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忠海 《金属制品》1997,23(2):19-21
讨论了影响钢丝绳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两个重要因素,强调绳芯的支撑作用。引述了国外计算股间间隙的经验公式,提出了生产时控制股间间隙和绳芯直径的两个比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从钢丝绳突然断裂谈润滑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秦万信  岳磊 《金属制品》2009,35(2):48-51
对港口用6×36SW+IWRC结构钢丝绳突然断裂样品进行拆绳拆股,发现钢丝绳外股断丝近44%,内部严重锈蚀,股间积留粉尘。分析结果表明:组绳外股之间缺少润滑导致大量断丝是钢丝绳使用中突然断裂的直接原因;钢丝绳制造过程润滑工艺不当、润滑油脂质量不良及后续维护润滑方式不当、时机把握不好、未使用专门维护润滑油脂是造成股间钢丝断裂的主要原因。建议:(1)钢丝绳制造过程中使用高品质的润滑油脂并采用合理的润滑方法;(2)对使用过程中的钢丝绳使用高渗透能力的专用润滑油维护,并一定要在原油膜尚存的情况下进行;(3)对使用过程中钢丝绳进行断丝检查,不仅要观表面,更要看内部。  相似文献   

3.
分析钢丝绳金属芯早期断丝的原因。以26. 00 mm 6×36WS-IWRC结构的钢丝绳为例,将金属芯捻距倍数由原来的6. 6降低到6. 4,金属芯捻向采用同向捻且与主绳捻向相同,生产时涂进口耐磨油脂,股喷油,合芯涂油,可有效解决钢丝绳金属芯早期断丝的质量问题。对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提高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晓祥 《金属制品》1998,24(4):52-53
钢丝绳的后变形是通过一系列弯曲辊完成的。钢丝绳通过后变形器,使钢丝绳内的残余应力得到进一步的消除,并使钢丝绳密实、平直。现各厂家使用的后变形器基本结构相差不大,皆由纵、横两组辊系构成,每组9辊,其中4只为调节动压辊。就其动压辊工作方式而言,可大体分为...  相似文献   

5.
电梯曳引钢丝绳常见问题有早期断丝、断股、磨损、锈蚀、轿厢下沉等。从曳引钢丝绳安装和维保、电梯设计、曳引钢丝绳制造3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严格管控钢丝绳生产各个环节,如钢丝热处理、绳芯控制、直径控制等,选择正确放绳方式,避免曳引钢丝绳打扭、弯曲、沾有沙石颗粒等,调节各根钢丝绳之间的张力,使张力差在5%以内,定期维护、保养并检查钢丝绳使用情况等,有利于提高钢丝绳质量和使用寿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齐长祥  周国强 《金属制品》1994,20(1):26-27,44
在疲劳磨损理论指导下.通过在钢绳和MC复合尼龙两种不同材质绳轮上进行钢绳使用寿命试验,探讨绳轮材料对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影响.同时指出不同材质的绳轮上钢绳失效机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钢丝绳在使用中由于电接、划擦伤、锈蚀、磨损、疲劳等因素产生断丝 ,影响其使用寿命。对这些断丝的表面现象及特征进行描述 ,分析产生的原因 ,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9.
两层股钢丝绳的不旋转条件为内外层股刚度系数之和为零。指出18×7+FC(IWS,IWR)钢丝绳使用中常出现绳旋转,内外层绳分层,外层股塌陷及绳松散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缩小股的捻距;(2)将内层绳变形率控制在20%以内;(3)麻芯直径按钢丝绳股径的1.7~1.8倍来控制,钢芯直径按钢丝绳股径的1.23~1.33倍来控制;(4)对截断股复股情况及时进行观察并及时调整外层股预变形工艺参数,辊距一般取钢丝绳捻距的0.80~0.85倍,同直径钢丝高强度的比低强度的压下量大6%~8%;(5)选取合理的后变形参数。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金属制品》2017,(5):9-11
为了系统研究钢丝绳时效后破断拉力下降的原因,通过静态拉伸试验测试钢丝绳自然时效以及人工时效下的破断力,并利用拉伸、扭转、反复弯曲试验分析制绳钢丝以及拆股钢丝时效前后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丝绳在12周时效后破断拉力出现大幅下降,制绳钢丝以及拆股钢丝反复弯曲性能也出现大幅下降。时效后制绳钢丝脆性倾向增加使得钢丝存在局部应力集中时发生过早断裂,导致钢丝绳破断拉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缑庆林 《金属制品》2010,36(1):6-10
分析6×37+IWR—17.5钢芯钢丝绳出现质量异议的原因,介绍国内钢芯钢丝绳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独立绳芯结构的多样性:简单结构绳芯、复合结构绳芯、纤维包覆钢制芯、压实股与普通绳股结合绳芯。列举钢芯钢丝绳的结构特点:金属密度系数提高约17%,钢丝绳破断拉力提高,直径均匀性好,提高钢丝绳抵抗径向压力的能力,承受较大的横向压缩载荷,钢丝绳结构伸长减少,结构稳定性好,平均使用寿命提高1.2~1.3倍。介绍在提高钢芯钢丝绳使用性能方面的探索。对提高钢丝绳实物质量提出建议:重视钢芯的设计,提高钢芯的捻制质量,钢芯钢丝绳捻制过程必须自动翻身,改变钢丝绳股间处置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介绍多层股钢丝绳特点。多层股钢丝绳生产难度较大,使用时常出现早期失效问题。以18×7类两层股钢丝绳为例,分析早期失效的原因:内外层绳分层及外层股松动;钢丝绳旋转;内层绳早期断裂。提出解决措施:减小股的捻距;控制内层股打扭角度为1080°~1440°,外层股为360°~540°,将内层绳变形率控制在40%以内;合理调整外层股预变形工艺参数,使钢丝绳中股的预螺旋线长度和固有螺旋线长度之比控制在0.95~0.97;对多层股微旋转钢丝绳内外层股间进行填塑,解决内层绳钢丝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驳船钢丝绳使用中易出现早期压扁与断丝,原因是其在无绳槽卷筒上多层缠绕时不能整齐排列。提高驳船钢丝绳使用寿命的措施:尽可能消除捻制应力,重视钢丝绳生产过程中的润滑,控制钢丝绳实际直径,采用压实股钢芯等。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后,钢丝绳质量得到改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钢芯参数合理设计与钢丝绳紧密捻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桥梁缆索结构对钢丝及其制品的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觉明 《金属制品》2009,35(4):58-62
桥梁缆索所处工作环境恶劣,承受荷载应力,易遭受应力和腐蚀破坏。悬索桥主缆主要由高强度热镀锌钢丝通过热铸锚锚固而成的平行钢丝索股组成,在主缆外层缠绕圆形或S形钢丝后,再在表面涂装和空气除湿;拉索结构主要有用热挤高密度聚乙烯(PE)防护的半平行钢丝索配以冷铸镦头锚系统的钢丝斜拉索结构和用平行钢绞线外套HDPE护套管且两端用特殊的夹片锚群锚系统组成的钢绞线索;吊索索体材料主要有热镀锌高强度钢丝、钢绞线、钢丝绳。结合主缆和斜拉索性能要求,从钢丝防护和外观、镀锌钢丝和盘条的焊接点、钢丝的扭转和松弛指标等方面探讨主缆和斜拉索对钢丝、钢绞线、钢丝绳、异型钢丝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预应力钢绞线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建立弹塑性过程本构关系,以获得材料完整的弹塑性过程参数。并将其研究方法引入钢丝绳等高强线材制品,以期对高强线材制品行业的制造工艺及质量评定给出合理的评估,同时指导工程应用。对钢绞线的研究不再按常规弹性、屈服、破断、延伸等几个离散力学参数评价高强线材制品材料力学性能,而是利用弹塑性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建模、统计、分析得到材料相关特征参数来评定其制造工艺、制造质量,同时也可以预测其配套锚夹具要求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6.
崔影  蒋雪江 《金属制品》2014,40(6):13-17
微动疲劳和腐蚀疲劳是造成钢丝绳失效的主要原因。微动疲劳是微动磨损与疲劳的复合作用,腐蚀疲劳则是腐蚀与疲劳的复合作用,磨损与腐蚀的交替作用通常表现为彼此加速。应力集中促进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抑制微动磨损、防止腐蚀和应力集中的发生、减缓疲劳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是确定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技术措施的基本准则。对钢丝进行表面处理如耐磨磷化使制绳钢丝成为复合材料,使用复合材料制造钢丝绳芯将是金属制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组绳股截面形状特征看,压实钢丝绳与三角股钢丝绳均属异型股钢丝绳,但又有明显不同:前者能捻成同向捻、交互捻,甚至是混合捻,后者只能捻成同向捻;前者组绳股可以是单层钢丝股、平行捻股、组合平行捻股、压实股、股中心为纤维芯多工序捻股,后者只能是交互捻股,且股中心不能为纤维芯;前者股捻制参数是股径、捻距,且对股、绳捻制机组无特殊要求,但要配置专用压实设备,后者股捻制参数是螺距、股高、股宽和捻距,需要专门设备;前者股形状参数不像后者可以相对准确描述;前者外股外层钢丝截面不像后者能够保持圆形特征;前者可以生产成密实结构,后者十分困难;前者不像后者有正式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
沈志军 《金属制品》2015,41(3):27-28
钢丝绳设计过程中,几何结构的理论计算非常重要。针对《圆股钢丝绳结构手册》中与钢丝绳(股)相关的计算公式,应用代数和几何知识进行推定,确认公式的适合形式,并对手册中的公式进行修改,公式含有绳(股)捻角和几何参数的定量关系。在钢丝绳设计中,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品种,有必要对钢丝绳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钢丝绳结构力学分析和钢丝绳疲劳寿命计算是钢丝绳理论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研制公称直径36mm、最小破断拉力990kN、主股6根、主股结构1-7-7+7-14港口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俯仰钢芯钢丝绳.分析国内外钢丝绳企业资料,将绳芯设计成压实股钢芯,确定钢丝绳结构为6×36WS-IWRC (K).给出配丝直径和捻距,以及主股拆股钢丝抗拉强度.生产出的3根钢丝绳破断拉力分别为1 000,10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