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机械》2005,33(5):56-5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爆式液压冲击器的回油储油腔V1,它由活塞的A1面、缸体和氮气室的左端面组成,在回油储油腔V1上开有2个油口K1和K2。其中K1用于控制阀的换向;K2与阀的回油口连通并连通油箱。冲击器工作时,活塞冲程,前腔V2的回油经阀与阀的回油口T和回油储油腔V1的K2口相连通;活塞回程,前腔V2经阀与高压油P连通。  相似文献   

2.
丁明舫 《南炼科技》1998,5(8):11-12,25
油枪回油因其负荷调节灵敏,雾化质量好而被广泛采用。为了防止油罐油湿升高而冒罐,回油应经冷却。本文介绍了热量可回收的空冷式回油冷却器与通常采用的水冷式冷却器相比,具有投资少、系统简单和热量可以回收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吴淑荣  范永祥 《钻采工艺》2004,27(5):105-106
抽油机减速箱轴头密封结构多种多样,有的结构简单,但密封效果不好;有的密封效果好,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为此设计一种二次回油的新型密封结构,通过在轴上安装甩油盘及使用一种带有迷宫密封的轴承盖,两项结合到一起克服了原密封的缺点:紧靠轴承内圈安装一甩油盘是保证润滑油被甩到轴承盖内腔壁上,并沿着内腔壁回流到箱体中;在轴承盖的设计上,采用两组三(两)槽迷宫,中间加一回油槽,前三(两)槽迷宫下部铣-半圆型形缺口,止口处开一回油缺口,保证多余的油回流到箱体中。这种结构通过二次回油,从根本上杜绝了抽油机减速箱的漏油问题,并且制造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古城油田BQ10区块超稠油降粘集输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城BQ10区块超稠油掺稀油降粘集输、掺热水降粘集输现场试验分析,提出并实施了污水回掺降粘集输工艺。由区块单元进行污水回掺,联合站进行集中处理说明,污水回参工艺优于掺稀油,更优于单纯掺热水降粘集输工艺;污回掺可有效利用热能进行二次做功,降低井口或干线回压,改善油井的出油状况,提高油井泵效,增加单井产油量;掺污管线并不会生堵管事故,使于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庆油房庄油田水经现场流程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矿化度和悬浮物,存在残留油,同时SBR严重超标,现场处理水不稳定,进行回注时与地层的配伍性较差。针对这些情况,研究了新型水处理工艺技术,使油房庄油田水经处理后达到回注水标准,且与地层的配伍性较好,并提出了新型水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 RICP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RICP与通常的渣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技术不同之处是除了渣油加氢尾油去催化裂化外,催化裂化的回炼油掺入到渣油加氢原料中,一起加氢后再作催化裂化原料。回炼油的掺入降低了渣油加氢进料的粘度,提高了渣油加氢脱硫、脱金属、脱残炭和脱沥青质反应的速率,改善了生成油的性质。同时回炼油经过加氢,增加了氢含量,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的轻油收率,降低了生焦量,因此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处理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润滑油糠醛精制-催化裂化回炼油抽提组合工艺(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润滑油糠醛精制-催化裂化回炼油抽提组合工艺是利用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的塔底抽出液为溶剂,在加或不加反抽提剂的情况下,对催化裂化回炼油进行抽提,抽余油返回催化裂化装置,抽出液返回润滑油糠醛精制溶剂回收装置。本文主要介绍了抽提小试实验,考察了剂油比、温度以及反抽提剂加入量等抽提条件对抽提效果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小试操作条件,为中试实验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若抽出油仅作为橡胶填充油,则以抽出液为溶剂,抽提回炼油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剂油比1.5,抽提塔顶温度70℃左右、塔底温度不高于50℃,不加反抽提剂。此时,抽余油收率为75%左右,抽余油饱和分含量由回炼油的55%提高到77%左右,抽余油的残炭为0.25%左右、总硫含量为900μg/g左右、总氮含量为550μg/g左右。抽出油中的芳烃分和胶质含量高于90%。若要提高抽出油中芳烃的含量,使之得到综合利用,应加入反抽提剂。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糠醛精制-催化裂化回炼油抽提组合工艺(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纯糠醛或现有的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抽提塔塔底抽出液为溶剂,对中国石油抚顺石油二厂催化裂化回炼油进行了芳烃抽提小试,中试及抽余油催化裂化中试的系统研究。主要介绍以纯糠醛为溶剂的芳烃抽提小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若抽出油仅作为橡胶填充油,则以纯糠醛为溶剂抽提回炼油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剂油比0.6,抽提塔塔底温度40-50℃,塔顶温度60℃左右,此时抽余油的收率为70%左右,抽余油中的饱和分含量由回炼油的55%提高到78%左右;抽出油的收率为30%左右,其中芳香分和胶质含量总和高于90%。可以作为橡胶填充油,按抚顺石油二厂南催化裂化现有的回炼比0.3计算,新鲜原料处理量可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祥国  高振环 《油田化学》1996,13(4):361-363
收集了大庆油田北一区断西聚合物驱工业试验区采出水,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并在非均质人造油层物理模型上进行了驱油试验,其结果表明采出水直接回注或用于配制聚合物驱油溶液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原理介绍 (1)掺水自控技术工艺原理。如图1所示,当系统工作时,微机首先巡回检测各采油井回油温度的实测值,在一套科学的软件技术管理下,分别与各采油井相对应的已设定的回油温度进行比较,从而决定调节阀的开度,以此调配定量的掺水量,使其与井口产液掺合后达到回油温度设定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采油十厂朝一联污水沉降罐的回收油进入电脱水器时,会出现电脱水器跨电场的现象,导致污水沉降罐的油无法正常回收,给生产运行带来较大的麻烦。由于回收油很难用常规的电化学脱水进行处理,回收油进入电脱水器后,经常造成朝一联电脱水器不能正常运行而出现净化油含水超标现象,一般为1%(正常为0.24%以下),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距离输送汽柴油混油情况,某库站富汽回掺中因为来油质量和质量风险等问题,造成富汽罐混油量逐步增加的困惑。对富汽与汽油进行了掺混试验,考虑了油品质量控制指标及质量潜力的影响,确定了混油回掺比例范围。试验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油品性质不同,油品之间允许的混油比例就明显不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富汽回掺力度的探讨和注意点。同时针对油品质量升级新标准《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GB/T 22030-2013)更苛刻的硫含量限制,对回掺中的硫含量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原高含硫混油可继续回掺。  相似文献   

13.
乌尔逊油田环状掺水集油系统受自然地理条件差(高寒),低产、低效井所占比例大,气油比低、原油凝固点高等因素影响,掺水集油系统生产能耗较高.在优选、控制掺水压力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逐步降低单环瞬时掺水量,观察集油环回油压力、回油温度,单井回压的变化,研究影响降温集输的主控因素,摸索各集油环在不同季节的合理掺水量和极限回油温度.通过1年的现场试验,确定了影响乌尔逊油田降温集输的主控因素和各集油环在不同季节的合理掺水量,降低了掺水集油系统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中产生的大量污水经处理后回注到地层,对井下油套管产生了严重的腐蚀,造成穿孔、套漏。本文从腐蚀原因机理入手,提出油、套管综合防腐技术思路,侧重防腐油管优选、机械卡封防腐工艺及新型化学软密封隔离工艺两种井下防腐工艺的介绍,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污水回注井下综合防腐技术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油气井产出水的综合治理与利用是中、后期油气田在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把油气井产出水回注地层是避免环境污染,利用这一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回注施工设计时,考虑到产出水中包含杂质对地层可能产生的损害是必要的。文章提出的数学模型,可用于油气井产出水回注时预测地层渗透率的变化。模型中对产出水中颗粒与油珠的浓度,以及注入时的流量变化与地层渗透率损害的关系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对深入理解产出水回注地层时产生地层伤害的机理是有益的,也为综合治理后利用油气井产出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温集输工艺技术中安全回油温度这一关键参数难以可靠制定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以流动压降梯度变化为主要依据来确定回油温度界限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确定了相应的界限值,同时认为在一定流速和集油半径范围内,当回油系统含水率高于80%时,可以实现在原油凝固点以下3~5℃安全回油。该方法突破了回油温度值在原油凝固点附近的传统认识,也为新的节能形势下进一步优化集油工艺运行参数,制定低温集输运行方案提供了有效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在辽河油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油田生产井的高含水问题研制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作用是在井下对油水混合液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净水通过增压系统直接回注到同井需要补充能量的油层,油流通过举升系统举升到地面。该系统在辽河油区推广应用后,增加了油产量和采油速度,并具有减少地面污水、保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混油回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混油在线回掺油品质量管控的对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减速器渗漏油在抽油机各种故障中所占比例最高,是各油田抽油机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轴承端盖处渗漏油现象尤其严重.在对大量减速器渗漏油的因为分析后,本着缩短回油路线、采取自然疏通的思路,采取了将减速器轴承外侧进油改内侧进油、改变减速器回油孔结构、减轻回油孔的导油负载、改进轴承端盖为四级密封等措施,并研制了FSL型防渗漏减速器.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新型FSL型防渗漏减速器从结构上彻底解决了渗漏油问题,完全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讲述了驱动泵结构、振动泵补油系统以及BV620-LF型可控震源进回油管汇原理。文中对BV620-LF型可控震源在驱动行走时发生振动泵补油压力异常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了故障解决的方案。依据故障解决方案,维修人员依次排查进回油管汇、吸油滤清器、液压油冷却器以及驱动泵,最终发现前驱动泵存在严重磨损。维修人员对液压系统进行了清洗并更换前驱动泵,最终故障得到解决。最后介绍了造成驱动泵发生机械磨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驱动泵磨损的预防措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