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前地质预报是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必要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对地层岩性、断层及破碎带、不良及灾害地质、地下水特征四个方面进行预报。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能让施工人员提前了解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探明溶洞、土洞和断裂带等不良地质存在位置和规模,预判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根据预测结果调整和修正施工方法。文章通过介绍地铁隧道施工常用的地质预报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如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根据场地条件和所需预测目标选择合适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介绍地质雷达和高密电阻率法分析流程,结果表明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根据需要检测出不良地质,极大地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2.
超前地质预测对隧道信息化施工、安全保障以及灾害防治都具有重要作用,是隧道施工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超前地质预测技术有多种技术形式,不同技术形式的基本原理和效果均存在一定的区别。论文对公路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测现状做了简单分析,介绍了几种运用广泛的超前地质预测技术,对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测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做了简要分析,以期加强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隧道建设向着长、大、深的方向发展,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不良地质情况更为复杂,对施工和技术要求更高,特别是云贵地区,地质复杂多变。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通过超前预测等方法,探明隧道区间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加固处理方法,并引入新的施工技术,可为山体隧道不良地质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对于隧道工程建设很重要,它能预测工程线路的地质状况,使工程建设能顺利完成。本文着重研究了当前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的发展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常用的隧道超前预报的特点和应用的领域,并对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设想,探索了一种新型的隧道超前预报方法希望这项研究会给隧道工程单位施工过程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超前地质预报在凉风垭隧道工程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作为一种地质勘察方法,在诸多隧道施工过程中作为补充勘探有了愈来愈多的应用,为施工设计变更提供了准确依据。本文通过对隧道工程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现状的调研,结合渝黔复线凉风垭隧道工程的地质特点,对隧道工程的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和实施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期对今后类似隧道工程预测预报技术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邢德利  王西冲 《中华民居》2012,(12):313-314
隧道施工中,充分应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地质雷达以其操作方便、对施工影响小、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等优点,在隧道短期地质超前预报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在介绍地质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资料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地质雷达技术对叙大铁路隧道掌子面进行探测,并结合现场地质情况成功预测了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对隧道的安全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岩 《山西建筑》2014,(19):193-194
以RAMAC地质雷达在二峨山公路隧道中地质超前预报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与方法,并结合开挖掌子面的详细地质描述,准确预测了开挖前方围岩的节理破碎带和地下水发育区,为新奥法隧道施工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避免了隧道施工的盲目性,保障了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黄小东  王力 《四川建材》2020,(4):124-125,1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全面进入飞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铁路和公路里程快速增长。我国西部山区交通发展更离不开隧道,而隧道施工常常会遇到涌突水、碳酸盐溶洞、掌子面塌方、瓦斯等不良地质问题,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可能造成水资源枯竭、地表塌陷等环保问题。因此,推广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极为重要,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够有效地预测隧道内不良地质情况,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瓦窑坡隧道岩溶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窑坡隧道施工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存在岩溶、冲沟浅埋段和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其中,岩溶是本隧道施工的最主要地质问题。根据隧道地质、地形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隧址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表溶蚀强烈,见多处岩溶漏斗,根据瓦窑坡隧道施工的特点,以地质法为基础,以TGP206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为主要手段,结合地质雷达和钻探等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进行岩溶地质超前预报。开挖结果证明,瓦窑坡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应用是基本成功的,值得在同类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世文 《广州建筑》2008,36(1):32-35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分析了各种地质预报的预报距离及其优缺点,结合地质雷达在实际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测结果与实际开挖断面岩层的对比,说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先进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预测、预报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构造,能够较为准确地查出隧道掘进方向的围岩性状、结构面发育情况,特别是溶洞、断层、破碎带和含水情况,可以减少隧道施工的盲目性,进而有效地防止工程事故,加快施工进度以及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明思义 《建筑》2009,(12):44-47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升温,长大隧道施工越来越多,其地质条件往往极其复杂,经常发生各种地质灾害,如突水、瓦斯、岩爆、塌方等。为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进行预测,本文结合隧道施工实例,全面介绍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方法及施工结果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利水电、铁路、公路工程中隧道(洞)工程规模越来越宏大,加强隧道(洞)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是隧道(洞)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隧道(洞)施工的重要技术保障。以地质分析为主线,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超前地质预报体系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有效方法,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在各大隧道(洞)工程中的预报经验,结合工程实例,就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地质综合分析技术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对于预测围岩情况、指导隧道施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GPT技术的原理和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结合马留山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分析论证了GPT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应用的有效性,得出了马留山隧道左线ZK50+735~ZK50+935区段200m范围内的围岩属于中强风化砂岩,局部有渗水,稳定性和完整性稍差,属于IV级围岩,说明了GP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是保证隧道施工顺利安全施工的重要地质预报手段,展示出该系统在隧道施工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在城市基础建设中,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隧道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了从根本上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需要技术人员根据隧道的类型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论文介绍了目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技术问题,并结合常见的隧道施工技术种类,总结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地质超前预报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工作。长短距离、多方法、地质条件结合,能有效地预测隧道掘进方向上可能存在的断层、破碎带、涌突水、岩溶等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文章介绍结合地质条件,选用TST隧道地震层析成像系统及地质雷达,首先运用TST技术对隧道一段地质条件进行预测分析,得出隧道该段预报结果可以划分为三段,再辅以地质雷达测试分析,精确地质预报结果,再结合开挖验证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6.
吴玉杰 《山西建筑》2009,35(35):338-339
介绍了准朔铁路岛宝沟隧道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法,分析了其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处理技术和隧道地质信息系统,实践表明本工程采用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是合理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永锋 《四川建筑》2010,30(2):190-191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工作既复杂又非常重要,做好隧道施工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围岩类别准确判别、重大地质灾害监测及判断,提出与地质条件匹配的隧道施工方法,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隧道施工质量及隧道施工快速修建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了目前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工作现状、地质灾害及地质工作主要内容,建议建设单位单列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工作内容和经费,施工单位应加强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地质特点,各种不良地质对隧道施工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某隧道工程实例分析不良地质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阐述了针对不良地质的应对方法,对特殊地质施工建设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原理、设备和方法,结合沪昆客专壁板坡隧道的工程概况,对D1K992+200~090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测线布置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验证了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结果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情况和不良地质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结果优化方案并指导施工,有效地控制灾害。  相似文献   

20.
周建富 《山西建筑》2001,27(3):144-145
结合神延铁路W9标的黄土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的特点,介绍了施工中利用设计地质资料和施工单位现有的一些手段对隧道进行超前预测预报的方法,主要从工程地质法,竖井,探孔预测法,风钻超半预报,围岩变形测仪器,上部超前开挖,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