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古代小说的叙事角度灵活多样.从"中立式全知视角"、"戏剧式视角"、"编辑式全知视角"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叙事角度,并指出了不同视角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人物形象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中的人物形象都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类型化到典型化、复杂化的发展过程。小说与戏曲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区别,所以,戏曲人物既富有立体感,又有类型化的特点,而小说人物则更加丰富多彩。小说改编为戏曲,其人物形象很难达到原先的境界。由于审美接受的差异,看戏与读小说,两者审美趣味迥然有别,所以,读小说者多,看戏曲者少。  相似文献   

3.
"重复"是小说作品中常用的叙述手法之一,他与微观修辞中的"反复"辞格具有相似性,但亦有所区别.通过对小说重复现象的破译,可加深对小说结构的认识,为白话小说文体研究打开新的突破口.文中以重复叙述技巧为切入点,采用细读分析的方法,将西方现代小说理论与明清小说评点中的相关概念结合,对古代白话小说进行观照,归纳出意象、场景、情节三种重复叙述模式,并对各种重复现象对应的文本效果进行了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具有综合性、教化性、愉悦性、通俗性等共同的审美特征,而古代戏曲还有直观性、程式化、节奏性、抒情性等独有的审美特征。这是由于戏曲综合程度更高而显示出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5.
伴随"分"的含义的延伸,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逐步建立并被强化。早期儒家思想中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之分,属于"仁"的等级观,本意是希望君臣父子各尽其道,尚无高低主从尊卑之别。至秦汉,"仁"的等级观被增改而具权力之色彩与绝对服从之意味。董仲舒正名定分后,仁的等级之义衍生成森严的封建宗法等级。魏晋时期的玄学与佛教业因轮回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程朱理学的"三纲五常"之分,强调实现君主之绝对权威,而将等级差别推向极至。等级之分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无分则乱"之性质。  相似文献   

6.
言情作为金庸小说的一种话语形式,其意义也是为了实现小说的叙事功能。既讲述完整的情爱故事,又使男女情爱成为小说因果之链上的重要环节,延宕或者推动武侠小说总体叙事的发展。在金庸小说中,言情叙事和武侠叙事的融合在两种不同叙事情调之间形成了张力叙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古代造物观念的剖析,从建筑的选址、营造,工艺品及日用品的设计制作中解读出其中充满了生态设计的智慧,表现出古代先哲对生态爱护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戏曲自其诞生起就与戏曲艺人的表演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戏曲演出组织经历了散乐艺人、家庭戏班、职业班社等组织形态的演进,逐渐形成了古代剧团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古代腰带具有多种形式和不同名称,在各个历史时期起到不同作用.在礼制社会的古中国,腰带是区分等级的要素,也是服饰美的构成要素,还成为传达情感,礼仪的重要符号.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源于饮食,文化史的基石是饮食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必须首先研究人类历史“第一前提”的饮食。具有典型的东方农业文明特色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精深的,当时所确立的以粮食为主,蔬菜次之,辅以一定量的肉类、鱼类的饮食结构,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极其有利于人体健康。汉唐时期奠定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基本模式。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饮食生活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为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西洋歌剧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随着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而进入中国,并逐渐受到国人的注意。三四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借鉴西洋歌剧艺术形式而创作的歌剧。通过对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歌剧文本分析,试图勾勒出西洋歌剧对现代民族歌剧的影响轨迹。  相似文献   

12.
戏曲和饮食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两大文化现象,两者之间关系的文化审视可从戏曲创作与饮食、戏曲表演与饮食、戏曲美学与饮食三个层面展开,从而揭示出牵系异域文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13.
概括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产生和定义内涵,并对其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梳理,认为神话传说是原始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的精神活化石,能够唤起本民族最深层的记忆和想象,给作家带来意料不到的灵感与启示,为创新文化艺术提供不竭的智本资源,是中华民族核心文化的源头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从音、词和句三个方面探讨了英国古诗与中国古诗之间的差别井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神话对中国和希腊两国文学皆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由于中希两国地域、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及民族个性等各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古代神话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希腊神话体现的是个性、力量和人性,中国的神话则崇尚共性、德行和神性。本文将从这三方面简要探讨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之间的差异,以便更深刻地了解中希两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建筑木结构特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结构形式,研究其结构特性对现阶段的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古典建筑木结构建筑形式的分析,总结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木结构特点。在分析木结构建筑的主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力学分析手段对木结构建筑的榫卯、梁柱以及斗拱等典型构件进行了特性分析,并给出了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简化单元模型。  相似文献   

17.
阴曹地府是佛道构设的鬼域世界,佛道通过阴曹向世人宣扬轮回报应的思想。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着大量描写阴曹地府的作品,它套用宗教构设的品貌,把阴曹作为教育世人的理想展览馆,作为警世疗俗的一大味药方。其中的一部分作品起了模糊人们对封建罪恶本质的认识、麻痹人民反抗斗志的作用。只有如《聊斋志异》那样的作品,作家站在暴露、批判封建黑暗现实的立场,自觉把阴曹地府世俗化、现实化、人情化,阴曹的神鬼描写,成了针砭现实、抨击现实的自由场所,取得了思想与艺术上的高度成就。描写阴曹作品的价值高下,决定于作家的创作主旨及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门作为建筑元素之一,在中国古典建筑型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门从依附于建筑的构件门发展成为独立的单体门,成为传统院落式建筑组群的空间组织核心;另一方面,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纪念功能,同时也表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儒家礼制文化的表征符号。通过对门的功能、形式、象征性、纪念性以及门与建筑平面、立面的构成关系等进行分析,揭示其深厚的社会伦理及建筑美学内涵,并为建筑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鲁迅善于在其小说中采用“画眼睛”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表情、语言、行动,展示人物命运和人物性格,以一字尽传神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