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娟  张海红  马晓艳  高坤  王通 《食品科学》2022,43(1):184-190
目的:研究鲜食灵武长枣在贮藏期间的活性氧代谢和水分迁移与果实硬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灵武长枣在常温(25℃)和4℃贮藏过程中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硬度,同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灵武长枣组织中水分迁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H2...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6):199-204
以"蓝丰"蓝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冷藏对蓝莓果实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的软化与离子结合型果胶(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含量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关系密切,其中,ISP含量和PG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Cx和β-Gal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CSP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冷藏期间,随果实硬度的逐渐下降,CSP含量逐渐降低,ISP含量变化幅度小,PG和β-Gal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种酶均在贮藏的后期活性急剧上升;在冷藏的30 d,果实的细胞壁组分和相关酶活性变化较小,果实硬度下降缓慢;与采后自然后熟的果实相比,冷藏30 d的蓝莓果实常温货架期间Cx活性和β-Gal活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PG活性高峰延晚出现,Cx活性高峰极显著降低,果胶甲酯酶(PE)活性未出现高峰。可见,冷藏30 d的蓝莓果实细胞壁组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一定程度受到抑制,果实状态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成熟度(半红期、2/3红期和全红期)的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低压静电场结合PE保鲜膜袋对其进行贮藏保鲜,分析不同成熟度的灵武长枣在贮藏期间抗坏血酸(VC)、总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硬度和失重率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全红期和半红期的灵武长枣保鲜期较短,软化、酒化速度快,营养成分损失快,而2/3红期的灵武长枣的保鲜效果最佳,果实水分损失最小;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C含量;减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损耗,保持较好的口感。说明在(0.0±0.5)℃,200mV的低压静电场结合微孔PE保鲜膜袋的处理下,2/3红期的灵武长枣的在贮藏70d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形式SO2保鲜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硬度品质的影响,对SO2粉剂、SO2片剂和SO2胶囊贴片处理的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cellulase, Cx)、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 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 PG)和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β-gal)]活力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硬度与Cx、PME、PG活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β-gal活力无明显相关性(P>0.05),Cx、PME和PG对果实硬度的贡献大于β-gal。贮藏0~60 d, 3种不同形式SO2保鲜剂处理均能有效减缓硬度的下降、延缓原果胶的降解。贮藏第60天时,与初期相比,硬度分别降低了32.58%(SO2粉剂)、30.20%(SO2片剂)和26.62%(SO2胶...  相似文献   

5.
以‘秦美’猕猴桃果实为试材,于盛花期后28 d分别采用0(对照,清水)、5、10、20 mg/L 4 个质量浓度的氯吡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溶液进行蘸果处理,蘸果时间3~5 s,研究采前CPPU处理对‘秦美’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加速了果实硬度、原果胶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下降,提高了可溶性果胶质量分数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纤维素酶(cellulase,Cx)和β-半乳糖苷酶(β-D-galaetosidase,β-Gal)细胞壁降解活力。各处理组果实硬度与可溶性果胶质量分数和PG、Cx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原果胶、纤维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0 mg/L CPPU处理组果实的β-Gal活力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CPPU处理提高了果实细胞壁降解酶的活力,促进了细胞壁的降解,加速了贮藏期间果实的软化,降低了果实的耐贮藏性。为维持猕猴桃采后果实硬度,延长贮藏期,生产中不宜使用CPPU处理,或使用的质量浓度不宜超过5 mg/L。  相似文献   

6.
以嘎拉苹果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软化过程细胞壁组分、细胞壁酶活性及其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育期,细胞壁物质(CWM)及其组分均先升后降,果胶中共价结合果胶(CSP)含量最高,纤维素含量远高于半纤维素,此期CSP和纤维素含量与硬度显著相关,细胞壁酶表现不同的活性变化和基因表达,并与细胞壁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表明细胞壁降解参与了果实发育期的相关生理过程。采后CSP含量快速降低,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开始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均与硬度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细胞壁酶中,β-Gal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增幅最快,α-Af和PG次之,PME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增加时期相对滞后,且β-Gal和α-Af活性与硬度和各细胞壁组分的相关性强于PG和PME,PG与CSP和半纤维素表现较强相关性,而在PME上的相关性最差,说明细胞壁代谢与嘎拉果实软化密切相关,β-Gal和α-Af可能对果实软化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一氧化氮(NO)抑制采后芒果软化的作用机理,将"台农"芒果果实在0.25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溶液浸泡处理20 min,常温(20±2) ℃贮藏20 d,定期测定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果实相比,SNP处理显著降低贮藏20 d内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p<0.05),显著抑制贮藏10 d内果实纤维素酶(CX)(p<0.05)活性,极显著抑制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活性(p<0.01),但使贮藏15~20 d期间果实CX和β-Gal活性及贮藏第20 d的α-L-Af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SNP处理显著抑制贮藏5 d内果胶甲酯酶(PME)活性(p<0.05),但在贮藏10~20 d期间保持较高的PME活性(p<0.05)。此外,SNP处理极显著延缓原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p<0.01),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p<0.05),从而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的损失。硬度与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CX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溶性果胶含量、PG、β-Gal和α-L-Af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果胶含量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α-L-Af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G和β-Gal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采后SNP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减少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从而延缓芒果采后软化,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贮藏期果实软化的影响,采用自发气调(mMAP)、1-甲基环丙烯(1-MCP)、微环境气调(mMAP+1-MCP)处理蓝莓,以未经处理的蓝莓为对照。将处理过的蓝莓置冰温库(-0.5±0.3) ℃贮藏,分别于贮藏0,20,40 d和60 d时测定果实硬度、细胞壁多糖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关键降解酶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果实的软果率(P < 0.05),其中mMAP+1-MCP处理效果最佳。贮藏60 d时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 < 0.05),维持较高的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半纤维素在贮藏前期高于其它处理,而可溶性果胶含量在贮藏中前期保持较低水平。分析细胞壁降解酶,mMAP+1-MCP处理组贮藏40 d时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最低,贮藏60 d时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Af)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 < 0.05)。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mMAP+1-MCP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性指标为Cx和β-Gal活性。对这两种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mMAP+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蓝莓贮藏过程中Cx和β-Gal基因表达量峰值的出现时间。结论:mMAP+1-MCP形成的微环境气调环境通过延缓Cx和β-Gal基因表达量出峰时间,抑制贮藏后期Cx和β-Gal活性,保持果实的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进而减缓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普通冷藏与冰温贮藏对枣果品质、抗病性的影响与差异,试验以新疆若羌冬枣为实验材料,采用普通冷藏与冰温贮藏两种方式,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腐烂率、可溶性糖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mine ammonia lyase,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冰温组较冷藏组减少了枣果的腐烂率达37.84%,减缓果实软化腐烂进程;保持枣果可溶性糖含量,使其在冰温贮藏42 d时达到9.67%;提高了抗病性酶类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力,加强苯丙烷代谢;并且抑制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冰温贮藏使其在42 d的积累量分别减少了56.26%,13.33%。冰温贮藏的方式能提高保护酶及抗病酶活性,增加抗病物质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果实成熟衰老,延缓代谢,提高了枣果实的抗病性及耐贮性。因此认为冰温贮藏优于普通冷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抑制葡萄果实成熟软化的关键酶,以新疆红提葡萄为试材,研究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对葡萄果实中果胶和软化酶系的影响,并对果实内软化相关酶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组份SO2-ClO2可抑制果实内原果胶(TP)水解,减缓可溶性果胶(WSP)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的降低;同时抑制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纤维素酶(Cx)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等几种细胞壁软化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可延缓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较好保持葡萄果实的硬度。  相似文献   

11.
低温贮藏期间‘长富2’果实细胞壁酶及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3):254-258
以‘长富2’苹果为实验材料,测定冷藏(1~4℃)期间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 galacturonase,PG)、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及基因表达变化,同时分析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持续下降且变化显著;SSC和还原糖含量在贮藏前期有少量增加后缓慢下降;PG活性及Md PG1、Md PG2表达量均增加,PG活性和Md PG2表达量均在120 d达到峰值,Md PG1表达量在60 d达到最大值。β-Gal活性持续增加,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Md GAL1和Md GAL2表达量在60 d之前增加,60 d以后迅速下降。总体上,PG和β-Gal基因表达先于酶活增加,对两种酶活性变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真菌寡糖素对灵武长枣的防腐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生物源寡糖素处理灵武长枣,在低温存放40 d时,果实好果率80.6%,与市售枣果保鲜剂的防腐效果相当,寡糖素在长枣果实贮藏前期明显降低可滴定酸转化,而对于Vc含量变化和水分损耗无明显影响,可较好保持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微环境气调对冰温贮藏后货架期间蓝莓果实软化的调控作用,以莱克西蓝莓为实验材料,采后将其装入微环境气调箱中,并放入1-甲基环丙烯保鲜包,冷链物流车运至冰温库(-0.5℃±0.3℃)贮藏30d后进行商品化分装,置于冰箱(7℃±1℃)中存放,定期测定果实的硬度、细胞壁多糖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研究蓝莓硬度与细胞壁代谢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环境气调处理使蓝莓在货架后期维持着较高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延缓了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同时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延迟β-半乳糖苷酶活性峰出现时间,进而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聚为Ⅰ簇,与蓝莓硬度相关系数为0.580、0.663、0.64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可溶性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纤维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聚为Ⅱ簇,与蓝莓硬度呈负相关。微环境气调结合冰温贮藏能够延缓蓝莓货架期间果实的软化,研究旨在为蓝莓货架期间硬度保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与茄子果实采后软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茄子果肉硬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贮藏期间果肉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在贮藏前12天不断增加,之后快速下降,而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细胞壁组分含量持续减少。果肉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分别在贮藏至第6、9、12天达到最大值;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且在整个贮藏期间活性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与采后茄子果实软化密切相关,PG和CX在茄子果实采后软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乍娜’葡萄为试材,考察冰温贮藏条件下不同高浓度外源CO2处理对贮藏过程中葡萄好果率、硬度及软化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葡萄新型无硫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切实的方法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0%CO2能够使冰温贮藏过程中葡萄好果率和果实硬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有效抑制果实原果胶含量的下降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及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的升高;贮藏过程中,葡萄果实好果率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硬度与原果胶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G和β-Gal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短时CO2处理可通过调控葡萄果实中软化相关生理机制,从而抑制果实软化,提高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贮藏对中国樱桃软化进程中果胶及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业采收期的中国樱桃果实为实验材料,测定0、4、20℃三种贮藏温度下,果实呼吸强度、果肉硬度、可溶性果胶(WSP)、原果胶(SSP)、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变化。结果表明,0、4℃与20℃贮藏相比,可显著抑制中国樱桃的呼吸作用,降低腐烂率,延缓PG和β-Gal酶活性上升,抑制果胶的降解,保持果肉硬度,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中国樱桃在0℃贮藏下更能抑制果实腐烂,维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1-MCP处理对“岳帅”苹果冷藏软化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丹  韩英群  魏鑫  魏潇  王柏松  郝义 《食品科学》2017,38(17):266-272
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岳帅"苹果低温贮藏期间与软化相关的主要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1-MCP处理对"岳帅"苹果果实软化的调控机理,为"岳帅"苹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岳帅"苹果为研究对象,使用0.0、0.5、1.0、2.0μL/L的1-MCP处理后,于(0.0±0.5)℃、相对湿度90%~95%的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硬度、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细胞壁组成成分及相关酶活性。"岳帅"苹果采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均于第30天时达到峰值,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也在第30天达活力高峰,果胶甲酯酶、纤维素酶(cellulose,Cx)、β-葡萄糖苷酶第45天达活力高峰,同时果实可溶性果胶含量迅速上升,原果胶、纤维素含量不断下降。0.5μL/L 1-MCP处理可推迟果实呼吸强度高峰、乙烯释放量高峰、PG和Cx活力高峰的出现,对抑制可溶性果胶含量升高和原果胶含量的降低作用显著(P0.05),但对冷藏结束时果实硬度的降低抑制效果不显著(P0.05);1.0μL/L和2.0μL/L 1-MCP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细胞壁降解酶、可溶性果胶含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且能显著抑制果实硬度下降(P0.05)。"岳帅"苹果在冷藏期间原果胶、纤维素不断被分解,可溶性果胶不断生成,果实硬度迅速下降;除PG外,各细胞壁降解酶活力高峰均出现在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高峰之后。1-MCP处理通过改变"岳帅"苹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抑制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推迟活性高峰,从而减缓果实细胞壁组成成分降解,抑制果实软化。1.0μL/L和2.0μL/L的1-MCP处理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外源草酸处理对采后李果实软化进程的影响,以‘蜂糖李’果实为试材,采用5 mmol/L草酸(oxalic acid, OA)溶液浸泡处理10 min,以蒸馏水浸泡处理10 min为对照(CK),自然晾干后置于室温(25±1)℃条件下贮藏20 d。分析果实硬度、纤维素、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变化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 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 PME)、纤维素酶(cellulase, Cx)、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 β-Gal)、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rabinofuranosidase, α-L-Af)和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ucosylase, XET)活性。结果表明,外源OA处理能使‘蜂糖李’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延缓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下降以及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抑制果实PG、PME、Cx、β-Gal、α-L-Af和XET活性上升。果实硬度与原果胶、纤维素、可溶性果胶含量、Cx、β-Gal、XET和α-L-Af活性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贮藏温度对茄子活性氧代谢及细胞壁降解影响,试验将"上新"茄子在2℃、12℃、20℃下贮藏12 d,每2 d测定其硬度、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_2-)、过氧化氢含量(H_2O_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及果胶质、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时,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果实SOD、POD、CAT、APX、GR活性不断降低,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含量增加,LOX活性上升,加剧膜脂过氧化反应。同时,2℃贮藏仅6 d,果实发生木质化现象,硬度升高。贮藏期间细胞壁结构变化与细胞壁物质降解程度有关。12℃时,果实硬度下降较慢,抗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而20℃时,果实硬度下降明显,出现腐烂变质,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增强,细胞壁物质发生降解。综合比较,12℃可作为茄子果实短期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臭氧处理对哈密瓜采后腐烂与细胞壁代谢关系,以“西州蜜25 号”哈密瓜为材料,在常温(22.0±0.5)℃下分别对哈密瓜进行0 mg/m3(对照组)和10 mg/m3(臭氧处理组)臭氧处理4 h,置于常温下贮藏,观察记录哈密瓜贮藏期间腐烂症状,测定腐烂指数、腐烂率及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臭氧处理不仅抑制哈密瓜果实采后腐烂指数和腐烂率的上升,减轻腐烂症状,并且抑制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降低纤维素酶活性,从而延缓原果胶的降解以及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较好保持哈密瓜果实硬度,延缓果实软化、降低果实腐烂、延长果实贮藏期。因此,臭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壁降解酶对果胶的降解,从而维持细胞壁坚挺,达到延缓软化以及果实腐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