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述了闻喜郭家沟铜矿的成矿背景及岩(矿)石的物性参数,介绍了磁法、激电中梯扫面、物探综合剖面三种综合物探信息在铜矿勘察中的应用,并总结了该区地球物理找矿模式,为该区的铜矿勘查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浅层地震折射波法野外施工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初至波易于拾取,资料解释较为容易,是解决覆盖层厚度探测等类似地质勘查问题可靠有效的方法,以其能够确定折射界面的速度而广泛用于工程地质勘察。本文通过对关中盆地某采石场进行折射波法勘探,利用常规折射波法计算结果作为初始模型,采用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丰富的浅层地层的变化信息。通过CT速度反演,由速度值的不同变化可以划分出区内黄土地层的分层及厚度变化,再通过合理布置小折射点,与CT速度成像结果和钻孔资料相结合,查明了地下100m以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得出的资料解释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信度较高,为后续采石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物探勘查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满足工程区地球物理勘探前提的各种物探技术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最终采用高密度地震映象法和多道瞬态面波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勘察手段,准确圈定了钢板桩的分布范围,同时也查清了工区回填土的分布情况和回填料的密实程度,为设计方案的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解决了在北京城区交通主干道等高干扰的复杂环境下进行工程勘察的难题,为物探技...  相似文献   

4.
文新国 《广东建材》2009,25(5):31-33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工程地震反射法在矿山地质灾害监控和勘察中的应用条件,并分别从数据采集、资料分析处理、勘查效果评价等方面对两种物探方法相结合,相互补充的综合物探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得出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5.
综合物探在大型地下洞室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地震折射波法、地震映像、面波勘探为辅的综合物探勘查,结合地质调查,达到了工程地质勘察才能达到的勘察目的。再次显示了物探的多快好省的特点。为今后开展类似工程勘察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综合物探技术在园博园湿地垃圾坑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博园是永定河平原城段沿河生态绿色发展带主要的规划公园之一,也是2013年第九届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举办场所,同时园博园湿地还起到再生水净化入河的作用,但是园博园工程区内有大量分布不明的垃圾坑,使设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为了圈定不明垃圾坑的范围,经现场试验研究,决定采用高密度电法、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多道瞬态面波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勘探,三种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探测效果良好,准确查明了垃圾坑的分布及产状,查清了垃圾坑的主要成分,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综合物探技术在园博园垃圾坑勘察中的成功应用,可为今后城市不明垃圾坑勘察提供参考和借鉴,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又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双侧单极—偶极电测深具有采集数据量大、横向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装置灵活等特点,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工作效率高、探测深度大、受地形影响相对较小、抗干扰性强、成本较低廉等特点。在北京某拟建高速公路隧道的地质勘察中,综合应用双侧单极—偶极电测深和CSAMT技术,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地解决了不同深度的地质问题,查明了断层、破碎带的分布及覆盖层的厚度,为今后长大隧道勘察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物探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采用综合物探勘查煤矿采空区及采空积水区的准确位置。通过实例介绍了地面瞬变电磁法和测氡法的技术原理、工作方法及综合物探勘查应用效果。结论表明,综合物探在勘查煤矿采空区及采空积水区准确位置方面,效果良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勘查区地质、物探成果基础上,针对增温型地下热水物探勘查所要解决的地质目标,利用综合物探方法资料成果,定性分析了勘查区地(电性)层结构、断裂、红层基底基本地质属性,定量确定了勘查区红层厚度及下伏电性层地质属性,后期钻探成功打出了中温热水。为物探应用于中深部类似条件下地热资源勘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朱琳  张如一 《河南建材》2011,(3):142-142
综合运用物探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浅层地震折射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查明了北仑至春晓供水隧道洞身地段的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面的起伏状况,并对围岩进行有效分类,为隧道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孙林柱 《矿产勘查》2018,9(5):907-916
为了寻找厚覆盖层深部找铁多金属矿的有效综合物探方法,在鄂尔多斯台坳的河东断凹与桑汾地堑系的临汾断陷交界处勘查中深部铁多金属矿应用高精度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重力测量和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大地电磁测深和频谱激电测深等物探方法的组合研究。研究表明高精度磁测和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为该区域中深部寻找铁多金属矿床最为适用的物探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有色系统成矿区带1:5万~1:10万地球化学普查历时20年,完成面积72万km2,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获得了许多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在区带找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套资料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系统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成矿区带进行地球化学普查工作的建议及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矢跨比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的形式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比较了球面基本三角形网格的划分形式,最优网格划分法得到的网格三类型数量最少,最经济,提出了构造球面网壳局部双层形式的方法和五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形式,采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几种网壳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稳定分析,参数分析并与单层网壳的稳定特征进行了比较,本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白冬军  杨雪飞  冯文亮  高雪  彭晶凯 《煤气与热力》2021,41(4):19-22,26,10042
针对真空复合保温预制直埋管(以下简称真空复合保温管,工作管内直径x壁厚为42.0 mm×4.4 mm,外护管外直径x壁厚为73.0 mm×3.4 mm,纳米气凝胶毡厚度为6 mm,真空层厚度为1.7 mm)展开散热损失实验研究。以导热油为循环介质,分别采用热流计法、表面温度法、热平衡法进行测试。对3种方法的测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存在差异的成因。真空复合保温管的散热损失随导热油进口设定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导热油进口设定温度一定时,真空复合保温管的散热损失随真空层绝对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真空层绝对压力为2.0 kPa时,真空复合保温管的散热损失最小。真空层绝对压力为12.0、22.0、101.3 kPa时,真空复合保温管的散热损失接近。在保温材料种类、厚度、安装方式一定的前提下,真空层绝对压力对获得更低的散热损失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热流计法的测试结果与表面温度法的计算结果接近,热平衡法的计算结果与前二者的差别较大。该实验宜采用热流计法、表面温度法。  相似文献   

15.
李小平 《工程勘察》2009,(11):91-95
本文介绍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法的原理及震源、定位、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技术特点,并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勘察为例,说明如何根据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和方法特点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与技术参数,阐述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在调查海底地形、覆盖层厚度、地层岩性特征及地质构造的位置、规模、产状等工程地质条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会泽麒麟厂铅锌矿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主力矿山,为解决矿山深部找矿突破和资源接替,通过收集整理以往矿区开展的地质勘查资料,进一步转变找矿思路,系统梳理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结合各种勘查方法数据和成果,尤其是后期坑道内开展的EH4、重力测量、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构造叠加晕等,经地质综合研究,在麒麟厂矿区深部划分3个找矿方向,预测了5个综合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李壮  程培生  张建明  缪旭煌 《矿产勘查》2020,11(10):2163-2169
庐枞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矿集区,以往的找矿重点是盆地内部的玢岩型铁矿。随着矿集区勘查工作的深入,盆地周缘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解决覆盖区地质信息少、找矿难度大的难题,从区域地质规律入手,对盆地北部边缘西湾地区的地质背景和重、磁异常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主要找矿方向,利用重力、磁法、电法等综合物探手段,逐步确定了控矿要素,发现了主要赋存于基底地层-三叠系东马鞍山组角砾状灰岩中的西湾大型铅锌矿(4个主矿体初步估算资源量达97.4万t、Pb+Zn品位1.21%~2.74%)。该矿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对该区铅锌矿找矿潜力的认识,明确了东马鞍山组是该区重要的赋矿层位,进一步拓展了该区的找矿空间,对于类似地区的矿产勘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程类比经验法确定水下隧道岩石覆盖层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琼  陈颖芳  杜素云 《山西建筑》2009,35(22):341-343
归纳了国内外常用确定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的方法——挪威经验法、国内顶水采煤经验法、隔水岩柱经验计算法和日本经验公式,利用上述四种方法对重庆两江隧道中的长江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进行工程类比分析得到,长江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取值为21m~32m。  相似文献   

19.
冯强  蒋斌松 《岩土工程学报》2014,36(10):1879-1887
新疆天山的玉希莫勒盖隧道处于高海拔季节性冻土地区,为防止冻害的发生,需要对所需保温层厚度进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计算模型,采用Laplace积分变换的方法得到了由于保温作用而没有相变发生时寒区隧道温度场的解析分析方法;通过与stehfest方法对比分析,基于高斯正交法则和快速Fourier变换的Den Iseger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采用该数值反演方法进行Laplace逆变换的求解。根据对玉希莫勒盖隧道的分析表明,保温层、衬砌与围岩中的温度都随着大气温度呈简谐振动;现场采用的5 cm厚保温层内外温差达9.63℃,不能保证该隧道围岩不发生冻胀现象;要保证其在设计年限内不发生冻胀所需要的最小保温层厚度为27 cm;通过对相关物理参数的分析表明:对流换热系数对固体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最值影响较大,但对保温层厚度的影响较小;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所需保温层的厚度越小,保证的安全年限越长,厚度也越大;随着地层温度的升高,所需保温层厚度逐渐减小;最后对年平均气温和地层温度的不同组合情况进行拟合分析,得出保温层厚度与这两因素的相关关系,可为该地区其他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柴彩萍 《山西建筑》2007,33(4):329-330
针对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车辙,通过结构力学计算,指出沥青材料层的永久变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并据应力应变分布图找出9 cm厚沥青层的合理分层;从结构分工角度出发,提出对各结构层和各结构层混合料的功能和路用性能要求;按照层位功能要求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验证了变I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