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总结梳理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三种典型模式——常规复绿模式、土地再利用模式和1+N综合产业模式,并对其适应性、优缺点和运行机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北京市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认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要加强规划统筹和系统思维,强化部门协同;在模式选择上需要因地制宜、一矿一策;激发市场活力是确保资金充足、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路径,需要更加完善的政策予以保障;在技术集成和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由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以郑州市矿区为例,结合无人机遥感调查、野外实地调查等技术,明确了研究区域生态修复治理现状,即当前矿山土地资源破坏总面积约为19 105 000 m2,仅有9%的土地资源完成了生态修复。经过治理的矿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6.6 g/kg,植被资源覆盖度为25.07%,空气达标率为80%,区地上地下水资源均呈现出匮乏状态。当前矿山生态修复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区域生态修复治理现状,从土地资源、土壤适宜性、水资源分布、植被资源覆盖、水土流失、空气质量等方面出发分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保障相关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修复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废弃矿区林草覆盖率,有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研究了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施工技术,分析了研究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涉及图斑数14个,图斑总面积85.96 hm2。基于此,研究了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技术,主要为坡顶或坡面上的悬挂岩块、松动岩石进行清除,边坡整理,清理危岩体和采坑回填。然后分析了各个工程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研究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京北地区露天矿山主要存在包括"三废"、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矿山环境问题。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采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治理,改变治理区地质环境条件,减轻地质灾害,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空间。本文以密云某废弃矿山为例,因地制宜,采用了"立体绿化模式",针对不同的边坡类型采取了不同绿化方式,实现了较好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情况的实时监督监管,本文以2019—2021年多期次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基础,对湖北省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侧各10 km范围内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可知,截至2021年8月底,湖北省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废弃露天矿山已治理面积为1 125.51 hm2,占待治理面积总和的50.58%;正在治理面积为642.53 hm2,占待治理面积总和的28.88%;总体治理效果良好。根据影像特征和野外查证结果,将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划分为生态复绿模式、景观再造模式、农业用地模式、自然封育模式和综合治理模式等5类,对我国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废弃露天矿山在历史矿产开采过程中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质灾害危害、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破坏、土地资源损毁等。本文以秦岭南麓废弃露天矿山——宁陕县寸儿坝花岗岩矿为例,针对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因地制宜提出修复治理方案及措施,以期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系效益共赢,为秦岭南麓类似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我国矿山环境修复工作,文章解析了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定义,分析了修复模式的特点并探讨了模式的构成原理。提出了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建立过程,指出模式具有针对性、普适性和过程性等特点。以煤矿地面塌陷问题为例,示例了地面塌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并分析了具体模式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为指导,针对陕西省黄河流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需求,以合阳县黄河西岸废弃露天矿山为新型产业承载地,通过"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生态产业"等措施,实现矿区生态环境再造与产业再生,打造美丽田园,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废弃矿山占用土地资源,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迫在眉睫。当前各级政府财政对于矿山生态修复投入不足,亟须社会资本参与。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为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运作打开了大门。通过在江西省某县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实践,分析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开发利用方向和不同修复方式的适用范围,明确了社会资本投资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运行及收益模式,为区域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景观修复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探索不同条件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中的景观修复模式,以焦作红砂岭废弃矿山为例,通过地质环境调查和勘察,分析其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其地理区位和修复功能需求等,明确其修复方向,提出不同条件下的矿山生态环境景观修复模式。研究表明,不同地质环境问题、不同区位条件、不同需求的矿山生态修复采用不同的景观修复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隐患、修复生态环境,提高景观形象功能,以经济合理的方式达到矿山生态环境景观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了露天矿山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因挖损、压占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露天采场、排土场、尾矿库、工业场地、生活办公区及道路应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对建设绿色矿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邱越雄 《中州煤炭》2023,(4):1-9,15
矿山的过度开采会加速水土流失、降低植被存活率,导致矿山区域生态环境变差,急需进行矿山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提出了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植被选择与施工技术,分析矿山区域的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获取土壤有机物质的性质指标,分析了土壤物质的总体含量会对生态环境修复效果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选取不同种类的植物指进行调查、筛选测试,得到适应力强、成活率高、覆盖率广的植被,实现生态修复植物的选择。以修复植物选取结果为基础,对矿区的道路、边坡、生产环境等进行治理防护,完成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植物的选择与施工技术研究,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黄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露天开采矿山众多,存在大量亟待生态修复治理的边坡。根据边坡的岩体岩性、岩体结构类型、坡度、坡向、坡高的组合关系,将黄石地区的露天矿山边坡划分为难治理型、较难治理型、较易治理型、易治理型四类,指出岩质、整体状和块状结构、陡坡及以上、顺层坡、高及超高边坡的生态修复难度较大。露天矿山边坡的类型及生态修复难易程度不同,应本着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便利性原则,因地制宜地制订生态修复治理方案,以达到修复效果和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魏鹏  王大国  刘云  余晨  李甜 《金属矿山》2022,51(9):209-215
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自然资源部、各省级自然资源厅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要对长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生态修复。为探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生态修复模式,在对四川省已经开展的近1 000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方相关政策文件,阐述了长江干支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内涵,归纳了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采场边坡、采场底部平台及工业广场、排土场等主要生态修复模式,总结了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经典案例,剖析了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修复图斑范围、修复方向不准确,耕地概念不清楚,重地灾治理、轻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布置不合理等问题,以期为今后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露天采矿具有基建期短、见效快、开采成本低等特点,我国建材矿山绝大多数采用露天开采方式。但露天开采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开采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易诱发崩塌等地质灾害;露天采场和工业场地、以及建筑物等功能区破坏了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等。本文以石层子石灰岩矿为例,具体分析评价了矿山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恢复治理措施,以供同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某石灰石矿山为例对矿山开采中存在问题和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矿山需求及数字采矿技术、信息技术等,提出露天矿山数字化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思路、架构、具体建设内容、建设关键技术等,对矿山企业如何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对矿山开采过程实现综合管控进行解答,为露天矿山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鄂东大别山地区因石材矿产资源开发形成许多废弃露天石材矿山,引发大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做好新时期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沿线的废弃露天石材矿山为例,提出要创新生态修复理念和生态修复技术;建议在实施常规复绿工程基础上,全域统筹规划适宜的园林景观工程和康养休闲工程等.这一...  相似文献   

18.
张先昂 《现代矿业》2020,36(10):228
为了盘活全国因矿山开采而挖损、压占、塌陷的约3.6万km2土地,针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对矿山生态修复的概念、生态修复思路及相关模式进行了阐述,通过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对地质地形、景观视觉效果以及动植物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可以为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保护生态环境,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本文通过采用台阶式降坡卸荷的方式治理海南某废弃露天矿山,并设置防护网、安全警示牌等防护措施,以消除安全隐患,利用矿山的特点,植树种草,设置鱼塘,美化环境,达到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建平 《中国煤炭》2023,(S1):107-110
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应推动生态补偿机制领域法律法规的落实,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规范矿山资源开采生态治理工作,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力度。对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模式进行了探究;介绍了山不拉煤矿生态修复治理的具体实践。山不拉煤矿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监测,能针对不同生态损害区采取不同防治措施,使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及时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