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简述了有限元法的起源、基本理论及发展现状。有限元法自1943年首次提出以来,有限元理论及其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发展至今,已由二维问题扩展到三维问题、板壳问题,由静力学问题扩展到动力学问题、稳定性问题,由线性问题扩展到非线性问题。重点总结了有限元法在生物医学、激光超声研究、机电工程、汽车产品开发、物流运输、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有限元法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应用.对有限元法作了总体的介绍,通过对国内外部分学者在热喷涂技术上数值模拟工作的介绍,阐述了有限元法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有限元法在热喷涂技术方面应用的优势及不足,并展望了有限元法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的理论背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国内研究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重点。晶体塑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 年代,包括单晶塑性本构理论和多晶塑性本构理论,能够深刻揭示材料变形的规律。与此同时,开始于30多年前的有限元法也已经日益成为求解材料成形理论公式的有效工具。晶体塑性有限元法作为一个强大的模拟工具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已经广泛地用于模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各种力学响应,越来越被材料界和力学界的研究者所重视;然而,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晶体塑性有限元法都还不尽完善。未来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的理论研究重点是建立系统的理论架构用于预测由滑移和孪晶引起塑性变形材料的各种力学响应,应用研究重点是运用各种模型模拟其他与织构相关的性能或参数。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不仅能够深化人们对材料成形规律的理解, 而且可以不断推进晶体塑性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与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元法是工程分析中广泛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由于它的通用性和有效性,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高度重视.文章论述了有限元法基本思想的发展过程、求解步骤、应用特点,并简单列举了几种基于有限元法的大型通用软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井下工具通过性的计算方法,将计算方法按原理分为几何法、力学法与有限元法,并对各种计算方法的发展状况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描述.结合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总结出了井下工具通过性计算方法的发展趋势,即由简单的刚性通过性分析转向柔性通过性分析,更加注重管柱串的下入安全,并综合应用几何法、力学法与有限元法分析通过性.  相似文献   

6.
有限元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CAE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的科学计算、设计、分析中,成功的解决了许多复杂的设计和分析问题,已成为工程设计和分析中的重要工具。在有限元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有限元的优越性,介绍有限元的发展趋势,研究有限元法在现代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CAE的核心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简单介绍了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的理论基础,并以NBI装置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其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NBI装置在静态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判断其工作的可靠性,并且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8.
二维声学数值计算的光滑有限元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声学有限元分析中四节点等参单元不规则网格计算精度低甚至结果错误的问题,将光滑有限元法(Smooth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SFEM)应用到不规则四边形网格的声学计算中,推导出光滑有限元法分析二维声学问题的原理公式.声学SFEM将声压梯度光滑处理技术结合到标准有限元法中,对声压梯度进行分区光滑处理,用光滑声压梯度来计算声学刚度矩阵,光滑域内对形函数梯度的积分转变为域边界上形函数积分,消除了坐标变换,提高了计算效率.以二维管道声腔和车内声腔模型为数值算例,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有限元法相比,对扭曲严重的四边形网格,声学光滑有限元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准确度,特别是高频计算时.因此,光滑有限元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二维声学不规则网格的计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前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当今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法、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以及它们的数学解法三个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上的进展。但不编制出实用的、高水平的计算机程序则不能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而由理论到实用的程序是一次重要的技术上的升华。因此衡量一个国家计算结构力学水平之高低,除了要看其理论水平外,更应着重其有限元软件之水平。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即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控制方式去完成控制.主要论述人类的控制方式的优点、传统控制方式的不足、人类的控制方式与传统控制的不同点和控制模型的建立过程,将控制理论由"频域"应用扩展到"时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