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解水包括析氢反应(HER)与析氧反应(OER),由于OER是复杂的4电子转移过程,制作出具有优异耐久性的高活性的非贵金属OER电催化剂对于电解水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304型不锈钢网(SS)作为基体,使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钴-镍双氢氧化物,利用真空煅烧的方法制备钴-镍氧化物。使用XRD、SEM、TEM、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Co2Ni1O4/SS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催化OER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沉积制备的钴-镍双氢氧化物煅烧之后转变成尖晶石结构的钴-镍氧化物;在不锈钢表面成功合成了大量密集的层状结构;在1.0 mol/L KOH电解液中,Co2Ni1O4/SS电极表现出优异的OER电催化性能,达到10 mA·cm?2电流密度时所需要的过电位仅为240 mV,Tafel斜率为53.92 mV·dec?1,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Co3O4及掺杂材料的性质、结构和电催化性能。Co3O4中的钴离子是Co2+和Co3+的混合价。由于Co3O4具有独特的尖晶石晶体结构,有利于Co2+和Co3+离子之间的电子传导,具有空电子轨道且易实现晶格氧化可作为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综述了Co3O4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其表面积和电子态决定,表面积通过调整纳米结构的大小和形貌来调节,电子态可以通过掺入第三种元素或氧空位来调控。综述了Co3O4掺杂不同材料后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与良好甲醇耐受性。Co3O4与Pd掺杂可以提高金属Pd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降低金属颗粒团聚;Co3O4与P的组合使催化剂的内在活性增强;Co...  相似文献   

3.
缺陷工程被认为是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有效方法,因为它能使催化剂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合适的结合能,从而提高催化性能.本文采用简单的电沉积和酸蚀刻方法制备了双缺陷工程RuO2/D-Co3O4/CC(低Ru负载2.42 wt%)复合材料,用于增强酸性介质中的氧析出反应(OER).所制备的RuO2/D-Co3O4/CC催化剂采用物理化学技术进行了深入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存在明显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缺陷.实验研究表明具有双重缺陷的优化RuO2/D-Co3O4/CC催化剂暴露了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有效降低了催化反应对电解质中质子浓度的依赖性,从而触发了高性能的OER.只需要181 mV的过电位就能驱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并能在此电流密度下保持连续电解120 h. RuO2/D-Co3O4/CC是一种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方法,以乙酰丙酮钴(Co(C5H7O2)3)为前驱物,制备了由Co3O4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纳米纤维(Co3O4 NFs),其比表面积高达83 m2·g?1,并将制得的多孔Co3O4 NFs用于锂-空气电池催化剂。多孔Co3O4 NFs为电池反应提供了充足的活性位点及反应物的传输通道,有利于电池反应的顺利进行,使电池的放电容量得到极大地提高。另外,Co3O4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电极的催化活性,较大程度降低了电池的过电位。值得注意的是,Co3O4催化剂的加入同时调控了锂-空气电池放电产物Li2O2的形貌,得到的放电产物Li2O2尺寸更小,在电极表面分布更为均匀,该形态的Li2O2在充电过程中更容易被分解,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同时电极的体积效应也可得到极大缓解。得益于以上优势,基于多孔Co3O4 NFs/炭黑Super P (Co3O4 NFs/SP)正极的锂-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50 mA·g?1电流密度下Co3O4 NFs/SP的放电容量高达10600 mA·h·g?1,电池可实现100次的充放电循环。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单质镍掺杂Co3O4(Ni/Co3O4)的粉末,用伏安特性循环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同时根据第一性原理从原子尺度和电子结构的角度探究了Ni和Co3O4的掺杂机理。首先合成Ni/Co3O4粉末;其次对合成的材料结构及性能进行XRD和SEM表征分析,研究不同钴源及同一钴源不同钴镍比对制备的镍Ni/Co3O4形貌的影响;最后在不同缺陷和不同掺杂的影响下,建立准确的材料性能预测模型,揭示了修饰电极掺杂改性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不同钴源均制备出了花状形貌的Ni/Co3O4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得到其比电容为670F/g;第一性原理计算所得掺杂机理,揭示了电化学修饰的Ni/Co3O4复合电极较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6.
非质子锂氧电池基于锂金属与氧的可逆反应生成Li2O2,可提供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然而,Li2O2的成核/消除机制仍然不清楚.因此,构建能在原子水平上深入了解催化机理的催化剂体系,是开发高性能锂氧电池的关键.在此,我们报道了一种在富氧空位的Co3O4(Pd1-Co3O4x)中实现Pd单原子选择性锚定的策略.原子水平表征技术揭示了Pd原子优先地结合到缺陷Co3O4的四面体位点.理论计算表明,选择性锚定的Pd单原子与氧空位的耦合引起了明显的电荷重分布,这可以有效地提高Pd 4d轨道在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占用率,促进电子转移,有利于中间体的吸附.这种双重相互作用不仅可以调节放电过程中Li2O2的成核生长过程,而且有利于Li2O2上的电子云的离域,减弱Li-O键的强度,从而...  相似文献   

7.
通过硝酸根电化学还原反应将NO3-转化为NH3是一种有前景的制氨和“绿氢”储存方案.Co3O4对于硝酸根还原析氨反应表现出较高的析氨法拉第效率和稳定性,有望成为理想的催化剂.然而,在Co3O4上发生硝酸根还原反应仍需较高的过电位,从而阻碍了能量转换效率的提升.本文中,我们合成了Cu掺杂Co3O4多孔空心纳米球用作硝酸根还原析氨催化剂.Cu掺杂在保障析氨法拉第效率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反应所需的过电位,有效提高了析氨速率.实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Cu掺杂使Co3O4的最高占据态能量上移,缩小了Co3O4的最高占据态与NO3-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之间的能垒,从而降低了电子从Co3O4向NO3  相似文献   

8.
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在Pb-0.3wt%Ag/α-PbO2基体上合成了WC和Co3O4颗粒共沉积的β-PbO2复合沉积层。沉积行为研究发现,WC颗粒先于Co3O4颗粒吸附于基体上,将WC颗粒与Co3O4颗粒共沉积是一种抑制当Co3O4颗粒单独共沉积于β-PbO2沉积层时发生团聚情况的有效方法。电极性能研究发现,WC或Co3O4颗粒的共沉积均会提高复合阳极的析氧电催化活性,此外,WC颗粒还有助于提高复合阳极的显微硬度和在Zn电解沉积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Co3O4颗粒的共沉积不利于β-PbO2相的生长,WC颗粒的共沉积对β-PbO2相的生长影响不大,两种颗粒同时共沉积有助于抑制酸性镀液中α-PbO2相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Co3O4作为超级电容器材料,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价格成本低、无毒环保、储量丰富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制备出电化学性能优异的Co3O4超级电容器材料仍是个巨大的挑战。通过与导电性突出的碳材料复合,增加了电子/离子的传输速度,提高了Co3O4超级电容器材料电化学性能。综述了Co3O4/碳复合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合成方法,归纳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影响Co3O4/碳复合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因素,最后,指出了Co3O4/碳复合超级电极材料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Co3O4纳米粒子填充耐高温有机硅树脂复合材料,可用来制备耐高温热流传感器表面的吸收热辐射材料。Co3O4粒子表面采用接枝处理的方法接枝上甲基丙烯酸丁酯来改善纳米粒子与有机树脂的界面性能和防止粒子间的相互团聚。采用红外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接枝状态和接枝率。Co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吸热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热流传感器的校正试验、热失重分析(TGA)和热失重的微分曲线(DTG)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o3O4粒子的表面处理提高了其在有机硅树脂中的分散性能,同时提高热流传感器的热流灵敏度。未改性纳米Co3O4粒子的加入降低硅树脂的耐热性;经表面改性的Co3O4粒子的加入,提高硅树脂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Co3O4/rGO/g-C3N4催化剂,并在可见光照射下用于光催化臭氧氧化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2,4-D)。利用XRD, SEM, TEM, XPS, UV-vis DRS, FT-IR和瞬态光电流对样品进行测试表征。研究表明,Co3O4, rGO和g-C3N4形成异质结后光生电子-空穴(e--h+)对的分离效率,e-的迁移能力以及光催化臭氧氧化活性都明显提升。此外,0.5Co3O4/0.25rGO/GCN对2,4-D具有100%的去除率,并具有最高反应速率(k=0.070 9 min-1)。经过计算得出光催化臭氧氧化2,4-D的协同因子为3.91,表明光催化和臭氧氧化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活性组分的捕获实验结果表明h+和·OH是光催...  相似文献   

12.
以5-磺基水杨酸和戊二酸为螯合和氧化试剂,在水热条件下将硫酸钴氧化成纳米级Co3O4。以碳纳米管薄膜为载体将Co3O4颗粒紧密地附着在碳纳米管上使其填充入碳纳米管薄膜的空隙生成Co3O4/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薄膜(Co3O4@CNTs),并研究其储锂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o3O4@CNTs薄膜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在0.2C倍率下初始放电比容量高达1712.5 mAh·g-1,10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128.9 mAh·g-1的;在1C倍率下10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527.8 mAh·g-1。Co3O4@CNTs薄膜优异的性能源于Co3O4与CNTs的协同作用。高分散性的Co3O4增大了活性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CNTs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提高电子电导率,进而提高了Co3O4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浸渍还原法将Pd-Sn-Co纳米粒子固载到氧化石墨烯(GO)/CuBi2O4载体上,成功获得Pd-Sn-C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CuBi2O4复合催化剂,并用于碱性介质中乙二醇的电催化氧化。通过比较单金属Pd、双金属Pd-Co、Pd-Sn及三金属Pd-Sn-Co@rGO/CuBi2O4四种负载型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发现,三金属Pd-Sn-Co@rGO/CuBi2O4展现出最高的电催化活性和抗毒能力,其正向峰电流密度达到186.54 mA·cm?2,是商用Pd/C (29.57 mA·cm?2)的6.3倍。这种优良的电氧化性能归功于载体GO/CuBi2O4独特的三维结构为负载金属提供了充足的界面和活性位点及良好分散性的Pd-Sn-Co三金属纳米粒子之间强烈的协同作用,此外,将GO引入到CuBi2O4中有利于多金属纳米粒子的负载并吸附更多的含氧物种,提供优良的电子转移并增大与乙二醇分子的接触面积。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为发展高效Pd基电催化氧化直接醇类燃料电池提供了新途径,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α-Fe2O3、β-Fe2O3和γ-Fe2O3为催化剂的类Fenton试剂溶液氧化吸收NO的过程,分析了3种Fe2O3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机理。脱硝性能测试结果表明:γ-Fe2O3的活性最好,在H2O2浓度为1.5 mol/L、催化剂浓度为20 mmol/L、pH值为5以及反应温度为55℃等条件下,γ-Fe2O3的脱硝率可达87.5%。机理研究表明:3种Fe2O3催化H2O2分解湿法脱除NO的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中存在氧化还原循环,H2O2催化分解的主要产物是·OH。活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Fe2O3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NO的脱除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γ-Fe2O3的活性最高是由于比表面积大、分散性高和表面的Fe2+含量更多,而β-Fe2O3的活性高于α-Fe2O3是由于表面的氧空位含量更多。  相似文献   

15.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Co3O4因其具有890 mA·h/g的高理论比容量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简单的化学溶液法和热处理制备了Co3O4与膨胀石墨(EG)自组装的多面体复合材料(Co3O4-EG)。当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EG与Co3O4质量比为1∶3的Co3O4-EG复合材料电极在0.1 C的电流倍率下经过40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仍高达418 mA·h/g,高于其他Co3O4-EG复合材料(质量比1∶4循环190圈后容量为273 mA·h/g,质量比1∶5循环135圈后的容量为329 mA·h/g),且所有Co3O4-EG复合材料的放电容量均高于纯Co3O4(400圈循环后容量为40 mA·h/g)。Co3O...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和后期退火在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制备了β-Ga2O3薄膜。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拉曼散射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二次离子质谱(SIMS)研究了缺陷对β-Ga2O3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退火的Ga2O3薄膜呈现非晶态,随高温退火时间逐渐增加,非晶Ga2O3薄膜逐步转变为沿(-201)方向择优生长的β-Ga2O3薄膜。所有Ga2O3薄膜在近紫外到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都高达95%,β相Ga2O3薄膜的光学带隙比非晶态薄膜增加~0.3 eV,且随退火时间的增加,β-Ga2O3薄膜的光学带隙也随之变宽。此外,发现非晶Ga2O3薄膜富含氧空位缺陷,高温退火处理后,β-Ga2O3薄膜中的氧空位浓度明显降低,但蓝宝石衬底中的Al极易扩散至Ga2O3薄膜层,并随退火时间的增加Al浓度明显增加,氧空位的降低和Al杂质的增加是导致β-Ga2O3薄膜光学带隙变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Rational design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 catalysts at low cost would greatly benefit the economy.Taking advantage of earth-abundant elements Si, Co and Ni, we produce a unique-structure where cobalt-nickel silicate hydroxide [Co2.5Ni0.5Si2O5(OH)4] is vertically grown on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 support(CNS@rGO). This is developed as a low-cost and prospective OER catalyst. Compared to cobalt or nickel silicate hydroxide@rGO(CS@...  相似文献   

18.
开发价格低廉、储量丰富、高效的析氧反应(OER)电催化剂对于可持续能源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尖晶石型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表现出了很有潜力的OER活性,但其固有的低电导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电化学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金属有机框架(MOF)辅助合成表面部分暴露的CoFe2O4纳米颗粒负载在氮掺杂碳基底上(CoFe2O4@NC)的方法,且CoFe2O4@NC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在碱性介质中,CoFe2O4@NC表现出了优异的OER活性,在10 mA·cm-2电流密度的过电势仅为1.517 V,Tafel斜率为87 mV·dec-1,这是由于CoFe2O4@NC具有足够暴露的活性位点和较高的电子转移能力。此外,CoFe2O4@NC能稳定运行15 h,具有出色的稳定性。该工作将为探索经...  相似文献   

19.
贵金属IrO2和RuO2被广泛认为是优异的析氧(OER)催化剂,但是高成本限制其应用与发展,故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OER催化剂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采用简便的电化学法制备了一种三维异质结电极Co(OH)2/Cu(OH)2作为优良的OER催化剂。Co(OH)2/Cu(OH)2由于其三维异质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充足的活性位点,同时调节了表面Co的电子结构进而提高OER活性,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在1mol/L KOH溶液中,Co(OH)2/Cu(OH)2能在270mV的低过电位下达到10mA/cm2,并且能保持在100mA/cm2的大电流密度下较长时间进行OER反应,是一种优良的OER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可逆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需要多种类型的活性中心来缓冲质子耦合/解耦的四电子过程.本文通过一种简单环保的熔融NaCl模板法合成了碳包覆FeNi合金、金属-N物种和N缺陷共掺杂的多孔纳米片(FeNi-N/PCN).得到的FeNi-N/PCN作为氧电催化剂在碱性(E1/2为0.88 VRHE, Ej=10为1.57 VRHE)和酸性介质(E1/2为0.78 VRHE, Ej=10为1.76 VRHE)中均表现出优异的ORR和OER性能.此外,该FeNi-N/PCN催化剂在锌空气电池中表现出2 2 4 m W c m-2的功率密度和691 m A h g-1的比容量,分别是Pt/RuO2组合的1.34和1.20倍.这些优异的性能可以归因于具有多类型活性位点的层状碳纳米片结构,包括碳包覆FeNi合金、N缺陷和金属-N位点(M–N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