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丝光沸石为核相材料,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对其表面进行预处理后,粘附纳米β沸石晶种并焙烧,然后加入到纳米β沸石晶化体系中进行二次晶化.晶化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孔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N2吸附/脱附技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得到了以丝光沸石为核相、纳米β沸石为壳...  相似文献   

2.
采用干胶转化法,在晶种辅助下,制备出多级孔ZSM-5沸石,考察了晶种加入量、水加入量和晶化时间等因素对多级孔沸石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晶种,大大加快了沸石合成的晶化速率,无定形硅铝凝胶直接在晶种表面形成的水膜中溶解并就近快速生长为ZSM-5纳米沸石,纳米沸石相互聚集,并在纳米沸石间形成了介孔孔道.通过调节晶种...  相似文献   

3.
以酸处理红辉沸石为原料,采用水热反应晶化合成工艺,合成出了质量较高的4A沸石产品,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混合物的钠硅比[n(Na2O)/n(SiO2)]和水钠比[n(H2O)/n(Na2O],以及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酸处理红辉沸石-碱-铝酸钠-水的水热反应体系中A型沸石晶化合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技术参数:硅铝化[n(SiO2)/n(aL2O3)]为2,钠硅比[n(Na2O)/n(SiO2)]为1,1,水钠比[n(H2O)/n(Na2O]45,晶化时间大于6h,晶化温度为100℃。  相似文献   

4.
谷明镝  黄薇  姜虹  尹泽群 《当代化工》2012,41(5):445-447,451
纳米沸石作为沸石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沸石纳米化后,由于外表面增大、表面能增高、孔道缩短、外露孔口增多以及外表面酸位数量增加,使其拥有了一系列特殊的优异性能,因此将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地研究了投料Na2O/Al2O3、SiO2/Al2O3、(TEA)2O/Al2O3以及不同晶化温度对合成β沸石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合成条件,合成出纳米β沸石.  相似文献   

5.
夏彬  王晓丽  张艳 《硅酸盐通报》2018,37(4):1462-1466
试验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A型沸石吸附剂.以氨氮去除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对合成A型沸石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对A型沸石氨氮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最佳合成条件为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2.5 h,晶化温度95 ℃,晶化时间8 h.样品经XRD、SEM、BET表征,得到了形态较佳且结晶度较好的A型沸石,且该产品为良好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6.
以红辉沸石为原料,采用两步水热法将其转化为A型分子筛,系统地探讨A型分子筛的转化机理。对不同晶化时间的样品进行系统表征,深入解析天然红辉沸石转化A型分子筛的成核机制、生长控制、晶型稳定转化等结构基础问题。研究表明,A型分子筛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在成核诱导期(晶化时间≤0.5 h),凝胶中的β笼通过双四元环构筑成α笼,生成较多晶核及少量1 μm小晶体;此后为快速生长期(晶化时间1~4 h),大量晶核通过聚集生长形成2 μm大晶体;在生长稳定期(晶化时间5~8 h),通过二次成核凝胶将会转化为更多的分子筛晶体。A型分子筛的形成遵循:铝硅酸盐凝胶→四元环、六元环→双四元环、β笼→α笼的晶化过程,因而其转化过程符合液相转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铝酸钠、硅溶胶为铝源和硅源,采用两步水热晶化法合成Na型Y/β复合分子筛,采用XRD和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脱氮性能进行研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型Y/β复合分子筛具有Y型沸石和β沸石的特征,复合分子筛在烘箱150 ℃晶化4天,焙烧温度控制在550 ℃焙烧4 h效果最佳。吸附温度40 ℃、吸附时间4 h和剂油质量比1∶20为最佳吸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窑街油页岩灰为原料制备沸石分子筛,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Box-Behnken Design (BBD)响应面法考察液固比(A)、晶化时间(B)、晶化温度(C)对合成沸石阳离子交换量(Y)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对合成沸石的Y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优化后提高了沸石Y值。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合成沸石Y值的影响大小依次为:A,C,B和AC,BC,AB。制备Na-X型合成沸石的最优条件为:碱熔温度650℃、灰碱比1:1.7 g/g、液固比4.5:1 mL/g、晶化时间25.2 h、晶化温度83℃,此时沸石Y值达52.44 mg/g。  相似文献   

9.
水玻璃制备L沸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廉价水玻璃、白炭黑为复合硅源,偏铝酸钾溶液为铝源,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为碱液水热合成高结晶度L沸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的L沸石分子筛进行了表征。XRD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L沸石分子筛具有典型的L沸石特征峰,并具有较高结晶度。L沸石的合成区间相对狭窄,我们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全面考察了在加入L沸石导向剂的情况下,反应物配比,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添加剂对L沸石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4A沸石分子筛,研究了煅烧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凝胶形成时间、晶化时间等因素对4A沸石分子筛的晶型的影响.高岭土煅烧温度小于900℃时得到A型沸石,高于950℃时得囊P型沸石;氢氧化钠浓度小于5 mol/L时以P型沸石为主,大于5 mol/L时出现了一种新的沸石(Na6[A1SiO4]6·4H2O);凝胶形成时间长对X型沸石形成有利;晶化时间大于14 h时,出现的几乎全是P型沸石相,仅有少量的X型沸石相.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制备P型沸石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略阳电厂粉煤灰为原料,在其加入固体Na2CO3,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粉煤灰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煅烧1 h后,试样中的物相主要为硅铝酸钠和少量的霞石,试样中无石英相.在800℃煅烧1 h后的试样中加入硅灰,研究水热时间对合成P型沸石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36 h,能够合成结晶较好的P型沸石,沸石形貌为1μm的球状颗粒.合成P型沸石、天然沸石和粉煤灰对Cd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P型沸石吸附能力最好,吸附率为97.82%.  相似文献   

12.
混碱改性粉煤灰制备NaP1型沸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粉煤灰进行酸处理与不同浓度的NaOH和KOH混碱改性,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单一的NaP1型沸石.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硅铝比和晶化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单一NaP1型沸石的合成主要取决于混碱浓度和晶化温度;在硅铝摩尔比为1.5,晶化时间为8h的条件下,制备单一NaP1型沸石的最佳混碱浓度和晶化温度分别是10 mol/L、120℃.  相似文献   

13.
利用壳牌炉粉煤灰水热合成沸石,调节硅铝物质的量比为1.7合成NaA型沸石。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合成工艺条件,在碱液浓度为1 mol/L、晶化温度为100 ℃、晶化时间为7 h、液固比(mL/g)为5∶1的条件下合成的NaA型粉煤灰沸石的脱氮能力较强,氨氮去除率达74.62%。分析正交实验结果可知,各因素对NaA型沸石脱氮性能的影响程度:碱液浓度>晶化温度>液固比>晶化时间。对较优产品进行分析,可知其结晶度较大、纯度较高;晶体形貌完整、规则;沸石的孔道排列紧密有序。该NaA型沸石可用于处理氨氮废水。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单一的SOD型粉煤灰沸石,并用于氨氮废水处理与再生.研究了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沸石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均影响合成沸石的种类和结构.在100℃晶化温度下,反应10h可获得单一的SOD型沸石.沸石再生前后氨氮吸附容量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氨氮初始浓度为10mg/L时,沸石的吸附容量为0.713 mg/g,而再生后吸附容量仅为再生前26%左右,且对极低浓度的氨氮废水2.5h就可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合成法,用工业水玻璃作硅源,考察了各种碱金属盐、晶化时间、晶化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合成超微低硅沸石的影响,经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和吸附量的测定证实,合成配比取Na2O∶Al2O3∶SiO2∶H2O=3∶1∶2∶185,在晶化温度90℃、晶化时间5 h、搅拌速度3 000 r/min(成胶)和1 500 r/min(成核)的合成条件下,加入0.1 mol NaF,沸石粒度由常规法合成沸石的2μm减小为180 nm;吸附总量由普通沸石的0.25 mg/L增加为0.26~0.272 mg/L;5 min吸附量由0.13 mg/L增加为0.2~0.22 mg/L。  相似文献   

16.
以粉煤灰为原料两步法合成亚微米NaA型沸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亚微米NaA型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研究了晶化时间和NaOH溶液浓度对合成亚微米NaA型沸石的纯度、结晶度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时间将影响NaA型沸石的纯度和结晶度;NaOH溶液浓度主要影响产物的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范围.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在5mol/L和6.67mol/L NaOH溶液浓度的条件下,由粉煤灰制备的硅铝凝胶,在100℃分别晶化4h和3h可合成骨架结构完好,结晶度高的亚微米NaA型沸石.合成的亚微米NaA型沸石的平均粒径分别为450nm和250nm,粒径分布范围(size span,SP)分别为3.84和2.44.合成产物的NH4 和Cu2 离子交换容量随着晶粒的减小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方法,优化Sodalite沸石的晶化过程。采用加入过硫酸钠的方法,以及不同硅铝比配比的方法,测试不同时间Sodalite沸石的晶化效果。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不同时间Sodalite沸石的晶化程度。结果表明,加入过硫酸钠后,Sodalite沸石的晶化速度明显加快,且以硅铝比为0.23的配比进行晶化,可以加快Sodalite沸石的晶化。此研究对高效合成沸石分子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煤矸石碱熔制备4A沸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煤矸石加碱煅烧活化(碱熔),然后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4A沸石.用XRD鉴定产品晶型、SEM观察结晶形貌,以钙交换值评价产品钙交换能力,并测定了产品的白度值,考察了晶化时间和活化效果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过程升温速率为20℃/min时,老化2 h后,再晶化40 min即可得到结晶完整、不含杂晶的4A沸石产品,为4A沸石的立方体晶型,此时产品钙交换值(以CaCO3计)为312.0 mg/g.  相似文献   

19.
煅烧高岭土制备X型纳米沸石分子筛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廉价易得煅烧高岭土为原料制备纳米沸石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透射显微镜(TEM)为手段,来考察反应体系碱度、晶化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对煅烧高岭土制备X型纳米沸石分子筛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合成条件,合成出X型纳米沸石分子筛。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合成13X型沸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为原料,探讨了合成13X型沸石分子筛的工艺条件,并对该工艺下制得的13X型沸石分子筛产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在合成沸石产品的过程中,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反应物液固比、碱液的浓度等对合成产品的质量具有明显影响, 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晶化时间8 h,晶化温度100 ℃,NaOH浓度1.4832 mol/L,液固比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