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提出将交叉验证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相结合实现建模变量的筛选 ,与RBF网络相结合用于建立定量构效关 (QSAR)研究的数学模型 ,并用于不对称有机磷的QSAR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马利  杜新胜  甘孟瑜 《日用化学工业》2006,36(5):305-307,323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高聚物分子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发展;介绍了研究分子定量构效的3种数学模型的统计方法: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人工神经网法和偏最小二乘法;重点介绍了多维定量构效关系,同时简要介绍了分子等值面图以及QSAR/QSPR在研究表面活性剂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分子构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学技术将医药和农药的生物活性与它们的物化性质相关联。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复线回归(MLS)”、运用‘潜变量’技术的“质点最小平方回归(PLS)”和“主要组份回归(POR)”。其目标是确定一个有预言功效的QSAR,也即能对未来化合物提供正确、有用预测的QSAR。  相似文献   

4.
为了管理化学物质的使用,需要用已知化合物的毒性来预测未知化合物的毒性。采用定量构效关系(QSAR)方法预测一系列环境化合物鱼类急性毒性(50%Lethal Concentration,LC50)。综述了QSAR的研究进展、方法体系、建模的数学方法、分子描述符,最后用辛醇/水分配系数法总结了119类化合物对鱼类急性毒性QSAR模型,对预测环境化合物鱼类毒害(LC50)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鲁静  崔波 《广东化工》2009,36(11):92-93
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处理系统和计算系统,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谱图分析、药物分子药效预测、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等方面。文章论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点,列举了国内研究者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和QSAR中的主要应用,并对以后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基于MATLAB环境的辅助农药分子设计计算机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人机界面友好 ,并针对农药分子设计过程中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QSAR)的特点 ,实现了多种QSAR建模算法的集成。应用表明系统对新农药分子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化学试剂》2021,43(7):895-905
新药研发往往是一件过程漫长且人力物力投入极大的事情。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生命健康形成的挑战,快速研发高效低毒的药物成为当务之急。定量构效关系(QSAR)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后,广泛应用于药物科学领域中,作为药物筛选及其生物活性预测的高效工具,在药物活性、毒性和渗透性预测以及作用机制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QSAR建模过程及其近年来在抗病毒药物设计与筛选中的研究进展,并对现阶段QSAR应用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秦正龙  冯长君 《现代化工》2004,24(Z1):222-223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是从分子结构入手,应用适当的描述符建立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介绍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意义,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农药及其他各种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领域中使用QSAR分析,使我们对分子作用机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指导我们去探索具有潜在活性的新化合物。QSAR的使用逐渐引起了应用化学家的注意。十年来,在农药化学及有关领域中,已经报道了许多这方面的有意义的实际工作,本文仅在于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结构效应分析及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全社会对农药安全问题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新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开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持拟除虫菊酯的高效性与持续攀升的使用量将需要更多地探究其结构-活性效应。综述了不同结构拟除虫菊酯及其异构体的活性/性质差异以及国内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QSAR研究进展,并对拟除虫菊酯QSAR研究进行了展望,可为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付瑾  马羚  焦龙 《云南化工》2022,(4):37-40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的方法,研究了44种苯类有机化合物与羟基自由基(·OH)的反应速率常数(kOH)的QSAR模型,然后运用建立的QSAR模型预测多种烯烃类有机污染物的kOH。采用两种常规验证技术,即外部测试集验证和留一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并通过CoMFA模型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结构对kO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CoMFA模型有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的特点,揭示了化合物结构对kOH值的隐性影响,在苯类有机化合物的kOH预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戴志群  曲凡歧 《农药》2008,47(1):24-25,28
计算了20个1,3,5-三嗪-2,4-二酮类化合物的最高占据轨道能级、最低空轨道能级、摩尔折射率、clogP等结构和量子化学参数,对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pI50)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建立了相应的QSAR方程,r为0.925,F为24.19.通过该方程可推测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疏水性质和立体因素.同时利用上述方程对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表明该方程具有较高的活性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用于合成产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MEIV)建立了42种Wittig反应产率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考察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合成产率的内在影响。结合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变量筛选方法和QSAR建模技术,得到7参数QSAR模型,交互校验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73;选用外部集对模型健壮性、预测能力进行考察,亦获得良好结果:R=0.984、R=0.965。模型稳定性良好,预测能力颇强。  相似文献   

14.
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合物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定量构效关系(QSPR/QSAR)的基本原理以及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合物性质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合物毒性、水溶性和LogPow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过氧自由基在水体中对有机污染物的转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叔丁基过氧基((CH3)3COO·)为例,使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方法,建立了叔丁基过氧基氧化25种有机物的速率常数与有机物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的QSAR模型表明,速率常数与氢上最正电荷数对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兴奋剂中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R_a)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0种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_D)。通过最佳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相对活性(R_a)的三参数(M_2、M_(17)、M_(29))QSAR模型,传统相关系数(R~2)与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为分别为0.935、0.719。经R■、V_(IF)、F诊断,显示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根据进入模型的3个变量可知,影响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的主要因素是-CH_3、-CH_2-、-CH、-NH_2和-NH-等结构基团。  相似文献   

17.
陈华妮  赵金和  施健  吴兴宜 《广州化工》2009,37(9):99-101,106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以及半经验方法(AM1),对系列β-榄香烯聚乙二醇衍生物分子进行QSAR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的疏水性(logP),极化率,水合能,及分子量是影响化合物抗癌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文纳  莫羡忠等 《广西化工》2001,30(2):19-20,40
用QSAR理论为指导,对吡虫啉农药分子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出数种达到农药先导化合物要求的化合物,具有进一步优化结构从而成为新农药的良好潜质。  相似文献   

19.
平衡能力指维持身体姿势处于一切静态与动态活动的基础能力。为研究30种苯二氮■噁唑衍生物对雄性小鼠平衡能力(pH)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_D)。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平衡活性(pH)的五参数(M_6、M_(46)、M_(25)、M_(63)和M_(70))QSAR模型.经R■、F诊断,显示良好的相关性和预测能力。根据进入模型的5个变量可知,影响苯二氮■噁唑衍生物对雄性小鼠平衡活性的主要因素是-CH_3、-CH_2-、C、-NH-、-N、-X等微观基团。  相似文献   

20.
新颖杀虫剂——氯噻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宝江 《世界农药》2005,27(6):46-47
氯噻啉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Okazawa等人对杀虫剂进行QSAR分析时提到过该种产品,Tomizawa在讨论结构的微小变化对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时对该物质进行了分析,Yomamoto在讨论有机物结构对杀虫剂的贡献时也分析了相应的物质。此外,Sirinyan在其专利“防治人类螨虫和寄生昆虫的水和剂制备方法”中也提到了该物质。但国外对该物质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作为农用杀虫剂开发并已商品化,1999年初开始试验,2002年10月获得氯噻啉原药及10%可湿性粉剂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