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通过平衡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考察其对模板分子莱克多巴胺的吸附性能和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莱克多巴胺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和吸附性。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链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链霉素的快速、灵敏测定,将特异性强的分子印迹技术与检测灵敏度高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结合,构建链霉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以链霉素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功能单体,利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膜。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以铁氰化钾为探针,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链霉素进行定量测定及传感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线性范围为5.00×10~(-8)~8.00×10~(-5)mol/L,最低检出限(LOD)为3.45×10~(-8)mol/L,为链霉素的测定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石墨烯和金纳米粒子的复合物(GS-AuNP),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将该复合物和壳聚糖(CS)依次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修饰电极(CS/GS-AuNP/GCE)。以3-氨基苯硼酸盐酸盐(APBA)为单体,肾上腺素(EP)分子为模板,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该修饰电极表面进行电聚合,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膜,洗脱掉模板分子EP后得到分子印迹传感器(MIP/CS/GS-AuNP/GCE),用于肾上腺素的检测。溶液中的EP可与传感器表面的MIP特异性结合,在富集一定时间后,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溶液中EP的浓度。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DPV峰电流分别在1.0×10-7~1.0×10-5 mol/L及1.0×10-5~1.0×10-4 mol/L EP的浓度范围内随EP浓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检出限为5×10-8 mol/L。制备的MIP/CS/GS-AuNP/GCE传感器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的肾上腺素含量检测,回收率在98%~105%之间。  相似文献   

4.
以壬基酚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壬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滴涂至玻碳电极表面构建电化学传感器。优化了壬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浓度、富集时间、p H值等对传感器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壬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浓度为5.0 mg/m L,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 H值为7.0,富集时间为7 min;在最佳条件下,用该电化学传感器对壬基酚进行检测,其峰电流响应与壬基酚的浓度在0.05~10.0μ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μmol/L(S/N=3)。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壬基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特异性识别目标分子,在环境监测、药物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诸多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中功能单体的选择、敏感膜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分析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以六方氮化硼(h-BN)修饰玻碳电极(GCE-BN)为基底,苯酚为功能单体,通过电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可用于水样中氯氰菊酯(CYP)快速检测的分子印迹聚合膜传感器。借助拉曼光谱仪和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聚合膜的物相组成和表面结构,采用恒电位诱导法洗脱模板分子,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评价传感器的灵敏度。结果表明:传感器响应电流变化值(Δi)与氯氰菊酯的浓度在2. 0×10~(-8)~3. 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8. 5×10~(-9)mol/L,水样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6. 3%~100. 2%之间。传感器制备简单,检测成本低廉,兼具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采用碳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材料、纳米分子印迹和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改进电化学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L-精氨酸(L-Arg)和纳米金(Au NPs)修饰玻碳电极(GCE)获得Au NPs/P-L-Arg/MWCNTs/GCE修饰电极,通过静电作用将氨基修饰的莱克多巴胺(RAC)适配体固定于电极表面,制得新型莱克多巴胺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考查了扫描速度、培育温度、培育时间、适配体修饰量以及p H等条件对传感器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优化条件下,其线性范围为1.00×10-11~1.00×10-7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80 4,检出限达1.00×10-11mol/L。另外,该传感器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将其用于实际猪尿中莱克多巴胺的检测,回收率为97.1%~103.0%,相对标准偏差低于9.4%。  相似文献   

10.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具备精确辨认目标分析物的能力,并以灵敏度好、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利于携带等优点,在环境监测、医学研究、食品检验等领域广受欢迎。本文重点阐明了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传感器以及两者协同作用后的基本原理,并一起总结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式和种类。  相似文献   

11.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人工受体合成技术,分子印迹方法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阐述了分子印迹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地讨论了单体、交联剂和印迹分子的选择以及材料的制备等问题。通过讨论,分析了共价及非共价两种结合模式,指出了两者各自的适用范围;比较了3种不同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在色谱分离、传感器技术、有机合成、催化材料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萃取、传感器、免疫分析、催化剂和膜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在手性药物分离和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吸附与分离材料,具有预定选择性、专一识别性、高度稳定性等优点。本文对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在手性药物分离和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评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化学传感器、色谱、手性分离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d molecular imprinting combined with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o determine trace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herbicide in standard solution and actual samples. For this purpose, we synthesis of vinyl silica coated MWCNTs in alkaline environment with surfactant,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were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MWCNTs by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following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dissolved in chitosan solution and dropped on th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The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ogravimetry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desorpti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membrane was characteriz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Selectivity, 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he sensors were also studied and discuss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for supervising 2,4-D from 1.0?×?10?4 to 1.0?×?10?8 mol L?1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4 and a low LOD of 4.270?nmol?L?1 (S/N?=?3). Th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ct 2,4-D with a recovery rate ranges from 96.2 to 102.4% and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s than 4.74%. This work provides potential ideas for detection of trace 2,4-D in re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6.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姜忠义 《化学世界》2003,44(2):105-108
分子印迹作为制备对某一特定的分子 (印迹分子或模板分子 )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聚合物的过程 ,在分离分析、仿生传感器和模拟酶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特性、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场合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分子印迹技术在最近2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水相识别的分子印迹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水相中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各种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并对未来水相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大黄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酚为印迹分子,4-乙烯基毗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封管聚合法合成大黄酚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吸附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此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大黄酚有较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