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立辊轧机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轧板厂立辊轧机辊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断裂事故,建立了轴承系统有限元模型;在轴承元件间重要接触位置采用接触单元建立了面-面接触对.仿真得到了保持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找出了轴承保持架断裂的原因,并对今后此类轴承的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φ450轧机列主减速机工作时高速轴轴承发热剧烈。通过对原使用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工况、润滑油量、配合、游隙的分析,找出发热原因。并通过改造为四列短圆柱滚子轴承,解决了发热问题。  相似文献   

3.
济钢冷轧平整机支撑辊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响故障,通过对支撑辊结构和装配数据分析,确认异响为支撑辊轴承磨损配合间隙超差引起。采取搭配组装支撑辊四列圆柱滚子轴承、调整双列圆锥滚子止推轴承间隙等措施,消除了异响故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热锻圆锥滚子轴承、金属陶瓷轴承、自润滑保持架材料、球面滚子轴承中隔圈材料和喷涂PbO固体润滑剂硬质合金球等五种粉末冶金制品和材料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整TIMKEN HM926747/90058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使轴承在最佳工作游隙范围内运行,减少轴承的非正常损坏,提高轴承使用寿命,降低了减速箱的故障时间。  相似文献   

6.
对Φ50mm轧机机列主传动飞轮轴承座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在同一轴承座内成对布置时,削弱了其调心功能,对轴承动负荷进行简单计算后,将飞轮两轴承座内轴承去掉一盘,试运转2h后,轴承温度基本停止上升。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10年使用四列短圆柱滚子轴承,总结出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3500中厚板四辊轧机工作辊杆系分析和轴承寿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 0 0mm中厚板四辊轧机工作辊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其工况为承受上轧辊系的过平衡力 ,或需要板形控制时承受弯辊力 ,以及工作辊受到的轴向力。圆锥轴承已经按照现有轧机设计理论严格选择 ,但短寿烧损状况长期困扰着轧机安全运行。对工作辊辊系机构进行杆系分析 ,确定轴承工作的约束条件。开发梯形板单元模拟圆锥滚子并固接于内环上 ,外环和内环分别贴合于轴承座及轧辊辊颈 ,将多物体接触滚动轴承简化为两物体三维弹性摩擦接触问题 ,适用于三维弹性摩擦接触边界元法 ,获得圆锥轴承三维负荷分布。并针对圆锥滚子轴承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特点进行改进 ,计算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际 ,轴承滚子载荷分布解析更为准确 ,花费时间并无显著增加 ,证明本方法对于圆锥滚子轴承载荷的解析的适用和准确。  相似文献   

9.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摆剪传动齿轮箱高速轴轴承故障时有发生,轴承工作游隙不足是导致故障的根本原因。为了满足轴承刚度和游隙的双重需要,通过对高速轴的受力分析和计算,得出了某型号摆剪所用圆锥滚子轴承对合理的预紧力大小范围。通过调整端盖垫片的厚度,解决了轴颈尺寸超公差情况下,轴承预紧过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林笼  丁晗 《水钢科技》2003,(1):21-26
二轧厂改造后的主轧线设备大量运用了圆锥齿轮传动和成对圆锥滚子轴承,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我们对圆锥齿轮及成对圆锥滚子轴承的传动性能以及检修维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二轧厂5V、7V轧机的主传动减速机为例,为圆锥齿轮的啮合侧间隙以及成对圆锥滚子轴承间隙的调整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杨霞  肖宏  陈泽军 《山西冶金》2013,36(2):18-21
针对滚动轴承接触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单元模式———轴承边界单元,用来解决轴承接触单元中面力不连续的问题。在三维弹性无摩擦接触边界元法的基础上,针对轴承边界单元给出了计算接触区位移和面力影响系数的流程。以某二辊实验轧机的四列圆锥轴承系统为例来说明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楔横轧机滚动轴承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直接承受轧机运行中产生的轧制力 ,是轧机关键零部件之一。楔横轧机滚动轴承服役寿命与其在辊系中载荷特性直接有关。根据楔横轧机滚动轴承特点 ,采用三维接触边界元法 ,定量描述楔横轧机滚动轴承载荷特性 ,为合理选取轧机轴承 ,优化轧机结构设计 ,确保轴承安全且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维弹性接触有限元法对成万能钢梁轧机立轧辊轴与轴砂座之间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接触应力的三维分布、最大以及接触应力随轴承座孔承载厚度变化的规律,并找到了确定轴承座孔最小可行承载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东冶  邵健  何安瑞  刘鹏宇  李文俊 《钢铁》2020,55(12):56-60
 辊间接触应力分布直接影响轧辊疲劳状态与磨损状态,进而影响支撑辊的使用寿命。在支撑辊辊形为VCR+条件下对不同倒角长度与倒角深度的54种工况采用二维变厚度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论证了在不同倒角条件下辊间接触应力峰值大小与位置的变化关系,并提出了倒角性能参考量来评估倒角形式对轧辊疲劳失效的影响。最终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结合支撑辊下机磨损状态提出了在VCR+辊形条件下倒角优化方式,为现场支撑辊倒角优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在轧辊和钢管之间附加一层动态接触摩擦单元的方法,建立了钢管张力减径过程有限元模拟的摩擦模型.通过判断摩擦单元与轧辊的接触或脱离情况(不必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其剪切变形来模拟轧辊与钢管接触表面的摩擦作用,实现了钢管产品张力减径过程的快速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16.
冯宪章  刘才  江光彪 《钢铁》2007,42(6):51-53,62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通过分析H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立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立辊偏移前后H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立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立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H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H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speed of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a new friction model was proposed,in which a layer of thin friction element between the roller and workpiece was introduced to consider the contact friction.This model was use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trip rolling process.Taking the geometrical size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mediate medium between roller and workpiece into consideration,the stiffness of the friction element was corrected by two factors,i.e.,the thickness of friction element and β factor.Without any assumption about the value and direction of friction force and neutral point position,the rolling process was simulated by using this model.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is model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软件对某炼钢厂转炉除尘管道连接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连接件最大等效应力为209MPa,变形部位的最大位移量为0.001 397m,连接件强度满足现场设备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孝建  钱胜  崔梦雨  张冀  白振华 《钢铁》2022,57(9):103-113
热镀锌机组沉没辊系在锌锅内工作状态下受力情况复杂,受外界影响较大。充分考虑热镀锌机组设备与其工艺特点,首先分析沉没辊系在工作状态下受力情况,分别建立矫正辊插入量与包角的关系式、基于辊面锌渣沉积厚度的辊面摩擦因数经验模型。随后采用条元离散法建立沉没辊系辊面接触压力、摩擦驱动力矩模型,基于简支梁模型确定沉没辊系轴端支撑力、轴端摩擦阻力矩模型。最后将沉没辊系受力模型应用于国内某热镀锌机组镀锌工艺段,以典型规格带钢确定沉没辊系受力影响因素,并依据机组实际工况及板形要求来确定生产工艺参数的5种不同水平,来分析其对辊系受力状态的影响规律,为沉没辊系工艺优化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4种工艺参数对辊系接触压力及摩擦力矩影响都存在差异性,矫正辊插入量与辊面接触压力呈现非线性关系;带钢张力对各辊接触压力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沉没辊受到的影响最大,而其余两辊受到张力几乎不影响;辊面平均摩擦因数、带钢速度对辊的接触压力几乎不影响;辊系摩擦驱动力矩、轴端摩擦阻力矩随着矫正辊插入量及辊面平均摩擦因数增大都呈现出不同程度增大。带钢张力与沉没辊摩擦驱动力矩、轴端摩擦阻力矩呈线性变化关系,而带钢张力对其余两辊影响很小。带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