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钢筋混凝土大梁剪切区裂缝用钢板粘贴加固的实例,说明钢板加固的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 一、裂缝情况及原因 某办公楼中的大办公室,平面尺寸近似扇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跨连续大梁断面为240mm×400mm,跨度分别为5m,支承着断面为150mm×350mm的次梁,次梁传给大梁的集中力标准值P_k=49.4kN。施工图中在支座附近箍筋没有加密,大梁支承次梁处既无箍筋加密,又无吊筋,结果在拆模后不久即发现大梁支承次梁处有抗剪破坏的斜裂缝,缝宽0.2mm~0.5mm,如图1所示。按大梁在支承次梁处,每侧1只箍筋计算,发现抗剪承载力差44%。  相似文献   

2.
翁明光 《山西建筑》2006,32(12):116-117
介绍了利用粘贴钢板加固铁路钢筋混凝土梁的工法特点,论述了粘贴钢板加固铁路钢筋混凝土粱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该加固法的工程应用,以推广该方法。  相似文献   

3.
粘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板加固既有混凝土梁技术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课题,通过6根粘贴玻璃钢板混凝土梁的动静载试验研究指出,粘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能使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平均提高30%~40%,极限承载能力提高30%以上,而混凝土梁的刚度只提高13%~15%,所以,补强混凝土梁的疲劳承载能力不会和静载承载能力一样得到同步提高.玻璃钢板能较好地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玻璃钢板的应变与钢筋应变满足准平面假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预应力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构件的性能作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应用预应力玻璃钢板加固梁构件的施工工艺.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4根试件的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比了预应力玻璃钢板加固的受弯构件与非预应力玻璃钢板加固的受弯构件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抗弯刚度等工作性能,分析了预应力对构件弯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预应力玻璃钢板极大的提高了梁构件的工作性能.另外,本文提出了预应力玻璃钢板加固的受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计算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粘贴钢板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生 《建筑施工》2001,23(4):264-266
广东省政府二号楼加建改造工程,计划在原有结构上加建一层,并利用原结构屋面板作为加建层的楼板。该屋面板原按照不上人屋面进行设计,其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m~2,改变使用功能后,其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m~2,荷载增加较大,原设计梁板达不到承载力的要求,故需进行重新设计,根据建设单位及设计人员的意见,使用了钢板粘贴技术,按照各构件相应的受力位置,在板面、板底及梁面、梁底、梁侧和柱头等部位进行补强,以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 ①主梁:梁面在负弯距的位置,即从支座往跨中  相似文献   

6.
赵毓成  张文献  王英杰 《工业建筑》2006,36(Z1):1046-1048
研究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在开裂的情况下的预应力粘贴钢板的加固机理以及加固前后的受力性能,包括抗弯剪承载能力、开裂和刚度分析。作为对加固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探究粘贴预应力钢板加固机理及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粘贴钢板法加固梁的原理和技术要点,通过实例对梁产生的跨中横向裂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粘贴钢板法加固梁的设计方法,从原材料的检验、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解决了抗弯承载能力不足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补强问题。  相似文献   

8.
构件外部粘贴纲板进行结构加固是一种适用于多种结构体系的新型加固方法,它具有安全可靠,施工费用经济,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等优点,本文介绍杭州某三层二跨框架进行截柱接梁改造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对有关设计计算方法,构造及施工要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将碳纤维布与钢板结合起来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试验表明,该方法虽能使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都得到显著地提高,但对延性的削弱也不可忽视。基于复合加固梁的受力特征,提出加固梁截面曲率延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通过5根加固梁试验,对采用10mm厚钢板、多层粘贴薄钢板及单层粘贴薄钢板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从多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增强锚固保证钢板与混凝土梁协同工作条件下,可采用厚钢板粘贴实现大加固量加固。  相似文献   

12.
粘钢加固RC梁的正截面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粘钢加固RC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和破坏形式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讨论了粘钢位置和粘钢量对RC梁的短期刚度、挠度、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破坏形式等承载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粘钢加固RC梁承载力折减系数主要随截面相对高度变化的结论,提出了粘钢加固RC梁承载力折减系数、抗弯承载力和挠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工程设计建议和确定合适钢板宽厚比、粘钢位置和粘钢量的技术措施,为粘钢加固RC梁的设计和承载力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在高层建筑的扁梁框架结构中,将钢纤维掺入梁、柱、节点核心,改善砼的性能,增加其刚度和强度,增强其抵抗变形能力的试验研究,以期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单调荷载下的变形及延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栓钉等柔性抗剪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良好的延性,是组合梁按简化塑性理论方法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为了保证组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的延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剪力连接程度和横向配筋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2根梁的试验研究和对一些国内外组合梁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截面屈服曲率和极限曲率及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根据这些公式得到的组合梁屈服挠度和极限挠度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的延性指标要高于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15.
采用ANSYS对单柱式矩形截面桥墩的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数值模拟中材料本构的定义、有限元建模和边界条件设置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计算构件延性系数并分析位移延性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位移延性系数随含钢率、体积配箍率和剪跨比的增加而增大,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承载力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粘钢加固的破坏机理分析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的计算方法。粘钢加固有粘钢板加固和粘型钢加固两种形式。粘钢板加固时 ,钢板的宽厚比、胶层厚度和锚固方式决定了加固梁的两种典型破坏模式 :弯曲破坏和钢板剥离破坏。粘型钢加固在梁高不受限制时 ,能大幅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粘胶和植筋能保证型钢和钢筋混凝土梁共同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钢筋砼梁截面延性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钢筋砼受弯构件的延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截面曲率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各种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异性结构也日益增多,重载、大跨、高耸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因此框架柱承受的轴向荷载也越来越大.型铜高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它将型钢和混凝土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优势互补”,结构构件的延性(塑性变形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改善,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抵抗地震的能力)也将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该结构体系的正确选用,既可减轻建筑结构自身重量,还可节约钢材用量,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将得以凸显.因此型钢和高强混凝土的结合相得益彰,堪称完美,该结构体系必将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从连续梁延性定义出发,论述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位移延性的计算方法,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判别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屈服和形成机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十根不同补强钢板厚度、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钢筋混凝土补强梁进行静力加载和等幅疲劳试验 ,研究分析了在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受力、疲劳性能和破坏形态 ,并针对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疲劳荷载作用下粘钢板加固梁粘贴钢板的锚固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