述设计者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从建筑秩序、建筑形式、建筑场所、建筑技术方面,反映了体育运动场所回归体育本...  相似文献   

14.
夏军 《时代建筑》2005,(5):140-147
建筑师站在纯粹设计的立场,认为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空间体验创造场所精神,使建筑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加建     
华霞虹  庄慎 《新建筑》2012,(2):67-71
通过介绍三个普通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不同的加建思路,得出更新项目成败的关键是:当受到旧建筑空间结构和场地现状的牵制时,应巧妙地通过加减,重新组织建筑群落,协调与基地周边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创造出既有历史延续性又具现代感的场所体验.  相似文献   

16.
《新建筑》2017,(5)
场所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是其所处特定时空和环境对建筑的反映。针对当代建筑实践中"图像建筑"和"建构建筑"削弱建筑与场所联系的问题,试图通过对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作品运用表皮传播场所信息的解读与研究,指出其表皮面向场所性表现的的三种设计策略:场地特征、空间体验、时间象征,并归纳总结这些策略的操作手段,以寻求表皮形式与场所显现的关系,为当代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筑场地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场 地周边环境、交通关系、自然地形、视线景 观等众多条件构成建筑设计的影响因子。然 而很多建筑师关注建筑形式的创新、建筑单 体的塑造,而容易忽视场地因素,使建筑凌 驾于整个场地环境之上。建筑应怎样与场 地各要素协调已成为建筑师亟需重视的问 题。建筑师杨瑛在实践中重视建筑功能、形 态的同时坚持尊重场地,寻求建筑与场地环 境的共生共构。文章结合中南大学新校区综 合楼、杨瑛创作室、苏仙岭景观瞭望台、安 化军事博物馆等实际项目,发掘建筑师在其 作品中对场地的思考以及采取的相关设计 策略,思考怎样从场地出发并设计。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建筑现象学的哲学思辨,从场所艺术和体验艺术两个角度去研究峨眉山伏虎寺佛教寺庙空间的艺术特征,对其场地环境,建筑特征,空间秩序,园林景观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该佛寺建筑群及其所在场所的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办公建筑设计中,通过创造多孔性、延续文化传统肌理的城市环境空间,使建筑的外观形体,在人们行进中的空间体验——时间、空间、光线、阴影、肌理、质感、色彩等现象与人的经验感受溶为一体,通过对材料、细部、色彩注重与地方历史、文化、气候、地理条件的呼应,从而使建筑与场地紧密切合,增加建筑的体验感,达到建筑与地方特色生活共生、锚固的场所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华霞虹 《时代建筑》2003,(5):112-117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因基地关系而生的建筑,其设计目标是引发人们对场所的全新认识并获得独特的空间体验。其空间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都源于建筑师对形态离合与空间精神之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