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核电站运行前的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是核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运行前环境本底监测的目的是:对核电站运行前的周围环境介质,包括空气、水、土壤、沉降物、动植物、海水及海生物等进行本底调查,查明环境介质中原有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变化规律,为评价核电站运行之后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水平的变化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改进运行阶段的环境放射性监测方案提供经验。在编制核电站运行前的环境本底监测方案时,有必要对本文提出的几个问题加以考虑,以便使编制的本底监测方案尽可能合理。  相似文献   

2.
1999年~2001年上海市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1999年至2001年本所对上海市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的方法、结果和初步分析。测量结果表明,上海市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40-113nGy/h,环境γ辐射剂量率在正常本底水平上波动。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抛投式自动站在东北沿朝边境地区的本底监测数据,通过在吉林省白山市和延边州布放抛投式自动站,获取了长白山周边地区的γ吸收剂量率监测数据。经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目前,白山市和延边州的抛投式自动站监测数据在本底范围内,未见异常值。部分地区γ空气吸收剂量率偏高,可能由于基建、采矿等人类活动造成。监测结果可为在后续应对周边国家核活动中抛投式自动站的应用提供应急决策研判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热释光(TLD)个人剂量监测中环境本底剂量监测的常用方法和核电厂普遍采用的本底扣除方法。核电厂TLD监测具有监测人数多、使用数量大、测读/退火耗时长的特点,而目前核电厂普遍采用的TLD本底扣除方法,忽略了大批量TLD测量和退火时间不同造成的本底剂量差异,对监测结果准确性形成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尝试使用时间累积本底,针对每个剂量计的测读和退火时间,进行本底扣除,消除TLD退火和测读时间差异形成的剂量误差,提高核电厂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核设施与环境氚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氚是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核素之一。我国在60年代初即开始了空气中氚监测设备的研制,在空气氚、水中氚、烟囱排出流氚监测等方面分别研制了一系列的监测仪器,以实现核设施场所的氚的监测要求。环境氚的监测工作特别在70年代后期以来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研制和改进了一系列满足不同要求的监测仪器,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环境氚水平监测工作,这些数据成为我国核电建设前的环境本底数据。本文综述了以上有关内容,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大亚湾核电站自商业运行以来十年(1994~2003)间对其周围的环境辐射监测.介绍了监测系统、方案和方法、主要结果及其初步评价.评价表明,周围地区的辐射环境状况,除在牡蛎等少数海洋生物中测到与电站排放相关的痕量放射性核素110mAg及厂区监测井中有时测到高于本底的氚外,基本上保持在运行前的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大亚湾核电站自商业运行以来十年 ( 1 994~ 2 0 0 3 )间对其周围的环境辐射监测。介绍了监测系统、方案和方法、主要结果及其初步评价。评价表明 ,周围地区的辐射环境状况 ,除在牡蛎等少数海洋生物中测到与电站排放相关的痕量放射性核素110mAg及厂区监测井中有时测到高于本底的氚外 ,基本上保持在运行前的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亚湾核电站1994~2003年环境辐射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长余  张东果 《辐射防护》2004,24(3):173-190,F003
本文总结了大亚湾核电站自商业运行以来十年(1994~2003)间对其周围的环境辐射监测。介绍了监测系统、方案和方法、主要结果及其初步评价。评价表明,周围地区的辐射环境状况,除在牡蛎等少数海洋生物中测到与电站排放相关的痕量放射性核素^110mAg及厂区监测井中有时测到高于本底的氚外,基本上保持在运行前的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自1989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环境辐射监测工作。本文结合在监测中心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测量分析结果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γ能谱测量的本底扣除、低于探测限的数据报送、平行样复检样和比对样的评判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周围环境中子和γ辐射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其性能、测点的布置和初步的运行情况。该系统设4个本地站,每个站内各有一台中子和γ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能自动连续给出结果。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区分加速器运行和“雨雪冲刷”对环境本底造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洋  康晶  王彦  顾志杰 《辐射防护》2021,41(Z1):12-14
为了全国核基地与核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科研专项中辐射环境现状评价工作的开展,项目组建立了一种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辐射环境现状评价方法。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仪是承担环境连续监测任务的主要设备,不便于拆卸送往计量实验室进行校准检定,且送检周期较长,影响连续监测点数据的连续性。为按期校准固定式仪表,本文结合蒙特卡罗方法研制了能量补偿型高气压电离室和便携式137 Cs照射装置,利用天然本底辐射(陆地γ射线和宇宙射线)和便携式照射装置产生的137 Csγ射线参考辐射对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表开展现场校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环境比对和现场照射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仪的校准问题,现场所得校准因子与标准实验室中校准因子的相对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3.
核电厂的应急行动水平是核电厂应急状态的分级依据。环境辐射监测数据在核电厂异常工况和事故情况下对于判断放射性释放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美国核能研究所(NEI)的技术文件并结合国内核电厂的情况,对环境辐射监测数据在应急行动水平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开展第二次全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的必要性,本文详细调研和统计了全国天然放射水平调查开展以来,历次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所涉及的监测对象(介质)、监测项目及点位覆盖情况。经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存在空气和生物介质调查数据偏少、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不充分、海洋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氡浓度调查不受重视和水体放射性水平调查需要进一步夯实等不足之处;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下一步的工作应以数据库建库,以及针对上述不足补充开展单项调查为重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启动第二次全国性综合调查。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环境保护部组建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加强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从而要求各网络成员单位从监测方法、仪器设备、分析试剂、人员素质、数据处理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使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准确性。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过程,在总结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香港环境辐射监测的公众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松  陈均金  莫庆炎 《辐射防护》2001,21(5):275-277,299
香港天文台于1987年展开了全面的环境辐射监测计划。为了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公众充分了解监测计划的内容,领会监测数据的意义,独立地判断香港的环境辐射水平是否正常,系统的公众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天文台采取的教育途径包括利用展览向公众介绍辐射、核能发电及天文台的环境辐射监测,向公众定期发表环境辐射监测计划中测量到的环境辐射水平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天文台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了一个网站,向公众介绍天文台的工作及提供有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环境γ辐射监测仪是一种用于核设施周围环境正常以及事故发生情况下对γ辐射剂量(率)进行监测的仪器。该仪器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控制,可同时处理多个探测器获取的数据,并可将数据传送到中心计算机进行处理。由于采用了温度校正,使该仪器的温度性能更佳。该仪器已被用于秦山核电站环境监测车系统。  相似文献   

18.
核电厂运行排放的液态流出物问题是内陆核电面临的重要环境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关于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管理的框架体系和具体管理规定,然后在分析国内外运行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实际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内陆核电厂正常运行时对水体环境造成的辐射环境影响和可能事故工况下的潜在环境风险,最后对可采取的辐射环境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一种环境γ连续监测仪,主要用于核设施区域外环境监测,也可用于地区环境γ本底调查。它由球形高气压电离室MOSFET静电计,PC-1500袖珍计算机组成,可以连续进行监测,自动记录和处理数据,打印输出,其量程为0.258—129nC/kg·h。  相似文献   

20.
杨洁  廉冰  赵杨军  王彦 《辐射防护》2020,40(6):583-586
统计了2014—2016年秦山核电基地周围居民点环境介质中的氚活度浓度监测结果,基于统计的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了秦山核电基地近几年氚排放所致周围公众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显示近几年秦山核电基地氚排放所致西北西方位2.4 km处的秦联居民组婴儿、幼儿、少年和成人4个年龄组公众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0.59、1.35、1.18和0.92μSv/a,远小于《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 6249—2011)中规定的核动力堆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造成的有效剂量0.25 m Sv/a的管理目标值。可见,秦山核电基地氚排放稳定、受控,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很小,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