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AIS和PCTE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成熟的两个通用工具接口标准,也是软件工程环境接口标准化的最有力的两年后选者。本文主要对CAIS和PCTE从结构模型,类型机制,进程管理,事务处理,分布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讨论其技术演进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件工程环境接口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ORACLE/CASE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SE是将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软件工程而产生的一种高科技领域,是当前软件设计开发集成环境与工具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高软件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ORACLE/CASE系统进行了剖析,讨论了CASE基本成分,ORACLE/CASE工具组及体系结构,探讨其内部结构,各成分作用及设计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3.
智能CASE工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智能CASE工具,把用户知识与系统开发人员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文章先讨论了智能CASE工具的设计思想,然后,描述了智能CASE工具的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集成化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环境JS-CASE中需求分析工具SAT的设计思想,功能与实现,并讨论它与其它工具的集成。  相似文献   

5.
MetaCASE技术是通过meatCASE工具生成CASE工具,形成支持软件开发方法的工具集的技术。Too1Builder技术是国外最新的metaCASE技术之一。本文通过介绍metaCASE技术的原理和Too1Builder技术的实现,评价其优缺点及对国内CASE领域的研究开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编写ORACLE的菜单开发工具SQL-MENUS开发应用菜单的缺点,讨论怎样利用ORACLE的表格设计工具SQL-FORMS设计ORACLE应用菜单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UNIX SVR4.2操作系统中实现的SQL*Open for Sybase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该软件可支持ORACLE上现有的全部开发环境和实用程序,按照ORACLE的使用规范,约定和接口访问Sybase数据库。本文最后还讨论了ISO9579在异种数据库互访中的作用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集成CASE的集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中凡  张莉 《软件学报》1994,5(2):57-64
本文综述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概念的发展,从第一代文件系统集成的UNIX环境到90年代初的基于仓库的CASE环境.集成技术方面始终围绕数据集成、控制集成、表达集成发展.CASE的集成还要保证各厂家开发的工具和可重用成分可移植.为此,本文介绍了近代CASE环境集成的模式,CAIS和PCTE作为集成核心模型的原理,以及发展到80年代后期信息仓库的由来.信息仓库是PCTE成果的进一步发展,1988年ECMA提出以信息仓库为核心的烤面包实现集成模型.它是当今CASE环境研究开发的基本模型.本文详细论述了信息仓  相似文献   

9.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开发工具要真正实用化,必须解决IDSS与计算机主流技术(如多媒体用户界面、网络通信、数据库等)的集成方法。本文提出在主流技术上集成IDSS的开发思想:将模型计算与知识推理从具体的IDSS中分离出来,并当成一种可共享的资源,然后建立一协同式客户/服务器计算环境(CooperativeClient/ServerComputingEnvironment,CCSE),将模型计算与知识推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处理服务,统一由一组协同式服务器提供;CCSE支持客户使用确定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以透明的、规范的形式请求服务器提供服务;这样可以采用常规工具(如C++语言)开发IDSS系统,也就允许IDSS与计算机主流技术进行集成。文章阐述了这一设计的合理性,讨论了CCSE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0.
CIMBASE是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而设计的一个异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CIMBASE的重要用户接口之一是它的C预编译程序.它允许用户在C里访问远程数据库,是用户开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重要编程接口.在这篇论文里,我们先介绍它的主要功能,而后集中讨论有关它的实现技术.特别是必要的通信命令设计,主程序、代理程序的工作模式、结构及其生成,以及与之相关的某些算法.  相似文献   

11.
网格数据库管理模型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来越多的网格应用需要管理大容量和广域分布的数据。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中的网格服务提供了动态创建、管理和在网格服务中交换的一致接口。本文探讨了以OGSA网格服务管理网格数据库的模型,网格数据库服务提供支持数据访问的控制和发现、执行数据管理的操作,实现数据资源的虚拟化,通过网格实现现有数据库的访问与集成。同时讨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AnyQuery是一种适用于网格环境、基于服务的分布式查询处理系统,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可扩展标记语言)来表示和传输数据,所有组成模块以网格服务的形式实现,网格服务之间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通信.这种接口和实现分离技术屏蔽了不同数据库及其运行节点的差异,为用户提供一致的虚拟关系数据视图和分布式数据查询支持.在分析和研究已有的并行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查询技术的基础上,AnyQuery提出和实现了一种适用于动态网格环境的分布式查询计划生成和执行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网格环境中各节点及其连接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查询计划,支持跨数据库的连接查询.基于Globus 3.0开发了AnyQuery的原型系统,性能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尤其适合计算密集型的复杂查询.  相似文献   

13.
SaaS软件服务模式通过将离散的软件买断模式转化为集中的软件租用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需要灵活地定制数据库的相关功能。同时,中间件的发展为SaaS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能有效地屏蔽对不同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方法和用户接口,为用户提供一个访问异构平台的分布式数据库的公共接口。以SaaS软件服务模式下智能表单管理平台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基于SaaS的XML数据库中间件系统设计方案。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监控进程和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两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a spatially distributed large basin runoff model (DLBRM) in the Great Lakes Basin of the United Stats and Canada and discusses four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operational hydrologic model development: model structure, model input, model calibration,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model interfa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rge scale operational hydrologic models that are based on mass continuity equations and include land surface, soil zones, and groundwater components require fewer parameters, are less data demanding, and ar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solving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 over larg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than many other models. Use of GIS-model interfaces is essential for utilizing the existing multiple digital databases in defining model input and in facilitating model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bility.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分布式、异构、历史遗留数据的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在分布式、异构和历史遗留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挖掘的方法和策略。首先讨论分布式数据库的挖掘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讨论异构数据源的数据挖掘方法;最后,讨论历史遗留数据库的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16.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 Nowadays, the development of Web applications supporting distributed user interfaces (DUI) is straightforward. However, it is still hard to find Web...  相似文献   

17.
Building an effective surveillance system on the Internet is an interesting application involv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s and the challenge of orchestrating the exchange of different visual message types in a unified manner.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istributed object-based paradigm to achieve this by applying the so-called bridging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distributed surveillance services. This paradigm integrates emerging technologies of the next-generation Internet-based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wireless transmission at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level, to multi-tier, client/server, and RMI/CORBA at the architecture level, and to Java-centric, delegation-based visual user interfaces, and object web-based user interfaces at the system design lev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bjects in the paradigm can efficiently cross the boundaries of different platforms, operating systems,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visual message types. The DSS paradigm establishes a firm basis for supporting a variety of potentially cost-effective applications in a plug-and-play manner.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rgues for placing ontologies at the centre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for distributed component-based systems and, in particular, for service-oriented systems. It presents an ontology-based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relies on three levels of abstraction using ontologies: architecture layer, application layer and domain layer.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key roles of ontologies with respect to the various abstraction laye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impact on the concomitant workproducts. In addition, a peer-to-peer-based service selecting and composing tool is suggested as a way of supporting the proces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roposed tool and illustrates the whol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mobile banking application based on dynamic Web services.  相似文献   

19.
软件重用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传统的软件重用的活动仅限于机构或企业的内部,随着Internet应用的逐渐普及,WWW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分布式信息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信息源,也对软件重用技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跨平台、分布式的特点为软件重用的应用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文中提出了在WWW上开发软件重用环境的思想,并由此设计了DSSRE系统。该系统基于SSRE,并了一个分布式、面向对象的支持软件重用的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