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产品简介 1.1 非晶合金变压器 非晶合金变压器由于使用了一种新的软磁材料--非晶合金,使其性能超越了各类硅钢变压器,它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进入市场,并深受用户的欢迎,经过十年以上的安全运行后,已成为目前公认的、成熟的和最节能的配电产品.  相似文献   

2.
在超高效电机的研制中,采用铸铜转子是一种提高电机效率的有效方法.为了对比分析铸铝转子与铸铜转子电机的内部损耗特性,本文利用场一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法.以1台5.5 kw异步电机为例,计算分析采用铸铝转子和铸铜转子时电机各项损耗及效率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空载时,2种转子的各项损耗并无太大差别:满载时,定子铜耗和铁耗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使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电流幅值很大,增加了电机铜耗。通过分析不同磁链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磁链与转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变磁链的直接转矩控制改进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四相开关磁阻电机模糊自适应控制的直接转矩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快,能有效减小定子电流幅值,抑制转矩脉动。针对电机起动过程中电流脉冲大的问题,在改进方法中加入电流控制模块,可明显降低起动时电流的幅值,提高电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船用低速机涡轮增压器性能,对增压器涡轮排气壳底部流道结构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开展了以效率为优化目标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和增压器整机性能试验。首先,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参数组合的涡轮气动性能进行了计算,然后对涡轮排气壳底部流道结构参数开展了灵敏度分析,同时针对不同参数组结构开展了内部流场对比分析,明确结构因素对流动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优化后方案开展了涡轮特性分析,最后在低速双燃料机平台上开展增压器整机试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涡轮进气壳、喷嘴环和涡轮叶片等通流部件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涡轮排气壳排气方向轴向长度对涡轮整级效率的影响最大,优化后效率明显提升,设计点总压损失系数降低0.3874,静压恢复系数提升0.537,总静效率提升1.85%,其余工况总静效率最大提升2.4%。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涡轮增压器整机效率在主机燃油模式和燃气模式下的全工况范围内效率均有提升,最大提升幅度分别达到1.4%和2.1%,涡轮性能和增压器整机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某型机车牵引电机散热用风机与风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原风道结构不满足使用要求.针对原始设计进行了反复优化,经过多种优化方案对比,得到了通风性能优良、风阻小、各风道出口的风量和风压值均满足使用要求的风道结构和隔板位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永磁式开关磁阻电机。通过对传统电机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在定子上加入永磁材料,使得电机成为混合励磁电机,分析了其结构及原理等,并探讨了其调速方式,把模糊控制运用于调速系统,设计了其调速系统的软硬件,最后对其样机进行了试验,对开关磁阻电机的改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南节能通讯》2009,(19):5-10
1电源质量对电动机效率的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GB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的规定,电源电压最大可允许10%的偏差。由于铁耗约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定子和转子绕组电流损耗约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因此电动机效率与电压变化的关系,将与不同负载率时,以铁耗为主的不变损耗和定、转子绕组电流损耗为主的可变损耗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在材料应用方面对高韧性铜镍合金的需求,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铜镍合金中掺入铁、锰和锌等元素,并对比其与其他铜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热挤压阶段,掺入部分微量元素后,在不同应变温度和应变速率下,铜镍合金的应变力随着温度和速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当温度和速率增加到一定值后,应力开始趋于平稳。同时在热锻阶段,在不同温度和处理工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硬度在2 h时达到最大,并且时效处理温度为550℃。最后通过在耐磨性方面的对比,验证了本文制备合金的耐磨性能要高于传统的合金,验证本文制备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矿产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指出电机老化、变压器能耗高、配电网无功控制不佳等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建议.本文提出使用开关磁阻电机替代老旧型号电机,使用非晶变压器替代年久高耗型变压器,并应用总拥有费用法对配电变压器更新进行评价.同时给出了配电系统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控的优化实施方案.评估结果表明,上述节能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矿山配电系统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直线电机地铁车辆4种直线电机悬挂方式进行了分析,从结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对4种结构型式的直线电机地铁转向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4种转向架结构的优缺点。每种结构有其特定的使用环境,可针对线路来决定转向架的结构型式。曲线多且半径小的线路可选择迫导向转向架;对曲线少的线路,从制造、使用的角度建议优先选用直线电机架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设计了一台3.3 MW外转子表贴式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并对其电磁性能及短路故障情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首先,得出了这台电机在额定工况下的转矩和磁密分布等结果,以及在相间绕组短路和三相绕组短路两种情况下电机转矩、电压和电流等曲线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三维静磁场仿真,探究了电机定子的径向通风道结构对二维有限元仿真的影响程度,并对铁耗进行了修正;最后,通过电磁场-温度场的耦合迭代仿真,考虑了温度场影响下的电机内部材料特性的变化对电机损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搭建了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实验台,测试了该集热系统的热电性能。此外,建立了该集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该集热系统的测量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相近的测试条件下,对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和传统圆形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热电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近的测试条件下,与传统圆形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相比,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日平均热效率和日平均电效率分别提升了16.8%和3.5%,总集热量和总发电量分别提升了78.4%和35.5%。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介绍了电机旋转热管的设计及试验分析,对直筒管、锥形管及台阶管作了对比,给出了大量试验数据,对旋转热管性能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设计选择了最佳管型.最后以研制的热管电机与普通电机作经济对比,说明了热管电机的良好社会效  相似文献   

14.
《节能》2019,(8):171-172
随着我国的科技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诸多行业设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其中被广泛应用的电机也需要在不同方面加以改进。对于很多行业来说,电机是必不可缺的,传统的三相异步电机由于其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注重节能环保方面,因此,现阶段,更加绿色节能的稀土永磁电机逐渐在很多行业中替代了异步电机。介绍稀土永磁电机和异步电机不同特点,并对两者的节能效果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Zr-Sn、Zr-Nb和Zr-Sn-Nb系典型锆合金Zr-4、M5、Zirlo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对比和分析了这些锆合金的第二相粒子、力学性能、吸氢性能和腐蚀性能等的差异,对这些合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建议在当前研究基础上利用材料设计方法研制新型高性能锆合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感应电机的低压直流输入(48V DC)户用光伏水泵系统(induction-motor-based residential photovoltaic water pump system:IMRPWPS),根据其4类不同工况,对基于直流高频变换的直.交变换器效率、机泵效率以及系统效率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系统效率特性以及仿真计算,对系统的单位出水费用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研究发现,IMRPWPS系统性能除了取决于系统各部件的容量配置以外,光伏水泵的工作扬程及感应电机电压频率比(Ulf)的选择都将对系统的效率及其分布有显著影响;单纯以系统输出功率的最大运行控制策略,并不一定能使系统单位出水费用最低.因此,针对特定的安装地点,选择合适的变换器和机泵扬程流量特性以及优化的感应电机Ulf比值,对提高小功率IMRPWPS系统的经济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佳峰 《内燃机车》2021,(3):41-42,46
对大功率永磁直驱机车采用的新型永磁电机的结构、散热方式及采用绝缘端盖抑制轴电流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使用绝缘端盖会影响电机非传动端散热性能,因此只在传动端使用绝缘端盖.通过试验验证电机轴电流及温升均在正常范围内,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唐天雁  轩连  梁伟青  孙轶  刘静 《柴油机》2019,41(6):52-55
介绍了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用动磁式直线电机结构。采用Ansoft软件对直线电机进行有限元仿真,配合自由活塞制冷机整机仿真软件,研究了直线电机性能及整机制冷性能。采用三组不同外气隙参数的直线电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直线电机性能对整机性能影响较大,且直线电机的定位力会影响动子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自由活塞制冷机的制冷效率;外气隙参数对直线电机性能影响较大,经比较:0.5 mm为外气隙优选参数,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须保证直线电机的径向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9.
《动力工程学报》2016,(6):480-485
提出一种新型的水煤气变换反应过程,利用水煤气变换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进入燃气轮机的合成气,并建立了基于Aspen Plus的IGCC电站模型.比较了燃烧前捕集CO2对IGCC电站发电量、厂用电耗率和供电效率等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新型水煤气变换反应过程中2个关键参数对电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低进入WGS装置的合成气的H2O与CO物质的量比以及提高合成气加热温度均有利于降低IGCC电站的厂用电耗率和提高供电效率;本文中结果与先前研究结果一致性较好.采用优化的水煤气变换操作参数后,IGCC电站的厂用电耗率降低1.3%,供电效率提高2.7%.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力机车上某功率密度为1.27 kW/kg的平行流式电机周向水套结构的散热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热阻网络法建立了平行流多通道截面的热阻数学模型;然后借助FLUENT软件对水套的电机散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通道孔数n增大时,总热阻普遍减小;当通道单孔宽度x增大时,总热阻先增大后减小,当n=6个、x=1.670 mm时,水套具有最佳的散热性能;水套各测温点的数值模拟温度与实验测量温度之间的相对误差均低于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