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NAi具有防治效果好、靶向性强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害虫防控技术。近年,美国环境署(EPA)和食药局(FDA)先后批准了两款基于该技术的害虫防治及作物改良产品上市,标志着该技术在粮食领域的商品化开端。目前RNAi在多种储粮害虫中的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但是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的害虫种类、dsRNA递送方式和分子设计差异都会影响RNAi防治效果。因此,本文系统性概述了RNAi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首次对RNAi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控中的可行性、效率影响因素和增效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最后,还对RNAi技术在储粮害虫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储粮害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储粮害虫防护剂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指出高效低毒的防护剂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储粮害虫已经对磷化氢熏蒸产生了较高抗性,研发新型绿色害虫防治技术迫在眉睫。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作为递送载体增强杀虫剂及核酸农药的害虫防治效果,也可作为新型防治方式直接使用。本文对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储粮害虫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相关纳米材料,从种类、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综述。最后,对纳米材料在储粮害虫绿色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当今储粮害虫图像识别领域面临的技术需求,针对现有的储粮害虫图像识别算法网络结构相对复杂,辨认率低,为此,引入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储粮害虫图像的识别。简要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发展过程,分析其网络结构,选用5种储粮害虫作为训练样本,分析了储粮害虫图像识别过程,最后通过实验得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Alexnet模型对储粮害虫图像识别的精确度达97.62%,说明基于CNN对储粮害虫图像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及其在储粮害虫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准确检测粮堆内害虫种类和密度是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依据,而传统检测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检测结果滞后等缺点,因此寻找新的检测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昆虫信息素具有安全、绿色、微量、高效等特点,可用于储粮害虫的检测与控制。概述了昆虫信息素的结构鉴定、人工合成、采集方法,主要分析了信息素在储粮害虫监测诱捕检测法和信息素成分分析法中的应用研究,并讨论了信息素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难题,以期为储粮害虫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由于长期、不合理地使用磷化氢和防护剂,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开发绿色高效的防治替代方法。将信息素、食物引诱剂和灯光与诱捕器结合诱捕害虫,可实现害虫的大量诱杀和在线监测,在储粮害虫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提高诱捕器的诱捕效率,以及建立诱捕器监测结果与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联系是推广诱捕器应用的技术关键。通过分析诱捕器在储粮害虫治理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诱捕器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应用唇形科植物粗提物、活性成分、精油等对储粮害虫进行防治的研究进展,并指明了今后防治储粮害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四川粮油科技》1999,16(4):26-29
遂宁市粮食局1998 年7 月5日至8 月10 日进行的仓库储粮害虫调查,弄清了当地仓虫品种及其分布情况,分析了一些地方仓虫危害小的成功经验和另一些地方仓虫危害严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信息技术在储粮害虫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粮害虫检测技术一直是粮食储藏害虫防治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储粮害虫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其不足为基础,针对储粮害虫防控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需求展开了研究,介绍了储粮害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光学、声学、图像识别等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机理与特点,讨论了在储粮害虫检测中技术特点、应用成效、发展趋势等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信息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文章最后对储粮害虫信息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今后完善储粮害虫检测技术及实现粮食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惰性粉在高温高湿的粮库开展稻谷储藏应用研究,通过对平房仓储藏稻谷进行惰性粉粮面拌合(150 mg/kg)和设置防虫线,与应用常规储粮技术的对照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仓,在1年7个月的储藏时间内,仅在2013年10月检测到储粮害虫密度4头/kg,于2013年10月份进行了1次磷化铝熏蒸杀虫,储藏至今(2014年4月)还属基本无虫粮。对照仓,在2013年储藏期间虫害两次达到严重虫粮等级,即7月份检测虫害密度28头/kg,10月份检测虫害密度24头/kg,进行了两次磷化铝熏蒸杀虫;在2014年4月,储粮接近严重虫粮等级,又进行了第3次熏蒸。由此可见惰性粉储粮技术的应用,试验仓熏蒸次数比对照仓少2次,降低了储粮过程中的虫蚀损耗,减少了粮食保管成本及保化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对粮食储藏品质未见不良影响。因此,惰性粉储粮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以后的储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储粮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粮害虫的危害能够引起粮食减产和品质下降。介绍了国内外粮库储粮害虫防治和农户储粮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所存在的不足,为从事储粮害虫防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内利用校正趋色法,研究我国6种储粮害虫对红色等6种颜色的趋性行为反应。结果表明,6种储粮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情况大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米象、玉米象对不同颜色的行为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红色、橙色、黑色对赤拟谷盗均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诱集率最高分别为76.23%、39.55%、49.57%;红色、黑色对玉米象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诱集率最高分别为38.48%、38.67%。嗜卷书虱和无色书虱对所测试6种颜色则大多表现出驱避性,其中,红色和紫色分别对嗜卷书虱、无色书虱有明显的驱避作用,驱避率最高分别为70.29%、54.46%。研究结果可为研发相应颜色诱捕器对储粮害虫进行诱捕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储粮害虫声音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昆虫声音的储粮害虫检测是以生物学者的基础研究为基石,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为方法,将声信号变成电讯号,去除噪声提取实用的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后,根据音程的百分比和音程数量的多少可以分辨出储粮害虫的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植物源农药在我国储粮害虫防治研究中的应用状况,介绍了目前我国已研究的杀虫植物种类及防治对象、我国的植物源农药研究机构及研究队伍、植物源农药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产业化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光触媒聚乙烯薄膜对常见储粮害虫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和绿豆象的杀灭效果、驱避效果和子代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触媒聚乙烯薄膜对供试的几种害虫的成虫有显著的驱避效果,驱避率为米象60.9%~75.1%,谷蠹25.8%~77.8%,赤拟谷盗78.0%~84.6%,绿豆象35.7%~37.5%;对绿豆象的子代抑制效果显著,其平均抑制率为80.9%。光触媒聚乙烯薄膜对供试成虫的致死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磷化氢环流熏蒸设备配置条件下采用气化施药法在粮堆中施用甲基嘧啶磷防治储粮害虫。试验结果表明:气化施药法可以使储粮保护剂在粮堆中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但在粮堆上下层的浓度相差较大,在环流系统效率较好的情况下,粮堆上层1m 多的粮层中药剂浓度可达到全仓平均施药浓度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主要储粮昆虫在模拟条件下的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利用铁皮仓桶模拟粮堆实际情况,分别对小麦中的玉米象、谷蠹、杂拟谷盗的单一种群以及混合种群的种群动态、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粮堆表层的种群密度大大高于其它层次。种群在低密度时,上升缓慢。整个变化过程呈“S”形上升。玉米象的种群上升最快,其次为谷蠹、杂拟谷盗。在温度较高时,谷蠧的竞争超过了玉米象,杂拟谷盗的竞争能力最弱,玉米象、谷蠹的取食加快了杂拟谷盗的种群发展。  相似文献   

19.
4种烟剂对空仓储粮害虫成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空仓杀虫剂杀虫效果差,施用操作麻烦,杀虫剂对操作人员身体危害大等问题,在空仓环境内,进行了残杀威、敌百虫、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4种烟剂对谷蠹、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锯谷盗和嗜卷书虱等6种储粮害虫成虫的防治效果测试。结果表明,2.5%溴氰菊酯烟剂杀虫效果最好,100%杀死试虫;2%高效氯氰菊酯烟剂杀虫效果次之,试虫死亡率在99.3%以上;20%残杀威的触杀效果较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差一些,赤拟谷盗试虫死亡率85%以上;30%敌百虫烟剂的触杀作用较差,谷蠹和锈赤扁谷盗试虫的死亡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储粮害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快速、准确进行储粮害虫检测是高效开展害虫综合防治的前提,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储藏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国内外储粮害虫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了直观检查法、取样检查法、诱集检查法、电子检查法等储粮害虫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展望了储粮害虫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储粮害虫发生的预测预报研究与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