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湿法磷酸净化萃余酸的资源化利用,将萃余酸应用于磷矿反浮选中。在模拟并采用现场反浮选工艺的条件下,研究单独使用萃余酸和与硫酸混用的浮选效果,二者均能获得良好的选矿指标,可节约硫酸用量,降低选矿成本,为萃余酸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枫  葛颖新  刘涛  李蕾 《无机盐工业》2012,44(12):51-53
对硫酸浸出硼泥中镁离子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硼泥颗粒粒径、硫酸稀释比、酸浸温度对浸出镁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硼泥颗粒粒径为62~77 μm、硫酸稀释比为1∶2、酸浸温度为60 ℃时,得到镁离子最高浸出率为64.61%。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出,当硼泥颗粒粒径为62~77 μm 时,硫酸浸出硼泥中的镁由表面反应控制和固膜扩散控制共同作用,酸浸活化能为14 kJ/mol。  相似文献   

3.
利用萃余酸直接制备工业级磷酸一铵,所得产品往往纯度不高且总氮偏低,使其应用受限。以氟化铵为沉淀剂,对萃余酸二次中和后的母液进行沉淀除杂并补氮,再浓缩结晶,得工业级磷酸一铵。通过考察氟化铵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镁脱除率和产品总氮含量的影响,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待浓缩母液与氟化铵的液固体积质量比(m L/g)为1∶0.03、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0 min。获得的产品纯度为98.79%,总氮质量分数为11.99%,较之前均存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氯化钾和湿法磷酸净化后的萃余酸为原料,利用正丁醇为萃取剂回收萃余酸中湿法磷酸制备磷酸二氢钾的新方法。研究了正丁醇含水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余酸用量等因素对产品产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m(萃余酸)∶V(正丁醇)为127.4 g/L、m(水)∶V(正丁醇)为95 g/L、温度为30 ℃、萃取时间为60 min、m(氯化钾)∶V(正丁醇)为26.075 g/L。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回收利用萃余酸的经济、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萃余酸、磷铵渣酸和浓缩渣酸等制备硝基复合肥料浆。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硝基复合肥料浆黏度的影响。提出生产硝基复合肥料浆的较优工艺条件:硝酸与渣酸(m(萃余酸)∶m(磷铵渣酸)∶m(浓缩渣酸)为1.07∶1.19∶1.00)质量比控制在0.9~1.1,料浆p H 5.6~6.0,料浆w(H_2O)25%~30%。  相似文献   

6.
溶剂萃取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湿法磷酸净化方法。在转盘塔中,以甲基异丁基酮(MIBK)为萃取剂,开展了净化湿法磷酸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搅拌转速、相比对磷酸萃取率、杂质离子选择性、洗涤效果和反萃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萃取过程适宜的相比(溶剂与磷酸的体积比)为4,搅拌转速为200~400 r/min,在此条件下磷酸萃取率为85%;洗涤过程的搅拌转速不应大于100 r/min,适宜的洗涤酸用量为溶剂相体积的10%~15%,在此条件下铁离子(Ⅲ)和镁离子脱除率均在90%以上、铝离子脱除率大于70%、硫酸根脱除率为50%~60%;反萃过程搅拌转速不应大于200 r/min,适宜的反萃水用量为溶剂相体积的9%~15%。MIBK对阳离子的脱除效果较好,但是对阴离子的脱除效果不佳。经过萃取、洗涤和反萃3个过程,磷酸收率为57.8%~70.3%,磷酸中铁离子(Ⅲ)含量可以达到工业级磷酸标准,但是硫酸根的含量无法达标,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脱除。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剂萃取法从盐湖析钾老卤中提取硼(萃硼率达到98%),萃硼余液再利用FeCl3作为协萃剂、TBP煤油为萃取剂,通过铁锂共萃、锂镁分离及锂铁分离提取锂(萃锂率达到97%)。萃取剂循环利用,其优点是:工艺简单、生产能力大、提锂效率高,对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H酸的中间体硝基T酸生产中产生大量废酸,通过叔胺类萃取剂N235处理该废酸,再采用纳滤膜脱除萃余液中残留萃取剂及可溶性萘系磺化物。适宜的纳滤前处理萃取条件:在萃取油相中不添加正辛醇;N235体积分数为33%,W/O(水油比)为2:1。经过二级萃取后,CODCr去除率为79%。二级萃余液采用纳滤膜浓缩至1/6体积,平均通量可达9.9~20.9 L·m-2·h-1,纳滤后可回收27%浓度的硫酸,CODCr总去除率为94%~97%,总色度去除率99%。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溶剂沉淀法净化萃余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循环利用湿法磷酸净化的萃余酸,实验研究了溶剂沉淀法净化萃余酸的工艺条件,选择以乙醇和异丙醇体积比为1的混合醇作为溶剂,对不同杂质含量的萃余酸进行了净化除杂。实验结果表明:在溶剂与萃余酸体积比为5:1、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75℃的条件下对萃余酸中的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75%以上,达到净化萃余酸循环利用的要求,蒸馏回收溶剂也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磷化工企业渣酸、萃余酸产量日益提高,但受限于渣酸和萃余酸杂质(阴离子、阳离子)含量高及萃余酸黏度大等因素,使其利用率存在一定的上限,实现渣酸和萃余酸的高效、增量利用已成为磷化工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迫切难题。介绍了渣酸、萃余酸的来源及主要性质;全面阐述了萃余酸净化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现有的净化方法,主要包括络合净化法、酸碱调节法、膜过滤法等;梳理了渣酸和萃余酸综合利用研究及应用进展:利用渣酸和萃余酸制备精细磷化工产品、制备农用肥料产品及在其他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并对未来渣酸和萃余酸高效利用应关注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渣酸和萃余酸等副产资源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溶剂萃取法生产湿法净化磷酸过程副产的萃余酸因含有大量杂质而难以回收利用,萃余酸的有效合理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综述萃余酸制备肥料的方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基于萃余酸利用现有工艺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湿法磷酸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渣酸和萃余酸,其主要用于生产化肥,但近年来化肥产能过剩、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因此这些渣酸、萃余酸的合理利用已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拟将这些渣酸、萃余酸作为调整剂用于磷矿浮选,对其在磷矿反浮选试验中的效果与浓硫酸在磷矿反浮选试验中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简单的经济效益分析,以期为渣酸、萃余...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卤水两碱法净化过程成垢离子(Ca2+,Mg2+和CO32-)的行为,揭示卤水净化成垢离子脱除与控制的基本规律.研究了"NaOH-Na2CO3"两碱用量对卤水中钙镁离子净化效果及精卤中残留碳酸根离子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两碱用量,调控卤水pH值,可以在脱除钙镁离子的同时,实现碳酸根离子的高效利用,控制...  相似文献   

14.
镁磷比m(MgO)/m(P2O5)>8%的高(含)镁磷矿在硫酸法磷肥生产中,含镁磷酸盐会严重影响反应过程,导致产品理化性能变差,特别是产品含水很高,而且极难挥发,潮湿易结块,造成包装贮运和施用困难。阐述应用高镁磷矿生产过磷酸钙的意义,利用高镁磷矿维持过磷酸钙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工艺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湿法磷酸溶剂萃取净化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其生产过程中副产的萃余酸的合理利用已成为企业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综述了湿法磷酸溶剂萃取净化副产萃余酸的利用现状及优缺点,介绍了几种典型萃余酸利用的方法,并就萃余酸合理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和盐酸的混合酸分解高镁磷尾矿获得的酸解液为原料,研究不同萃取条件和反萃条件对磷酸萃取率和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蒸发结晶除杂后的酸解液采用正丁醇进行萃取时,当萃取温度为室温、萃取原液P2O5浓度为48%、萃取相比为3︰1、萃取时间为10min时,可达到较好的萃取效果。在此条件下,P2O5的萃取率可达68%以上。从有机相中进行H3PO4反萃时,反萃剂采用水,加入量为反萃前有机相体积的30%,反萃时间为5min,常温下进行反萃,P2O5的反萃率可达90%以上。反萃后获得的溶液H3PO4浓度达到50.49%,其它杂质含量均较低,说明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高镁磷尾矿酸解液中萃取磷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李天杰 《无机盐工业》2012,44(12):38-39
某硫酸锌生产厂,由于原料氧化锌矿中钙镁含量较高,用硫酸浸出后的硫酸锌溶液中钙镁含量也较高,导致生产的硫酸锌产品钙镁含量偏高,主含量偏低,影响了硫酸锌产品质量。对氢氟酸沉淀法脱除硫酸锌溶液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了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用氢氟酸作为沉淀剂,在较低温度和较高pH条件下可有效脱除硫酸锌溶液中的钙镁离子,并能控制氟在溶液中的累积,使制得的硫酸锌产品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石浒  陆剑鸣  陈忠  林晓 《化工学报》2016,67(7):2887-2892
H酸的中间体硝基T酸生产中产生大量废酸,通过叔胺类萃取剂N235处理该废酸,再采用纳滤膜脱除萃余液中残留萃取剂及可溶性萘系磺化物。适宜的纳滤前处理萃取条件:在萃取油相中不添加正辛醇;N235体积分数为33%,W/O(水油比)为2:1。经过二级萃取后,CODCr去除率为79%。二级萃余液采用纳滤膜浓缩至1/6体积,平均通量可达9.9~20.9 L·m-2·h-1,纳滤后可回收27%浓度的硫酸,CODCr总去除率为94%~97%,总色度去除率99%。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9.
<正>公开(公告)号:CN101613094公开(公告)日:2009.12.30该方法包括在萃余酸输送泵上加安装变频调节器,保证萃余酸的输送量为恒定量;将萃余酸与普通原料磷酸配合,使配合酸中氧化物含量低于3%;再在配合酸中加入表  相似文献   

20.
以"烧碱-纯碱"的方法对脱盐废水中钙镁离子的脱除进行了研究,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脱除前后的钙镁离子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温度、两碱用量、反应时间、陈化时间四个因素对钙镁离子脱除率的影响,综合比较找出了最优条件:25℃下,两碱用量为理论量的1.2~1.4倍,反应时间为1h,陈化时间为2h,此条件下钙镁离子脱除效果最好,钙离子脱除率达96%以上,镁离子脱除率平均可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