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河北省张北县义哈德一带,位于我国重要的石墨成矿带阿拉善隆起—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石墨成矿带的东部,石墨矿层赋存在古元古界红旗营子群中部含石墨大理岩层下部的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含石墨浅粒岩中,属于低角闪岩相变质岩,原岩建造为富含有机质的含砂泥质或粘土质沉积岩和火山沉凝灰岩,成矿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混合岩化作用使石墨晶体加大和矿质增富。矿床属于地台区典型的区域变质型矿床。张北一带由于第四系及火山沉积层覆盖,露头局限,根据含石墨矿层具有低阻强极化的特征,激电中梯物探是一种有效的探矿手段。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地区位于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三角地带。由于处于特殊的构造地理位置,张家口地区已经发现多处典型的非金属矿床,然而非金属矿床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的张北县义哈德石墨矿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石墨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为依托,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整理查明该石墨矿体赋存于红旗营子群第二岩组地层中,主要含矿岩性为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成矿物质来源于原岩建造中的碳质,研究区内石墨矿体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高温高压环境作用下形成鳞片状石墨矿物,经后期混合岩化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小秦岭泉家峪石墨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灵宝—鲁山—舞阳石墨成矿带。矿区主要含矿岩石为太华群观音堂组石墨混合片麻岩、石墨透辉混合岩等。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研究,对矿石含矿建造、原岩恢复及碳同位素类比等分析研究,认为小秦岭泉家峪石墨矿床含矿地层为一套典型的变质沉积岩组合含矿建造;原岩为钙质、长英质沉积岩,并夹有中基性火山凝灰岩;碳物质来源主要为沉积地层中的有机碳;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赤城艾家沟南山石墨矿床含矿层位为太古界崇礼岩群艾家沟组,成层状、似层状分布。石墨矿体与围岩(石墨化变粒岩)产状一致,石墨化变粒岩是矿体的直接围岩也是含矿层位,反映为一套以浅海陆棚相的粘土岩、粉砂岩、碳酸盐岩为主,间有基性火山喷发的原岩所组成。  相似文献   

5.
西峡县军马河石墨矿属于秦岭—大别山褶皱系北秦岭朱阳关—柳泉铺石墨成矿带,矿区石墨矿赋存于秦岭群雁岭沟组地层中,含矿地层岩性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等,原始岩性组合为含碳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夹少量长英质、铁镁质火山岩,为一套有连续相序的浅海陆源碎屑—碳酸盐含炭沉积建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矿床,并具有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特征。区内石墨矿的控矿因素主要为原岩(建造)性质和变质作用[1]。矿床规模较大,估算资源量1 253万t,矿层厚度大且稳定,矿石质量好。  相似文献   

6.
下射垛地区石墨矿为赋存于泰山群雁翎关组地层中的区域变质型矿床。矿体含矿岩性主要为石墨斜长角闪岩、石墨变粒岩、石墨角闪岩等,受北北西向韧性剪切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角闪岩及变粒岩,矿体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主要矿物成分有斜长石、石英、角闪石、石墨等。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矿石特征及质量的分析论述,认为本石墨矿建造可称为变粒岩变质沉积建造,后期变质作用对成矿有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康保县万隆店一带位于冀西北坝上高原区,区内基岩露头较差,出露的多为新太古界红旗营子岩群区域变质岩,其中已发现大型规模区域变质型万隆店晶质石墨矿床。石墨矿体赋存于红旗营子岩群东井子岩组中部的含石墨变粒岩、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及含石墨大理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本区为浅覆盖区,物探异常对圈定含石墨地层的分布有指导意义,以"低阻—高极化"特征明显区别于非石墨化岩石,当视电阻率异常与视极化率异常对应较好时,往往与较强石墨化地层相对应。含矿的红旗营子岩群形成于晚太古代,成矿时代属五台期。变质程度属于低角闪岩相,原岩建造为富含有机质的含砂泥质或粘土质沉积岩,成矿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文章在总结归纳万隆店晶质石墨矿床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在该区开展石墨矿资源调查评价发现的后大兴德等矿点资料,主要从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探异常特征入手,初步总结分析了该区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并指出了本区石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国内几个主要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床的特征对比,确认吉林省集安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具有区域变质型矿床地质特征,属于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集安群荒岔沟组含墨变粒岩等含墨建造是寻找晶质石墨矿的直接找矿标志。该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具有低硫、易选、大鳞片等特点,可以实现区域性开发。  相似文献   

9.
大兴德石墨矿床主要含矿层位为新太古界红旗营子群第二岩段,成层状、似层状分布。石墨矿体与围岩(石墨化变粒岩)产状一致呈层状,石墨化变粒岩是矿体的直接围岩也是含矿层位,成因类型属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晶质石墨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均居全国首位,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都很大。本文从矿床类型及分布;矿床时控、层控及含矿建造;成矿原岩;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等方面,概述我省东部地区石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晋蒙地体集宁群上部孔兹岩系和下部麻粒岩系的不整合构造接触,将本区划分为4个构造单元。通过对集宁群岩石学特征的分析及变质原岩的恢复,分析出其沉积环境具有差异。同时依据麻粒岩系形成于晚太古代而孔兹岩系形成于早元古代,对金红石的形成过程进行反演,推断其第一次主成矿期为阜平期,含矿岩层为集宁群下部麻粒岩系,右所堡组含石墨黑云角闪片麻岩。后经吕梁期地层重熔成矿物质迁移,最终在集宁群上部孔兹岩系下白窑组下段富集成矿,矿石岩性为含夕线石榴二长浅粒岩。  相似文献   

12.
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分布于淅川县小陡岭—蒲堂—老灌河一带,地处秦岭造山带东段南支,木家垭—内乡断裂与淅川断裂之间。为查明区域石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规模、矿石特征和矿床成因等,相继开展了矿产普查、预查工作,并对整个成矿带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石墨矿赋存于古元古代大沟岩组中,石墨斜长片麻岩、石墨片岩是石墨矿的主要赋存层位,矿层受地层控制明显,矿体与矿层基本吻合;②矿层多分布于成矿带西段和东段,中段较少,西段矿层多赋存于大沟岩组上部岩石组合中,中段及东段矿层赋存于中部岩石组合中;③西段矿石类型多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少量为石墨片岩型,中段和东段多为石墨片岩型,少量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④含碳沉积建造和区域变质作用是石墨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期为中、新元古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矿产勘查,在该成矿带上相继提交了小陡岭、徐家湾—李家营、下大扒、柳树沟4个大型、特大型石墨矿产地;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靶区内矿产地外围均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石墨矿层。综合成矿预测结果表明: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远景资源量可达上亿吨,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墨矿开采基地。  相似文献   

13.
班巴拉维石墨矿位于坦桑尼亚中东部的莫罗戈罗—多多马石墨成矿带上,其含矿岩性为古元古代乌萨迦兰超群鲁匡古勒组的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矿区内共发现13个石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近南北向展布,倾角11°~45°。其中Ⅴ号、Ⅸ号石墨矿体为该矿区的主矿体,在矿区南部共圈定(333)+(334) 类石墨矿石量约3 807.20万t,石墨矿物量约237.37万t。通过班巴拉维石墨矿研究及与中国典型地区石墨矿对比,发现它们在矿床地质特征、变质特征、成矿时代、炭质来源、矿体及矿石类型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进一步证明班巴拉维石墨矿属于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西峡县狮子寨矿区石墨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秦岭—大别山褶皱系北秦岭朱阳关—柳泉铺石墨成矿带,矿区主要含矿岩石为秦岭群雁岭沟组片麻岩。该区褶皱较为发育,褶皱活动对矿体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造成了本区石墨矿的局部富集。本文分析了狮子寨石墨矿矿床特征、矿床成因,提出了在该成矿带中寻找石墨矿床潜力较大。随着地质找矿的进一步开展,本区可成为我国重要的晶质石墨矿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区域构造演化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归纳了研究区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岩石类型,划分了研究区的变质相,探讨了石墨矿的碳源并恢复了石墨矿原岩,讨论了研究区石墨矿的变质成矿作用。研究认为:研究区石墨矿层为沉积成因的层状矿层,石墨的碳源为有机质,含矿母岩的原岩为含碳的碎屑岩和灰岩,如含碳长石砂岩,含碳泥质粉砂岩或泥质砂岩,含碳硅质灰岩或含碳灰岩等,原岩经历了高温高压的区域变质作用,并受到后期岩浆活动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叠加影响,发生脱氧、脱氢反应并(或)重结晶而成矿。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桐柏县大河石墨矿区属于河南省三大石墨矿带中最大的石墨矿成矿带——卢氏县朱阳关—镇平县柳泉铺石墨矿成矿带一向东延伸到桐柏的部分。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该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系统总结了大河石墨矿区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7.
坦桑尼亚石墨矿资源较为丰富,研究其石墨矿资源特征及资源潜力,对坦桑尼亚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石墨矿资源选区评价和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矿床主要分布于其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常见的石墨矿床类型主要有:岩浆岩型、变质岩型和风化沉积型,其中变质岩型石墨矿床具备较大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坦桑尼亚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石墨矿床的成矿类型、分布和规模进行研究,初步认为坦桑尼亚东南部的石墨成矿带延续至莫桑比克境内,该成矿带上石墨远景资源量巨大,具备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水底沟石墨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鲁山—舞阳石墨成矿带上。含矿地层为中太古界太华群水底沟组,矿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型晶质石墨矿。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研究分析,认为该石墨矿成因类型为前期碳源沉积—后期区域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西峡县大路沟石墨矿属于秦岭—大别山褶皱系北秦岭朱阳关—柳泉铺石墨成矿带,矿区石墨矿赋存于秦岭群雁岭沟组(Pt1y)地层中,含矿地层岩性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等,原始岩性组合为含碳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夹少量长英质、铁镁质火山岩,为一套有连续相序的浅海陆源碎屑—碳酸盐含碳沉积建造。矿床规模较大,估算资源量2 565万t,矿层厚度大且稳定,矿石质量好。  相似文献   

20.
妥拉海河一带石墨矿位于伯里克—香日德石墨矿成矿带上。含矿地层为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下岩组,矿石类型主要为大理岩型晶质石墨矿。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分析,认为该石墨矿成矿类型为区域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