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土壤多呈现交错复杂的层状结构,这种层状特性对土壤入渗、地下水补给及溶质迁移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水分和溶质在层状土壤中的运移特性与均质土壤有明显差别.本文综述了土壤的层状结构对水分和溶质运移的影响,并分别对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述,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针对桥梁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的探讨。笔者结合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在文中先对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的工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工艺的步骤和常见的问题等内容,而后针对施工工艺中的重点技术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一些性能,特别适用于水下钻孔桩混凝土;粉煤灰可取代部分水泥,当掺量达到水泥用量40%以上时,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进一步提高,成为具有抗腐蚀性的海工混凝土,并用于海上水下钻孔桩.  相似文献   

4.
开裂混凝土中水分侵入过程的可视化追踪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中子辐射成像技术,对开裂混凝土中的水分侵入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中子成像能够突破混凝土材料的非透明性局限,实现对开裂混凝土中水分侵入过程的可视化追踪和水分空间分布的定量计算;水分在开裂混凝土中不仅由与水初始接触面沿垂直方向推进,而且还沿裂缝两侧向其水平方向,以及钢筋与水泥基体界面外围方向同时入侵;裂缝区和钢筋与水泥基体界面区成为水分持续侵入的二次水源;水分侵入初期约2h内,根据试验中裂缝宽度为0.35mm试件的中子图像估算的水分侵入量与称量法测得的水分侵入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张德成  张鸣  王英姿  吴波  程新 《硅酸盐通报》2006,25(5):17-20,69
以水溶性线性高分子聚合物为增粘剂,与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及缓凝剂复合,配制成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检测该外加剂对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抗分散性、流动性、自密实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MIP分析硬化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而成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效果明显,制备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稳定。  相似文献   

6.
7.
土壤水分、盐分运移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与环境,水文等方面紧密联系,研究土壤水分盐分运移对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土壤水的提取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综述了氢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和土壤盐分运移规律的研究现状。对于土壤水分盐分运移的研究,今后可以着重于农业方面和有助于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的研究,相信这对于今后的发展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善拔 《水泥》2006,(6):65-65
德国巴伐利亚州一条已使用30年的隧道内的喷射混凝土潮湿区域出现软化、表面剥落和白霜现象,另外隧道的基础和拱脚以及隧道内的预应力水管也破坏。隧道内气阴候冷潮湿,空气温度约为10℃,长年相对湿度〉90%,管道内水温约8℃,隧道内空气CO2浓度为0.1%(体积比).约为大气的3倍,具备形成硅灰石膏的条件(注:形成硅灰石膏的条件可能是:适当的水分和硫酸盐离子;环境温度〈15℃;  相似文献   

9.
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传输:理论、试验和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干湿交替下混凝土表层内水分传输过程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针对混凝土多孔材料内部水分传输的主要机理,分析了材料在干燥和湿润过程中宏观传输速率差异的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用扩散方程的形式描述干湿交替下混凝土内水分传输的总效果,并对干燥、湿润过程采用不同的扩散系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对混凝土干燥和湿润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混凝土材料等温吸附曲线、干燥过程和吸水过程曲线等水分传输的基本参数,测量了干湿交替下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变化。用建立的干湿交替模型和测量的材料水分传输基本参数计算了试验中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实测值和计算值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用于分析干湿交替下混凝土表层内水分传输过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中的水分迁移(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混凝土冻融循环劣化新的原因和机理。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孔隙中的水有些冻结而另一些没有冻结。由于渗透压以及冰和水之间化学能差的作用,每次冻融循环未冻结孔中的水分向冻结孔隙迁移。这种迁移是从小孔向大孔的单向流动,原因在于大孔具有较高的冰点,在冻融循环降温阶段先于小孔中的水冻结,而在升温阶段迟于小孔融解。接近表面的孔隙在融解阶段可从外部吸水,原因在于冰融解后体积减小,在孔隙中形成负压。经过一定次数的冻融循环以后,部分孔隙尤其是靠近表面的大孔高度饱和,在后续的冻融循环中孔隙中的压力很大。孔隙中的压力所导致的周围孔壁中的拉应力可能引起基体开裂。接近表面的孔由于很容易从外部吸水饱和,表面层开裂严重,从而导致表面剥落。内部大孔也可能饱和而引起内部开裂,导致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李晓珍  张苑竹 《硅酸盐通报》2014,33(8):1929-1934
海底隧道发展迅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恶劣的服役环境、维修难度高成本大使得其耐久性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达西定律和压力变化规律,分析了水分在非饱和混凝土中的渗流规律,得出了混凝土中压力、水分渗流速度与深度及时间的关系,并建立渗透深度模型.同时求解了氯离子的对流扩散方程,得到氯离子浓度的解析解.同时,分析了水压力、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及相对渗透率等因素对渗透深度和氯离子浓度的影响.将上述理论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中,证明其能够满足设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张瑞松 《化工设计》2011,21(3):41-44
当工程设计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时,对于以黏性土、粉土、砂土为主地基土的非端承桩,可利用静力触探指标确定合理的预制桩身强度及桩型,避免因桩身强度不够或桩端持力层不正确而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工程事故.  相似文献   

13.
海底隧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条海底隧道,其设计服役寿命为100年.选择阳极梯监测地下水和盐雾中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渗透过程,选择环形电极监测混凝土中水分迁移.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获得海底隧道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阳极梯预埋在隧道海域段Ⅵ级岩石破碎带的喷射混凝土和衬砌混凝土中,以及隧道出入口.环形电极采用后装法安装在海域段最深处Ⅵ级围岩区和隧道出入口的衬砌混凝土中.通过安装初期和运行1年后的耐久性监测数据分析表明,传感器工作良好,且隧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张鸣  王付鸣  叶坤  吴正光  曾毅 《硅酸盐通报》2016,35(8):2611-2616
本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和矿渣粉复掺时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二者不同掺量复掺时对混凝土流动性、抗分散性、力学性能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与掺合料单掺相比,粉煤灰和矿渣粉复掺时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但是抗分散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明显改善,同时二者复掺时能起到“叠加效应”,使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侯景鹏  王权  史巍  陈群  徐韩思 《硅酸盐通报》2017,36(3):1025-1029
采用绝对体积法配制C60自密实混凝土,研究C60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同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和抗冻融循环性能.结果表明: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满足二级自密实混凝土要求;28 d标准养护后,抗压强度达标;6 h电通量较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优良;200次冻融循环后动弹性模量损失率26.05%,低于标准规定上限,试件质量损失率1.86%,抗冻性能良好.研究结果为自密实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腾  徐毅慧  张锦 《硅酸盐通报》2014,33(12):3261-3264
以配制C25等级再生混凝土为目标,通过试验研究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粉煤灰掺量对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胶比0.52,砂率38%,掺入10%粉煤灰,配制的C25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可以满足抗压强度及设计使用年限50年作用等级D级氯离子侵入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减水剂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减水剂是混凝土最常用的外加剂之一,其主要类型有:木质素磺酸盐类、三聚氰胺类、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类、聚羧酸盐类和聚苯乙烯类。本文概述了混凝土减水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魏康  李犇  孙峤 《硅酸盐通报》2022,41(5):1656-1662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本文对4种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0%、0.2%、0.4%、0.6%)下5个粗骨料质量替代率(20%、40%、50%、60%、80%)的再生混凝土及1组普通混凝土进行了电通量试验,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压汞法(MIP)从水泥水化和孔结构的角度探究了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显著提高了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中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2%,粗骨料质量替代率为50%时改善效果最好且优于普通混凝土。基于FTIR发现玄武岩纤维是通过改变再生混凝土水化产物C-S-H的聚合度和CaCO3的生成而改善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通过MIP得出最优组合掺量下,再生混凝土的孔径分布得到优化,孔隙率最小,进而提高了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海峡隧道里冷却管路工程的情况和英国产过滤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