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归纳和总结古代书院的规划特色,分析了古代书院在选址、轴线、布局、环境景观和可持续发展上对现代校园规划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谢晶  杨毅 《云南建筑》2009,(6):12-14
面对舶来品的中国现代高校设计.我们重读古代书院,不难发现发展千年形成的书院精神传统,对中国现代高校设计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中国传统书院空间和中国高校“现代书院”空间氛围的案例展开研究,并且在浙江音乐学院方案设计中对“现代书院”空间氛围的营造进行尝试,总结出“现代书院”高校校园空间氛围的营造主要从外部空间特征、空间构成、空间形态、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代书院起于唐而盛于宋,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均具有较大影响。公元八世纪,唐代宫廷虽有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但属于修书的场所;五代时,讲学性质的书院则已出现,但书院的发展主要还在宋代。当时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书院、河南商丘睢阳书院、河南登封篙山书院,号称"天下四大书院"。明末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假借圣旨,废天下书院,讲学之风一俱息之。而至清代,书院更盛。天下各省、道、  相似文献   

5.
牛红武  郑俊华 《山西建筑》2007,33(24):66-67
针对现代高校的功能结构特点,详细地阐述了现代高校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用规划的手段对高校校园建设加以控制,促进校园建设的合理性及可持续发展,从而创造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6.
杨铖澄 《山西建筑》2012,38(16):2-4
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的分析,提炼其与古书院建筑群在育人环境营造方面的一脉相承之处,解析其文化内涵,思考高校校园环境对身处其中的个体的影响以及受到环境文化熏陶的个体对校园环境的反作用,以期建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7.
肖凤洁 《中外建筑》2021,(3):149-153
江苏古代书院空间布局受"礼乐相成"思想的影响,具有规则与自由相融合的特点.书院总体布局区划清晰、功能完备,教学空间布置规整有序,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园林空间布置自由灵活,对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起到调节作用,礼乐空间的组合丰富了江苏古代书院的空间体验,其哲学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对书院师生产生影响.江苏古代书院的布局形式多样,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两个校园规划方案进行分析,提出校园空间应该契合场地特征,从中寻找启发设计构思的线索,并依此整合各种设计要素,塑造具有个性的校园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9.
胡佳 《规划师》2007,23(8):89-92
书院始于唐代,兴于宋,发展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唐代所建书院,大多是私人读书的地方,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官方的支持,书院的办学规模和数量达到了全盛.书院在始建之初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民间教育组织,一些文人选择名山胜地,隐居山林,修建屋舍,招收门徒,潜心研究学术,进行讲习活动,书院形制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园林的性质,同时在功能、组成与建筑布局、环境营造与装饰等各方面都具有独特性。书院是中国古代文人园林与公共园林的结合体,堪称中国古代园林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杜艳哲 《山西建筑》2009,35(24):48-49
针对高校校园规划的重要性,强调了高校校园规划应重视的几个方面,以山西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小区规划为例作了进一步阐述,以完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中力求体现开放性、关联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高校校园环境与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本质是生产知识或者说是创造知识的场所,对进入新时期后高校校园规划呈现出的开放性、关联性、人文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校园规划的趋向。  相似文献   

13.
以南宁市新会书院为例,研究和总结了传统书院的场址选择、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寓教于景等方面的特点,寻求其对现代高校地域特色设计的启示和影响,以延续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有传统地域特色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池磊 《福建建筑》2014,(1):82-84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地志及其人文的内涵和它对设计的意义,从地貌构成与人文意向层面对设计进行分析,并以川南幼儿师范学校规划设计为例,通过介绍项目的背景,场地限制,设计构思,提出了以地志和人文为基础的设计思路。希望这会成为有趣的设计实践,并为今后类似的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就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校园提升规划进行探讨,重点论述了如何通过以"大学在城中,城在大学中"的开放性理念、文脉与生态的基本理念,以及具体的建筑、景观措施,实现提升校园的环境美感、文化品质、舒适程度、社会服务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大学校园规划中使用公众参与方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莺  覃宣 《中外建筑》2005,(3):60-61
本文主要从公众参与方法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众参与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规划、公众参与方法与基于信息社会的大学校园规划等三个方面阐述在我国现代大学校园规划中使用公众参与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目前大学校园规划的含义,归纳了大学校园规划的特点,从校园道路、服务设施、交往空间等方面阐述了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要点,指出以城市设计的专业视野并运用适当的方法来处理校园规划建设中的建筑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张鸿 《山西建筑》2009,35(2):62-63
分析了当前国内校园规划的历史、空间形态的原型与形成原理,并从现代教育理念、校园规划理论与实务等层面探讨了大中学校校园整体规划的问题,并指出校园规划设计是校园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薛颖 《福建建筑》2004,(3):21-23
福州的近代教育是在教会办学和地方办学的交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教会办学活动影响最大。本文从教会早期的办学活动、新学及新学堂的建立与推广、教会后期的办学活动、收回教育权后的地方办学状况四个方面对福州近代校园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