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恒电位计时电流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0.5mol/L NaCl介质中孔蚀发展过程及缓蚀剂对孔蚀发展的抑制作用,同时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测定合金各组分元素的溶解量。结果表明:304不锈钢蚀孔内,铬元素以三价,铁、镍和锰以二价离子形式溶解,缓蚀剂PD不改变各元素溶解的价态。极化电位对孔蚀自催化效应有显著影响。哌啶对304不锈钢的孔蚀发展过程有良好的缓蚀作用。PD对各合金元素存在“选择性抑制”效应,降低了各元素的溶解速度,弱化孔蚀自催化效应。PD增强孔内沉积层阻力,促使蚀孔向发展速度较慢的类型转变。根据孔蚀发展动力学模型,讨论了PD的缓蚀机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恒电位下电流~时间关系和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研究了304不锈钢,纯铁,铬和镍四种材料在0.1mol/LHCl中的腐蚀行为及哌啶(PD)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PD可有效地抑制304不锈钢在盐酸中的腐蚀,PD增强Cr在盐酸中的钝化性能,对铁,镍的腐蚀属阴极型缓蚀剂,在AAS测试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的组分元素Fe,Cr,Ni和Mn在盐酸中分别为+2,+3,+2和+2价离子问式  相似文献   

3.
321不锈钢钝化膜孔蚀破坏的原子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方法测定不锈钢局部破坏后各种元素的析出量,研究了321不锈钢在NaCl水不溶液中钝化膜孔蚀破坏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AAS可有效地用于不锈钢孔蚀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哌啶作为AISI304不锈钢孔蚀缓蚀剂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选用哌啶作为AISI304不锈钢在中性氯化钠介质中的孔蚀缓蚀剂。运用稳态阳极极化曲线和P-G瞬态响应测试研究哌啶的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哌啶(PD)对氯化钠溶液中304不锈钢孔蚀的发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1100小时的长时间测试证实哌啶能明显阻滞孔蚀的发展过程。哌啶通过竞争吸附机制起缓蚀作用。在缓蚀剂分子与侵蚀性阴离子的浓度比高于“临界浓度比”的体系,哌啶的缓蚀作用明显优于浓度低于“临界比”的体系。所研究体系的“临界浓度比”为PD:Cl-=1:50~80(摩尔比)。初步分析了高于“临界浓度比’体系的缓蚀剂阳极脱附及其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稳态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和恒电位-恒电流(P-G)瞬态响应测试技术研究了有机缓蚀剂哌啶(PD)对Cr25铁素体不锈钢在NaCl介质中钝化膜破坏的抑制作用,以及缓蚀剂浓度和Cl~-浓度对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D可有效地提高Cr25不锈钢在NaCl介质中的稳定性。得到研究体系的“临界浓度比”PD:Cl~-=1:100~170(摩尔比)。按照竞争吸咐机制,讨论了PD对Cr25的缓蚀作用,并对照PD对304不锈钢的保护作用,分析了PD对这两种不锈钢保护作用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采用稳态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方法和恒电位-恒电流瞬态响应测试技术研究了有机缓蚀剂哌啶对Cr25铁素体不锈钢在NaCl介质中钝化膜破坏的抑制作用,以及缓蚀剂浓度和Cl^-浓度对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NaNO3对含Cl^—衣康酸溶液中316L不锈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法以及表面膜XPS分析,研究了NaNO3对含Cl^-衣康酸介质中316L不锈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溶液中一定量的NaNO3可使不锈钢的点蚀电位显著提高,有效地撸制点蚀,缓 蚀效率达81-95%温度、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的增溶作用及缓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种电化学测试方法并利用孔蚀实验专用电解池研究了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醇和ClO_4~-组成的复合缓蚀剂对氯化钠溶液中304不锈钢孔蚀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这几种物质的一定配比能抑制304不锈钢在0.1mol/L NaCI中的孔蚀,在较高浓度NaCl溶液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从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增溶作用及无机物的还原性两个方面对复合缓蚀剂的耐孔蚀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工业纯Al在中性NaCl溶液中孔蚀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了恒电位阳极极化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和不同极化电位下孔蚀发展的i~t曲线,分析了孔蚀发展前期和后期氯离子浓度和极化电位的影响,借助原子吸收光谱从物质分析的角度对腐蚀产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恒电位下电流~时间关系和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研究了304不锈钢、纯铁、铬和镍四种材料在0.1mol/L HCl中的腐蚀行为及哌啶(PD)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PD可有效地抑制304不锈钢在盐酸中的腐蚀。PD增强Cr在盐酸中的钝化性能,对铁、镍的腐蚀属阴极型缓蚀剂。AAS测试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的组分元素Fe、Cr、Ni和Mn在盐酸中分别以 2, 3, 2和 2价离子形式溶解,价态不受缓蚀剂的影响。PD对304不锈钢在盐酸中的腐蚀存在“选择性抑制”效应,能显著减缓Cr和Ni的溶解,改变各元素溶解的比例,导致耐蚀组分在电极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11.
新型巯基三唑化合物对HCl介质中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成了两种新型巯基三唑化合物,分别采用腐蚀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其在1.0mol/L HCl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分析了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对碳钢在1.0mol/L HCl溶液中,合成的巯基三唑化合物是性能优异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12.
316L不锈钢在NaCl溶液微动过程中局部腐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球-平面接触微动磨损设备,对轧制固溶316L不锈钢在0.9%NaCl溶液微动过程中局部腐蚀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动是使不锈钢发生腐蚀的主导因素,开路状态下,316L不锈钢在微动过程中发生严重缝隙腐蚀,金属离子在微动区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碱性氢氧化物沉淀,加剧了微动区中心的贫氧特征,并改变了材料表面印化膜与基体间的应力状态,使材料表面氧化膜发生局部损伤,成为主导微动损伤扩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修订现行直接法氧化锌国标分析方法中铅、铜测定存在的问题,在水口山矿务局分析测试中心拟订的直接法氧化锌国标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直接法氧化锌中氧化铅(铜)量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仪器的工作条件及改变铅(铜)系列标准溶液浓度的办法,新方法更具科学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博 《热加工工艺》1989,(3):46-46,40
利用原子吸收法在空气-乙炔火焰中测定钢铁中钼元素时,化学干扰严重,灵敏度低。乳化剂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对钼具有增感作用,可使测试灵敏度提高。我们的试验表明,在5%OP存在下,其测定灵敏度提高约30~35%,且OP对许多元素有抑制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结合电化学技术研究了交变电场对304型不锈钢电极表面的溶解和沉积的影响.通过对钝化膜层和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交变电场参数对电极中各金属元素的溶解和沉积.结果表明:电极电化学反应总量随着交变电场频率的升高而减少,随着占空比的增加出现峰值,随着高、低电位的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交变电场下电极表面各元素的选择性溶解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研制了一种具有良好缓蚀效果的四元复合缓蚀剂HZY03。采用动态失重法、电化学方法、腐蚀形貌表征等手段研究了此复配缓蚀剂对3.5%NaCl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HZY03的缓蚀效果随着缓蚀剂量的增大而提高,最佳质量浓度为150mg/L,此条件下,其在低温(45℃)和高温(80℃)试验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率分别为91.96%和91.02%。HZY03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可有效抑制金属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海水浸泡试验,研究了NaNO_2在掺有防冻剂的钢筋混凝土中的阻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钢筋在本试验条件下,主要发生孔蚀:NSNO_2是抑制混凝土中钢筋发生孔蚀的一种较好缓蚀剂,其适宜的添加量为水泥重量的4%.  相似文献   

19.
黄玲  张颖 《硬质合金》2020,(1):69-73
本文研究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钼钠合金粉末中高含量钠元素的方法。考察了合金基体以及消电离剂等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多级稀释法,基本消除了钼基体对钠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确定过氧化氢溶剂与氯化铯消电离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5 mL和2 mL。针对钼钠合金中钠含量范围1%~5%,优选了分析波长,确定了最佳分析线为589.0 nm,在0~0.5μg/mL的钠浓度范围内,工作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 9。探究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在该条件下对钼钠合金样品进行测定,钠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n=11);通过钼基体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8.1%~102.3%之间。本方法分析快速,准确度、精密度高,能满足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技术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磷酸盐对铝合金(LY12CZ)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钠和磷酸二氢钠在较低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随着增大,在较高浓度时,缓蚀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