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殿波 《四川建材》2010,36(5):35-39
对荷载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变形的关系,引入"等沉面"概念,假定桩与桩间土均是理想线弹性体,桩侧摩阻力沿桩长直线分布,进而根据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得到CFG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新公式。应用所得公式对复合地基现场试验条件下的桩土应力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重庆地区某砂泥岩地层嵌岩桩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平衡静载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嵌岩桩自平衡过程中的桩体承载力特性,并计算了极限桩端阻力及极限侧摩阻力。结果表明:使用自平衡静载试验能够较准确地评估砂泥岩地层条件下的基桩承载能力,但针对具体的岩层特性,应当使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荷载箱位置,为西南地区砂泥岩地层下基桩承载能力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厂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开展了现浇X形桩单桩、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荷试验研究,现场测得其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桩身轴力与桩侧阻力、桩土荷载分担与桩土应力比、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分布规律,重点论述分析了多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的变化特性和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X形桩单桩承载力、单桩及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均符合设计要求;布桩间距、布桩方式及桩长是影响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多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及变形规律与单桩复合地基基本相同;多桩复合地基桩侧阻力的整体分布规律符合传统圆形桩特点,且中性点位置在桩长的1/4~1/3处;在满足设计要求时,桩土荷载分担比例桩约为63%、土约为37%,桩土应力比约为27;桩的最大侧阻力值是桩承载力值的73.2%,具有典型的摩擦桩的特性。试验研究成果为X形桩复合地基在市政构筑物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变刚度布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变刚度复合地基的承载特征、沉降分布、变形影响范围、桩土荷载分担比及基桩荷载传递特性。试验数据表明:在荷载较大的核心筒区密集布桩而在荷载较小的边角区稀疏布桩或不布桩,能有效地减少基础沉降差,同时减少基桩工程量,复合地基筏下布桩的平均桩顶反力应小于基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以保证基础总体沉降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国内基桩静载荷试验中常用的s-logQ法的求取极限荷载Qu和划分桩侧阻力Qsu与桩端阻力Qpu的方法与特点,指出了该法的缺陷与不足,在分析端承-摩阻型基桩s-logQ曲线线型特征和该类桩型荷载传递与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以△s/△logQ变形速率突变点视作摩阻极限发挥特征点,推导求得极限荷载Qu和桩侧阻力Qsu,并以杭州某一试桩工程为例作了具体探讨,可供相似条件下的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南京某污水处理厂软基处理工程,开展了现浇X形钢筋混凝土桩(简称X形桩)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现场试验,测得了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基于FLAC3D软件建立了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X形单桩、群桩特性分析的数值模型,并与现场单桩抗拔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研究了与等效圆形截面桩抗拔承载力的差异,并分析了基桩长度、桩-土摩擦因数以及基桩位置等因素对X形群桩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X形桩竖向抗拔承载力与其等外包直径的圆形截面桩承载力相近,较等混凝土用量的圆形截面桩承载力提高了近17.4%。  相似文献   

7.
管桩水泥土复合桩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桩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新桩型,可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为研究其荷载传递规律,采用现场荷载试验、桩身光纤光栅应力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各级荷载下管桩及水泥土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分布特征。研究管桩、水泥土有效复合变形协调条件及各自荷载承担比例;给出各段压缩量随桩顶荷载的变化规律;比较该桩型区别于一般管桩的沉降、抗力特点。研究表明:复合桩Q-s曲线呈缓变型;管桩是上部荷载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特性与刚性单桩相似;桩端阻力占桩顶荷载比例较小,复合桩表现出摩擦桩的工作特性;管桩和水泥土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相似,其比值约为水泥土和管桩外径的比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高速铁路某试验段工程,开展CFG桩+垫层处理地基试验。实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分析路基沉降变形、桩土应力比随填筑高度的变化规律;利用FLAC-3D建立路堤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三维参数化数值计算模型,将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研究成果有助于高速铁路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承载特性和应力传递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依据软土地区某工程试桩的施工参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实测的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采用三维连续介质拉格朗日法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计算模型,对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及桩顶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的静载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不同深度桩身轴力的分布及桩侧摩阻力分布,与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类似,两者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根据计算模型,提供了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推荐值,为桩基工程实践中基桩极限承载力的取值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在一定地面堆载作用下,褥垫层厚度和变形模量的改变与单桩复合地基桩侧正、负摩阻力大小以及中性点位置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荷载和褥垫层模量一定时,褥垫层厚度增加对桩充分发挥正摩阻力有利,中性点位置上升;褥垫层厚度小于0.5m时,增加褥垫层变形模量,桩侧正摩阻力也随之提高,中性点位置提升;褥垫层厚度大于0.5m时,增加褥垫层变形模量,其提高更明显。利用数值模拟分析褥垫层对单桩复合地基的桩侧摩阻力影响,可为研究复合地基荷载分担、荷载传递以及工作性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直径钻孔灌注长桩承载力分析的实际问题和工程评价需要,在大量桩基载荷试验资料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北京地区非均质互层地基钻孔灌注长桩的荷载传递分析方法。考虑层状非均质地基条件、桩长与桩侧土埋深、灌注桩后压浆等因素,改进荷载传递函数,并建立确定荷载传递参数的目标优化及预估单桩承载力的方法。通过对具体工程实例的应用分析,表明采用提出的荷载传递模型和参数优化方法,计算结果能够反映互层地基土层的单桩竖向荷载传递特征,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和得出的结果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桥梁桩基础缺陷复合检测及其加固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桥长333.45m,河岸边基础采用32根钻孔灌注桩,这些工程桩施工完成后,根据桩基规范要求,先采用低应变动测法全部进行检测,再进行静载荷试验法、钻探取芯法检测所选3根桩,发现个别桩基存在承载力不足和桩身某些部位胶结差等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桩基动测、静载荷试验、钻探取出3种复合检测结果以及现场的施工记录资料,找出产生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和桩身缺陷具体部位,然后参照有关资料并结合工程经验,对缺陷桩基提出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桩体、胶结不良部位和高压喷射法清除桩底沉渣及时回灌混凝土等处理方法。对加固后的桩再进行低应变动测法、静载荷试验法等方法检测,并与第一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加固后的桩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列举了上海及周边地区 6个工程共计 19根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情况 ,其中大部分桩的极限承载力出现异常现象。同一工程场地同一几何尺寸的桩 ,单桩极限承载力相差可达 10 0 %以上。分析表明 :施工机具、成孔时间、护壁清孔方式、桩身结构完整性、地下障碍物及重复加载方式均对单桩承载力有重要影响。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 ,会导致单桩极限承载力偏低很多 ;超载预压后 ,粉土、砂土地基中的钻孔桩承载力会增加 ,在软粘土地基中则会减小 ;与旧基础相连 ,将使桩的承载力偏大不少。  相似文献   

14.
沈晓梅  高飞 《建筑结构》2006,36(4):34-36,67
桩端后注浆是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软土地区某超高层建筑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试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端后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采用桩端压力注浆的工程实例,利用静载荷试验、沉降观测结果及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等多种方法分析,表明桩端压力注浆钻孔灌注桩在中、粗砂混合层中的承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黄土地基中 4根长短不同的超长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向应变测试 ,分析了不同桩长的桩轴力传递规律和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探讨了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荷载传递性状  相似文献   

17.
张克前 《安徽建筑》2006,13(5):114-116
通过对嵌岩灌注桩的原型测试,分析该桩的受力机理,并推断出该桩在竖向荷载时的合理承载力。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洞庭湖软土地区某特大拱桥主墩桩基础为工程依托 ,进行了一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并基于所获得的现场实测数据探讨了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结果表明 ,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桩为典型的摩擦桩 ,其竖向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 ,而桩端阻力往往难以发挥甚至趋于零 ,设计计算时尚应重视桩身压曲稳定分析和桩顶变形验算。同时 ,建议根据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的要求按桩顶容许沉降量来控制超长桩的竖向承载力 ,并基于线弹性 -全塑性桩侧荷载传递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以此获得的桩顶荷载位移计算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证明了该思路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黄土地区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工程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可提高桩的竖向承载力、减少桩的沉降并改善桩的工程性状。本文依据西安地区某工程中采用桩侧和桩端后压浆和没压浆的 4根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的对比 ,分析了黄土地基中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桩身轴力的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 ,探讨了后压浆技术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无锡八百伴商贸中心桩基试桩和工程桩施工实例,介绍了无锡地区软土中直径1000mm、桩长76.2m的大直径超长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成桩的主要施工技术和试桩现场垂直静载、水平荷载与试桩动态测试结果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