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轿车正面碰撞过程中,乘员容易受到严重伤害,优化乘员约束系统对于乘员的保护极其重要。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包含座椅、安全带、仪表板及转向系统在内的某轿车乘员约束系统的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约束系统的参数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进行优化,实现了对该车正面碰撞过程约束系统的较全面且较可靠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靠性优化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性能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款微型轿车,通过MADYMO软件建立并验证了该车的乘员侧正面碰撞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将试验设计、Kriging近似模型和可靠性理论相结合,构造了乘员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与传统的确定性优化结果相比较,可靠性优化结果不仅较好地满足了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目标,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系统设计约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以车身减速度为研究对象,以乘员损伤指标为目标,对减速度波形进行简化并对其进行优化,为车身改进提供方向,实现车身耐撞性的正向设计。针对某款微型客车,在该车100%正面碰撞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乘员损伤分析软件建立了该车的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该车的减速度波形进行了简化,以约束系统模型为基础,对简化减速度波形进行优化。针对特定的乘员损伤指标,优化得到了最优的车身减速度波形。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实验设计构建了乘员约束系统的Kriging近似模型的代替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为合理地利用车身前部的压溃空间,为车身修改提供改进方向及目标,有利于车身安全性的正向设计,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以某款Plug-in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的正面碰撞安全性为研究目标,针对设计结构和整车质量的变化可能导致原型车已经匹配好的乘员约束系统无法提供最优保护的情况,基于RBF神经网络算法,对PHEV的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以降低假人头部、颈部和胸部的伤害值为目标,建立了PHEV的正面碰撞试验乘员约束系统仿真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优化后的乘员约束系统具有更好的被动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
微型客车乘员约束系统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逸  张君媛  赵英如  华伟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9):1694-1696
针对某国产微型客车,利用碰撞受害者模拟软件MADYMO建立了该车乘员约束系统前碰撞计算机仿真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通过对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典型约束装置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和优化,给出使得乘员在碰撞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值最低的参数优化配置区间,利用随机模拟和统计计算的方法对系统在该区间内的性能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进一步保证了改进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对汽车正面碰撞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参数优化进行仿真研究,运用MADYMO软件建立儿童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仿真,利用参数灵敏度来分析伤害指标的优化程度,将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终确定最优模型参数组合。该研究为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某车型轿车为对象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集成了包括假人,安全带的乘员约束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按国家标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规定的试验条件,对整个集成系统进行了正面碰撞的数值模拟和分析,求解出了整车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能量及人体模型的伤害值,实现了对该车正面碰撞过程及碰撞性能的较全面且较可靠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某车型轿车为对象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集成了包括假人和安全带的乘员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按国家标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规定的试验条件,对整个集成系统进行了正面碰撞的数值模拟和分析,求解出了整车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能量及人体模型的伤害值,实现了对该车正面碰撞过程及碰撞性能的较全面且较可靠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Kriging近似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稳健性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其设计变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传统的优化设计由于忽略了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当设计变量产生波动时,往往会导致目标超出约束边界或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波动极为敏感,从而使设计失效.针对某款微型客车,通过乘员损伤分析软件建立该车的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基于该模型将试验设计、Kriging近似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相结合,构造基于产品质量工程的6σ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对设计目标的优化并提高了设计变量的可靠性和目标函数的稳健性.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在乘员约束系统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正面气囊和安全带等被动安全装置在正面碰撞中对乘员腿部保护效果有限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探究膝部安全气囊对乘员腿部的保护效果。利用仿真软件MADYMO建立含有和不含有膝部安全气囊的正面碰撞约束系统,并且对这两个约束系统进行碰撞仿真模拟;对含有膝部安全气囊的正面碰撞约束系统进行灵敏度分析、正交试验设计和极差分析,并进一步优化,同时将两个约束系统中假人的伤害指标和时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膝部安全气囊可以减少正面碰撞时乘员腿部的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非线性动力显式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个详细的小客车整车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小客车正面碰撞刚性墙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个小客车初始设计的耐撞性不足,某些零件的能量吸收特性和变形模式不合理。基于仿真结果。对小客车的前部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改进其耐撞性。对改进后的小客车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小客车的碰撞性能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UN R129法规儿童约束系统(CRS)台车侧面碰撞条件,提出了2种台车侧面碰撞仿真试验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基于该试验方法,采用Q3儿童假人,建立3种不同CRS(五点式-成人安全带固定(三点式CRS),五点式-ISOFIX固定,前护板型-成人安全带固定)的侧面碰撞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儿童乘员的运动学响应和头、颈部及胸部的损伤物理参数。结果显示:儿童乘员在不同类型的CRS中的运动学响应不同。ISOFIX固定条件下儿童头部损伤风险较大,除三点式CRS约束条件下的儿童乘员损伤物理参数接近耐受极限值外,其他2种工况下的儿童乘员的胸部合成加速度(3ms)和上颈部弯矩值均超过儿童乘员耐受极限值,可见在侧面碰撞中儿童乘员的胸部和颈部损伤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智能乘员约束系统的控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预紧式安全带的控制策略及设计方案,构建了乘员约束系统测试实验台方案,进行了智能预紧式安全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硬件平台采用高性能32位ARM嵌入式硬件平台,系统采用集成ARM7TDMI—S内核的PHILIPS的LPC2290作为系统中的电控单元(ECU),系统软件运用NucleusPLUS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开发。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实验样机,可以进行智能预紧式安全带与乘员约束系统匹配的相关实验。  相似文献   

14.
肖志  杨济匡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0):1239-1243
利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BioRIDⅡ假人、座椅和安全带在内的追尾碰撞模型,研究了在追尾碰撞中,座椅特性和乘员位置对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头枕位置、靠背刚度、靠背倾角调节器特性和乘员乘坐姿势对乘员头颈部的动力学响应有很大影响,通过合理的座椅设计可以显著降低颈部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5.
Abstrac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modeling a seat belt on a crew seat during a dynamic seat testing was studied. The body segments of the occupant were modeled with joints that consisted of various stiffness, damping, and friction. Three types of seat belt restraint system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 analysis on the injury assessment of the helicopter’s crew under a drop impact was conduc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eat belt system for crashworthiness and safety was likewise evaluated. From the impact analysis result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head, neck, and spine of the crew body can be easily damag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more tha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Based on the verified model, the human body’s behavior was studied using three point restraint systems. The displacement and injury level of the 12-point restraint system was the smallest.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4th Asian Conference on Multibody Dynamics(ACMD2008), Jeju, Korea, August 20–23, 2008. Young-Shin Lee received a B.S.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rom Younsei University, Korea in 1972. He received master and Ph.D.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rom Yonsei University, Korea in 1974 and 1980 respectively. He is currently professor and Dean of Industry Graduate School and Director of BK21 Mechatronics Group at 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Prof. Lee’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area of impact mechanics, optimal design, biomechanical analysis and shell structure analysis. Jung-Hyun Lee received a B.S. degree in Mechanical Design Engineering from 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in 2007. He received master degree in Mechanical Design Engineering from 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in 2009. He is currently researcher of Korea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Korea. Kyu-Hyun Han received a B.S. degree in Mechanical Design Engineering from Hanbat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in 2002. He received master degree in Mechanical Design Engineering from 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in 2004. He is currently researcher of Simuline Inc, Korea.  相似文献   

16.
The current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occupant restralnt system (ORS) are based on numerous actual tests and mathematic simulations. These two methods are overly time-consuming and complex for the...  相似文献   

17.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AEB)加重碰撞前的乘员离位现象,探讨了使用可逆预紧安全带改善该现象的有效性。建立了结合自动紧急制动、可逆预紧、主动人体模型的驾驶员侧乘员约束系统模型,通过志愿者实车实验获取碰撞前乘员多种坐姿的安全带约束参数,设定可逆预紧的关键参数范围。分析了AEB与可逆预紧关键参数对碰撞前乘员运动响应及碰撞中乘员损伤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碰撞强度下,AEB增加了乘员的损伤风险,尤其是胸部损伤。可逆预紧安全带通过改善乘员离位状态,可明显降低乘员在正面碰撞中的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